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小燕
【摘 要】通過對中考物理試題學生“錯因”的淺顯分析,了解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規律的掌握情況,以引起教師們在教學中的重視,對老師們的教學提供一些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物理試題;錯因;思考
中圖分類號: G633.7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4-014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4.069
Some Thoughts on “Mistakes” of Physics Students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
TANG Xiao-yan
(Haiyuan County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School, Ningxia Haiyuan 755299, 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simple analysis of the “wrong reasons” of the students in the physics examination questions of the senior high school entrance examination,the students mastery of the basic knowledge, basic skills and basic laws of physics can be understood,so as to attract teachers attention in teaching and provide some references for teachers teaching.
【Key words】Physics questions;Wrong reasons;Thinking
重視中考物理中學生出錯的“錯因”,有利于改進日常初中物理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眾所周知,從2017年中考開始,由于寧夏有四種不同版本的教材在使用,因此,中考物理命題不再受教材版本的局限,中考以《物理課程標準》以及緊扣《考試說明》為命題依據,注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應用,重視實驗探究和拓展思維。基于這樣的命題原則,平時物理教學中是否做到位,分析學生在中考物理中的“錯因”就顯得尤為重要。下面,筆者將對2017年至2018年的部分中考物理試題學生“錯因”作淺顯分析,以期對老師們的教學提供一些借鑒與參考。
1 基礎掌握不夠牢固
一般中考物理選擇題和填空題主要考查學生對物理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規律是否掌握,要求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景中再現物理知識,從而進行簡單的物理知識的運用。筆者通過2017年中考閱卷發現選擇題和填空題出錯的“錯因”和還有:根據現象不會判斷出是什么物態變化,不知道物態變化過程的吸、放熱情況;不知道“海市蜃樓”現象;不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看不懂電路圖,對歐姆定律不理解;不知道有用功、總功以及公式F=G、S=nh的含義;文字敘述邏輯性差、語言表述不嚴謹、不會用科學術語、不會用控制變量法答題、壓強與深度因果倒置、不理解壓強公式中h的含義;沒有科學素養,把物理語言生活化,如:把“聲源處”寫成“輪胎處”;單位換算出了問題;出現錯別字如將“電荷”寫成“電核”,“平衡”寫成“平恒”,“做功”寫成“做工”或“作功”等。例1(2017年中考物理24題)下列有關力做功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把水桶從一樓提到二樓,提水桶的力對水桶沒有做功;B、提著水桶站在水平路面上,提水桶的力對水桶做了功;C、推著自行車沿水平方向前行,推車的力對車做了功;D、投出去的籃球在空中飛行的過程中,手的推理對籃球做了功。
錯因分析:例1考查的是做功的條件,根據《課標》要求“結合實際,認識功的概念;知道機械功”。答案選C,但選D的學生較多,錯因是物體由于慣性而運動,誤認為有力的作用,不理解力和運動的關系。
教學建議:在平時的教學中,要有意強化課標意識,善于解讀課標,深刻理解課標。要準確把握課程標準對具體內容的目標和要求,要以課標要求規范教學實踐行為,避免教學的隨意性和盲目性給學生帶來不必要的誤解。在學習過程中,夯實基礎是關鍵,同時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引導學生養成有條理地分析問題的習慣。課堂上教師包辦講述較多,導致學生語言表達及思維訓練不足。以上是程度不同的學生解答中考物理試題出現錯誤的原因,不難看出這些知識點都是最基礎的,甚至出現的都是一些低級錯誤,應引起教師們在教學中足夠的重視。
2 忽視知識的形成過程和應用
一般中考物理應用題強調能力立意,考查學生在具體生活情境中,應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生活中問題的能力,試題素材貼近學生生活實際,體現“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在具體生活情境中再現獲取物理知識的過程和方法,此類題一般“活”而不難,“活”而不偏。但是2017年在批閱應用題時發現出錯的“錯因”有:對物理量的估測不到位,如:普通中學生的質量40-80kg之間,有好多學生估測為120kg以上;不知道速度單位,很多學生把速度單位寫成km;數學運算功底不過關以及公式書寫不規范等。解答此類題好學生差學生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在平時課堂教學中如何突破知識應用這一瓶頸,值得我們每位教師去思考。例2(中考物理36題)在公路上有一輛摩托車,除去駕駛員,上面還搭載了5個人,這種行為不但違反交通法規,而且極其危險。請你根據所學物理知識,選一個方面說明不應該這樣做的原因。
錯因分析:這是一道典型的中考物理開放性試題,以“超載現象”為情景創設,讓學生根據所學物理知識解答不應該這樣做的原因,答案五花八門,出現了諸多問題。造成失分的錯因:學生對慣性概念理解不到位,認為重力越大慣性越大;認為質量越大慣性越大;認為速度越大慣性越大;認為物體受到慣性力。對壓強概念掌握不好,認為重量大壓強大;對動能概念掌握不好,認為質量越大動能越大。一些學生對此題不看圖說話,直接就答為什么不能這樣做,答所非問,與物理知識無關,沒頭沒尾。
教學建議:在平時課堂教學中,要多關注概念、規律的形成過程。因為許多涉及概念、規律的問題學生答題容易出錯,根本原因就是對知識沒有真正的理解,平時要注重創設問題情境,呈現知識的來龍去脈,引導學生從感性認識逐步上升到理性認識。同時要注意知識的遷移,把物理概念、規律的教學與生產生活中具體事例相結合起來,逐步引導學生在分析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理解物理知識,增長能力。另外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關注生活、生產及科學技術的發展,關注新聞熱點,引導培養學生從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及運用物理知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 對實驗探究和拓展思維重視不夠
由于絕大多數學生對物理原理不清楚及受數學思維的限制,導致得分率極低,主要錯因有:對測量工具的表述不正確:用天平測出體積,對密度的理解有誤,認為質量相等,體積就相等:利用天平測量出與玉石手鐲質量相等的木塊(或水),則木塊(或水)的體積就等于玉石手鐲的體積;例3(中考物理42題)小寧想測量一只玉石手鐲的密度,進行了以下操作:小寧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看到指針指在分度盤的中線處,于是直接使用天平進行測量。小寧操作的錯誤是:。
錯因分析:本題是開放性極強的問題,具有擇優的目的。以測量不規則固體的密度為載體,素材來源教材,又高于教材,涉及了天平的使用,不規則固體體積的測量,通過對本道題學生答卷情況可以看出,學生平時練得少,遇到這種綜合性的題幾乎不思考如同老虎吃天無從下手。應引起大家在平時的教學中足夠的注意。
教學建議:在平時教學中應重視培養學生實驗能力和科學探究的素養;防止“背實驗”、“在黑板上做實驗”;要對課標要求的20個“學生必做實驗”進行深入研究,并在相關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進行“實戰練習”。不要在授課過程中,光教知識,不教方法。平時多做題,多看課外輔導資料,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要有“給學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意識。
總之,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許多物理概念、規律的形成都離不開物理實驗。分析中考物理學生答卷出錯率較高的原因,可以做到平時教學有的放矢。也要從物理學科特點出發加強教學,教師在平時授課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多做實驗,培養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