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強
【摘 要】《Photoshop》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傳統的考核方式無法體現課程的操作性、技能性和應用性,本文提出對該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以考促改,推動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構建“五級教學法”和“三級梯度”,強化教學過程監控與考核管理,充分體現能力考核為主,創新提出“NO.1獎勵加分”考核及“發現錯誤獎勵加分”考核,以考促教,以考促學,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關鍵詞】Photoshop;考核方式改革;能力考核
中圖分類號: G642.474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4-0070-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4.032
Research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form for Photoshop Assessment Mode
WANG Qi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AnHuiXinHua University,Hefei Anhui 230088,China)
【Abstract】Photoshop is a highly operational course,the traditional assessment methods can not reflect the operability, skill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urse.This paper proposes to reform the assessment method of the course,to promote the reform of the course content and teaching methods,and to construct a "five-level teaching method" and a "three-level gradient",and to strengthen the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management of teaching process,fully embody the ability assessment,innovatively put forward the"NO.1 reward plus points"assessment and"discovery error reward plus points" assessment,to promote teaching by examinations,to promote learning by examinations,and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Key words】Photoshop;Reform of Assessment Method;Ability Assessment
0 引言
《Photoshop》是一門操作性很強的課程,具有較強的系統性、創新性和實用性,從2013年9月開始,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NCRE)一級新開“計算機基礎及Photoshop應用”(科目代碼:16)考證項目,明確將Photoshop納入計算機基礎考試大綱。本課程主要培養學生圖形圖像處理和平面設計的能力,通過系統學習,使學生牢固掌握利用Photoshop軟件實現圖像素材的二次加工和藝術創造[1],后繼課程有《網頁設計與制作》,《Flash動畫》,《3DMAX》、《AutoCAD》等,所以本課程學生掌握情況會直接影響到后繼課程的教學效果。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經歷,發現學生大多只會對照已有作品進行技術模仿,并不會獨立進行平面設計的實際應用,創新能力不足,自學能力偏弱,與畢業后從事各種商業宣傳以及部分互聯網行業和平面設計相關工作崗位存在明顯差距。同時,傳統的考核方式無法體現課程的操作性、技能性和應用性,所以亟需對課程考核方式進行改革,繼而推動課程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的改革,以考促改,以考促教,以考促學。
1 課程教學改革與實施
1.1 教學內容改革
1.1.1 教學內容設計思路
本著“學用結合”的原則,構建“五級教學法”和“三級梯度”,如圖1所示。在教學方法上精心設計“學習目標和要求——知識點講授——案例實戰——拓展知識——課后練習測評”五級教學法,在教學內容上按照“基礎層——應用層——創新層”三級梯度,以“必需、夠用”為原則,強調技能優先于知識、實用性優先于理論,能力項目以工作需要為原則,精心選取課程內容,即:把課程最必須的知識傳授給學生,把接近工作實際的最實用的能力教會給學生,以項目式歸納主要知識點和章節重點。
1.1.2 教學內容具體設計
按照分階段、分梯度、分層次的教學改革思路,構建“階梯式”項目實訓教學,涵蓋“基礎層”、“應用層”、“創新層”三層體系結構[2],如圖2所示。循序漸進、深入淺出的講解理論知識點,并配合實例分析理論知識點在實際工作中的靈活應用,同時精選出適量的提高性應用知識供學生深入的了解以拓寬知識面,最后結合每章知識點設計難度適中的課后練習幫助學生鞏固強化知識點溫故知新。
(1)基礎層:為“基礎入門篇”知識,該階段主要特點為將課堂理論教學移植到機房,教師演示講授一部分知識點,學生立馬同步實踐練習,淡化實驗項目個數的概念。通過實踐來強化和鞏固圖像處理和平面設計的基礎知識,掌握Photoshop軟件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2)應用層:為“實戰應用篇”知識,該階段主要引入項目訓練,循序漸進的介紹選區、色彩調整、圖層、文字、路徑、形狀等操作與使用方法,由淺及深涵蓋單張圖像處理、多張素材合成及平面設計應用等項目實訓。
(3)創新層:為“進階高手篇”知識,通過基礎層和應用層相關項目的實踐訓練,學生已具備基本的圖像處理和平面設計的能力,在該階段,要求學生進行綜合性項目的設計與實現,精選富有創意的文字特效、海報廣告文案設計、網站設計、表情包制作、圖像批處理等實例,使學生掌握通道計算、濾鏡特效、動作、批處理等圖像處理高級技巧。同時引導學生積極參加課程相關學科科技競賽,以賽促學。
1.2 教學方法改革
