李文瀟
[關鍵詞]中小企業;科技;創新
一、中小企業的現狀
談中小企業的科技創新,首先要了解中小企業的現狀,
這樣我們就更明白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出路。
具體來說,目前大部分中小企業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科技創新,在他們思想中就是變化,把產品改變一下就算“創新”。對投入大、風險高、周期長的創新項目都會瞻前顧后,一般都不愿意去做。
其次,投資者們注重的是眼前效益,其資本積累還是傳統的“生產—再生產—擴大再生產”,或者干脆選擇“短、平、快”的項目,在企業創新領域中的科研人員、知識產權,如何做有前景的市場產品,企業領導投入很少或幾乎不投入,創新工作并沒有納入企業的議事日程,有的可能也是書面形式。
另外,真正想做創新的中小企業,往往經費不足,人才缺失。做科技創新,打造一件真正有價值的創新產品是需要時間的,公司不可能一創立就盈利。在創業的過程中,很多企業都是白手起家,現金流不夠,資金短缺是個大問題。雖然在這過程中政府已給中小企業很多優惠政策,在政府資助方面,也有不少資金配套。但這不是所有企業的蛋糕。而就算有的項目配套了資金,時間周期也夠長的,少則半年一年,多則幾年。不少中小微企業就是這樣死在半路上,包括不少成長起來的中小型企業也因資金斷裂而夭折。
在人才方面,目前中小型企業還是個大問題。一方面環境所致,使高層次人才本來就缺少,而引進高層人才那更是難度加大;另一方面企業缺少資金、缺少好的辦公環境、沒有高的薪酬回報,誰愿來做雷鋒呢?所以,中小企業要引進高層次人才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需要一個全面發展的過程。
二、中小企業的出路
中小企業是中國經濟最活躍的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成長型企業代表。中小企業發展,要扮演好自身角色,其出路在哪里呢?上面談到中小企業現狀,中小企業創新的困難。然而,任何路上有艱辛才更精彩。綜觀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的發展,中小企業的成長絕不是一條平坦之路。
時至如今,中小企業的出路還是在創新,確切說是科技創新。只有科技創新,才能順應時代發展,展現自身核心競爭力,否則連生存的機會也沒有,談何發展,更談何出路呢?改革開放中深圳企業,30年前你可能做什么都還行,只要你夠膽大;30年后的深圳你若不是科技創新企業,或不進行科技創新改革,你或許就得含淚離開深圳這座城市,甚至于消失在這個社會,這就是現實所給予的出路。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中國政府近幾年大力倡導科技創新,隨之發展起來的科技企業,都是輕資產公司,他們不同于傳統制造業需要投入大廠房、大設備。而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業伊始,都面臨資金不足,創業者大都用最簡單、最省錢的方式來實現創新。雖有自己的流程和規則,有自己的產品,但無論從經營模式、產品更新、企業升級發展等都需要創新。所以,必須要靠創新求生存,靠創新求發展。
三、中小企業如何認識科技創新
中小企業科技創新是出路,那么,如何認識科技創新?對創新有多種不同的定義與理解:創新是以新思維、新發明和新描述為特征的一種概念化過程。簡單說:創新就是改變,通過改變創造出不一樣的產品,從而推動民族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
近幾年,中國創新的口號在世界上是最響亮的,但中小企業真正的創新路還很遠。普通國民需要知道中國在搞創新,要求創新。而中小企業老板們不僅要知道創新,更要懂得去創新,才有助于推動企業的產業升級和競爭能力的提升。中小企業應圍繞自己的產業、產品、領域等方面努力實現創新,打造屬于自己的知識產權。不具備自身專利就不是科技創新企業。要杜絕低成本模仿,要考慮長遠,實現獨創,走在別人前面。
四、中小企業科技創新的對路與策略
中小企業出路在創新,那么如何進行創新,在科技創新的路上有何策略呢,以下幾條與大家探討。
第一,做好自身定位。科技型中小企業從發展開始就要明確自己做什么,如何去做。也就是要有企業自身愿景,定好企業階段發展目標,實現這方面目標要如何去做。
第二,搭建人才團隊。人永遠是企業第一資源,企業沒有人,特別是高層次人才,企業就沒有未來。企業老板再好,沒有優秀的人才團隊也會沒有未來。就如馬云再優秀,如果沒有阿里家族的人才團隊,就不會成就馬云的今天。人才團隊搭建方式有多種,企業初期可培養人;中期可采取激勵措施;等企業有資本時,就想辦法引進高端人才,必要時合伙制發展。總之,在人才使用上,企業要找到智慧的人才,就需要智慧的老板,以及開放的老板格局。
第三,資金助力。做企業,沒資金是走不遠的。企業須根據發展的每個階段設計好資金的配套。當然,這并不是要讓企業有多少現金存款,企業老板除了自身資金、如何做好開源節流,把企業資金用好,把外部資金用好,包含政策允許的資助資金、配套資金,全盤計劃做好企業經營,才能保證企業的良好運轉。同時,也需要在資源上、渠道上、資本上找到出路。社會是人的社會,做企業要懂社會、懂政策、跟黨走,路才更寬遠。
未來的時代將是一個平臺的社會,合力、共享將是時代的主旋律。中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大量的中國企業會成為世界性的企業,要求我們本土的智力服務機構能提供世界級的服務,中小企業在這方面就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