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珍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識字和學習普通話的有效工具,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提出:漢語拼音教學要注意激發興趣,提高效率,打好基礎。
下面,我們來分析一下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和漢語拼音的特點。一年級學生的心理特征:活潑好動,抽象概括能力不強,注意力不集中,有效注意時間短,在課堂中經常會發現學生產生“疲倦”的現象。漢語拼音的特點:由抽象的字母組成,相對比較枯燥,學習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
那么,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又如何來激發學生學習拼音的興趣,從而提高效率呢?關鍵是給學生一個多姿多彩的課堂教學。怎樣給學生一個多姿多彩的課堂呢?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兒歌以短小的形式、單一淺顯的內容、簡單的結構、朗朗上口的韻律,表達出不同的情趣。兒歌節奏明快、形式活潑,淺顯易懂,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一年級學生剛剛從幼兒園來到小學,他們對于抽象、晦澀的拼音學習興趣不大,而對淺顯易懂、趣味盎然、讀起來朗朗上口的兒歌則頗有興趣。在一年級拼音教學的時候,如果引入簡短、富有情趣的兒歌,就能使課堂教學更精彩、同時更好地提高學生學習拼音的效率。如教學“g、k、h”時,我編了一首簡短的兒歌:“9字加彎ggg,兩個蝌蚪kkk,一把椅子hhh。”這樣,學生通過有趣的兒歌認識了抽象的字母。而我在教“ai、ei、ui”時,講到標調的方法,則編了這樣一首兒歌:“有a不放過,沒a找o、e,i、u并排往后標。”在熟讀兒歌當中,學生理解了標調的方法,我想,它應該勝過滔滔不絕而又枯燥無味的講解.
由于拼音字母的抽象,拼讀規則的復雜,如果單憑枯燥的講解,學生是難以理解的,但是如果給他們來個動聽的小故事,他們就來勁了。比如我在教j、q、x和ü相拼的規則時,給他們講了一個這樣的故事:有一天,ü在草地上靜靜地坐著看風景,j看見了,一聲不響地走上前去,把ü的雙眼蒙住,怪聲怪氣地說:“猜猜我是誰?”ü猜了b,猜了p,猜了d,就是猜不著,最后j得意地說:“我是j。”哎,真是調皮的家伙!第二天,ü在教室里寫字,q看見了,躡手躡腳地走上前去,把ü的雙眼蒙住,神秘兮兮地說:“猜猜我是誰?”ü又猜了一連串的字母小伙伴的名字,還是猜不著。這下q可得意了:“我是q。”哎,真是淘氣的家伙!又有一天,x去ü家里做客,ü正在院子里給花兒澆水呢!x悄悄地走上前去,又把ü的眼睛蒙住,笑瞇瞇地說:“猜猜我是誰?”ü又犯難了,總是猜不著,x可別提有多高興了,說:“我是x。”哎,真拿他沒辦法!這下,ü發現了一個問題,那就是:j、q、x三兄弟真調皮,每次見到ü都要蒙住他的眼睛。故事講完了,我接著在黑板上出示jü,同學們馬上說:“錯了,j見到ü總是要蒙住ü眼睛的。”看來,我的故事達到了效果。
在學完b、p、m、f、d、t、n、l后,我便檢查學生的認讀情況,發現仍有一部分同學b、p、d不分,事實上,我已經教了他們順口溜:右下半圓bbb,右上半圓ppp,左下半圓ddd。學生們也已經背得滾瓜爛熟,可是一到具體某個字母,還是分不出誰是誰,因為他們壓根就分不出哪是左,哪是右。我不得不反思我的教學方式,既然他們不喜歡左右,那么他們喜歡什么呢?根據他們的年齡特點,他們應該比較喜歡形象記憶,對圖畫、顏色比較感興趣。于是,我用形象的簡筆畫在黑板上畫了一根天線,再在天線的右下角畫了一個收音機表示聽廣播bbb,并解釋:我們聽廣播,首先要拉天線,再開收音機,所以要先畫天線,再畫收音機。接著我趁熱打鐵在黑板上出示了b,并問他們:“為什么要先寫一豎,再寫半圓?”“聽廣播要先拉天線,再開收音機。”我又問他們:“半圓為什么在下面?”“收音機本來就在下面的。”我馬上附和:“誰見過收音機在天線上面的呀?”隨即引來他們的一陣哄堂大笑,看來他們已經明白了。而d我是這樣引導的:首先問學生馬兒跑步是什么聲音,他們很快會說出是“得得得”的聲音,接著我問學生“得得得”的聲音是馬兒身體的什么部位發出來的,同樣學生很快回答說是馬蹄發出來的。根據學生的回答,老師可以解釋為馬蹄發出“得得得”的聲音,所以要先畫馬蹄,和馬蹄連著的就是馬腿了。畫完馬蹄馬腿,再趁機問學生為什么先畫馬蹄?為什么馬蹄在下面?通過一問一答學生很容易掌握了d的字形。而p我就畫了一面紅旗。在后來q的教學中我畫了一個氣球表示q,并解釋是先吹氣球,再綁繩子,氣球在上面飄。通過形象又簡單的繪畫,學生們對b、p、d、q就輕而易舉地分辨出來了。
我們常常說寓教于樂,根據兒童身心發展規律和好玩愛動的天性,把游戲融入教學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手段。在復習拼音的時候,我們常常采用讀、背、抄寫、聽寫、題型訓練等手段進行鞏固,但這樣難免顯得有些枯燥,如果引入一些游戲,那么將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為此,我設計了一些游戲,在這里介紹一下。
1.小字母,開火車:首先把聲母卡片發給學生,然后,拿著卡片“b”的同學舉起卡片站起來說:“我是b!”接著,拿著卡片“p”的同學舉起卡片站起來說:“我是p!”如此類推,到“w”為止。這個游戲,可以幫助學生背誦聲母表。
2.找一找,它在哪:首先把字母卡片發給學生,然后,小老師或老師說:“f、f、f,你在哪?”拿著“f”的同學站起來說:“f、f、f,我在這!”這個游戲,可以幫學生鞏固字母。
3.好朋友,一起拼:首先把聲母、韻母、四聲調的卡片發給學生,老師說:“mài!”然后,拿著“m、ai”和第四聲的同學站起來,一起拼讀:“mài!”這個游戲,可以很好地訓練學生的拼讀能力。
總之,一年級的學生天生好動,他們注意力不集中,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習拼音,需要我們教師運用各種各樣生動有趣的的教學方式,才能使學生提高對學習拼音的興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責任編輯 李少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