學生畢業后在實際的工作應用中,往往需要獨立的進行圖像處理或平面設計創作,故此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學生自學能力的培養與提高。課程教學中直接引入安徽省e會學平臺《Photoshop》MOOC,實行翻轉課堂教學,并以e會學平臺為依托加大學生學習過程監控與考核。充分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實施分組教學,針對學生興趣及學習層次進行組合,小組成員幫扶協作式學習,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堂教學以啟發式、討論式為主,把課堂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啟發學生多向思維和發散性思維,充分引導學生獨立自主性學習和團隊協作式學習,激發學習興趣,培養自主性學習、研究性學習、創新性學習的能力。
2 考核方式改革與實施
結合課程培養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改革,實施課程考核方式改革,充分體現能力考核為主,強化教學過程監控與考核管理,注重學生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引導鼓勵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倡導爭先趕超的學習風氣,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果。
2.1 考核構成要素及評定標準
考核成績計算:百分制,平時成績40%+期末考核成績60%。
平時成績構成:考勤點名(不少于8次,占30%)、課堂互動(不少于6次,占30%)、平時作業(不少于8次,占40%)、獎勵加分(鼓勵教育,單獨設計,不超過20%)。
期末考核形式:90分鐘內機考(無紙化考試)。
期末考核題型:考試題型主要分為(1)客觀選擇題,20小題計分20分,時間約20分鐘,主要考核學生對課程理論知識點掌握情況;(2)圖像合成實例操作,5個給定題目中自行選擇2題完成,計分40分,時間20分鐘,要求將具體操作過程用屏幕錄像軟件錄制后一并提交,主要考核學生Photoshop軟件基礎操作掌握情況及熟練程度;(3)平面設計實例操作,5個題目中自行選擇1題完成,計分40分,時間50分鐘,主要考核學生利用所學知識進行平面設計合成綜合實例的能力。
2.2 考核命題要求
(1)客觀選擇題知識點涵蓋平面設計理論知識,具體包括:分辨率、像素、位圖、矢量圖、圖層、圖像文件格式、顏色模式、色彩構成等,同時考核學生具體Photoshop軟件操作及常用快捷鍵等。
(2)圖像合成實例操作題及平面設計實例操作題采用開放式的考核方式,要求學生從給定的題目中自行選定1-2題操作作答,限定時間,提供相關圖片素材但又不局限于給定素材,綜合考量學生靈活使用所學知識解決圖像合成處理以及平面設計創作的能力,鼓勵引導學生創新創意,充分體現能力考核為主。
(3)在考核過程中,要求將具體操作過程用屏幕錄像軟件錄制后一并提交,通過評閱該操作過程屏幕錄像文件,一方面可以查看學生的操作時間及操作流暢情況判定學生軟件掌握和操作熟練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查看學生具體操作過程是否創新使用了中高級技法,可以有效區分出層次高低的學生,為能力考核提供除作品完成效果之外的又一個依據。
2.3 考核改革主要特色
(1)實行客觀題必做,操作題開放式選做的新型考核方式,提交操作過程錄屏文件輔助評閱,充分體現能力考核為主。
(2)建立課程考核免試標準,實行“以證代考”,具體涵蓋以下兩個方面:學生獲得圖形圖像或平面設計類省市級三等獎(含)以上榮譽證書可以申請免考,折算考核成績良好(80分)以上;學生取得圖形圖像或平面設計類相關考級考證可以申請免考,折算考核成績良好(80分)以上。
(3)實行“NO.1獎勵加分”考核,為有效激勵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互動參與度,引領榜樣示范,樹立學習自信心,引導爭先趕超的良性學習氛圍,激發學習熱情,建立平時成績“NO.1獎勵加分”考核體系,具體加分內容涵蓋如下:課堂第1個站起來回答問題、上機互動第1個提交作品且作品完成效果不錯、項目分組任命第1組長、作品完成質量第1、作品設計創意第1等。
(4)實行“發現錯誤獎勵加分”考核,為培養學生課前預習及課后復習學習習慣,引導學生自主性學習,激發課后閱讀興趣,推行“發現錯誤獎勵加分”考核,具體加分內容如下:發現教材中的任何錯誤均可加分(每項錯誤只可加分一次,先登記先得),包括印刷排版錯誤、標點符號錯誤、圖表數字編號錯誤等;發現課外閱讀圖形圖像或平面設計相關參考資料中的錯誤,加分翻倍。
3 改革成效
通過改革,學生在機考90分鐘內完成作品設計與制作、屏幕錄像、提交作品文件等一系列操作,本身也是一次非常好的軟件操作技能實踐實戰大演練,除了考核學生相關理論知識點掌握情況及實踐應用技能之外,通過采取限定時間出作品成果的考核形式,也試圖在引導學生提前適應將來就業工作后,針對客戶所提出的圖像處理要求,能夠做到快速高效的予以響應并最短時間內完成效果圖成品。改革后的新型考核方式,不單能夠實現能力考核為主考核目標,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在既定時間內完成高品質圖像作品后的成就感與自信心,激發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通過后期了解與跟蹤反饋,學生普遍對改革后的考核形式表示接受和歡迎,達到了預期目標。
4 展望
經過三個學期的試驗性改革,更加堅信了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要不斷摸索,推陳出新,持續推進教學改革。在推行考核方式改革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如目前客觀選擇題題庫、操作題題庫題量稍顯不足和單一,期末考核成績評定維度主要為學生作品完成效果以及操作過程屏幕錄像,亟需建立更多考核維度。針對這些問題,下一步將組建命題教師團隊,建立考核試卷題庫,每年定期定量更新題庫題目,確保考核試卷重復率符合規范要求;在考核方式中引入多維度考核指標,逐步建立以能力為中心的課程考核體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師生交互式學習,同時利用網絡技術及大數據技術搜集梳理學生動態學習過程數據,為學生學習過程考核及階段考核提供依據支撐。
【參考文獻】
[1]高華玲,王萬學.“Photoshop平面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探索[J].無線互聯科技,2017(08):69-70.
[2]呂釗,周蚌艷,張超.計算機應用專業項目驅動嵌入式系統教學的新模式探索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5(11):52-5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