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慈麗
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可有效提高學生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具有教學實踐價值。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時,應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可利用多媒體教學,增添課堂色彩,還需要促進師生關系,以此確保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的順利開展。
小學數學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可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數字運算能力、思考能力及解決問題能力進行鍛煉。但受到傳統教學觀念的影響,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課堂時,過分注重學生理論知識的掌握能力,而忽略學生能力的培養,這致使小學數學教學不能充分發揮自身價值。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可充分發揮小學數學教學價值,打破現階段小學教學的困境。小學階段的學生的認知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還不強,需要教師加以引導與鼓勵,以此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可有效根據學生的心理情況與認知情況,進行具體化教學,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與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助于學生進一步的發展與學生,十分具有意義。
(一)以學生為主體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時,教師應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對象,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情況與學習情況,制定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的教學內容,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增加學生學習主動性,進而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其次,教師在對數學知識進行講解時,應充分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與知識接受情況,對于學習參與度不高的學生加以引導,對于學生理解有難度的數學知識點,進行再次及多次講解,使小學數學教學更加具有針對性、具體性,以此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學習的順利開展。另外,教師應設計相應的提問環節、互動環節及交流環節,通過數學知識提問,可增加學生對數學教學的參與度,同時教師也可了解到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以便于下一步教學任務的規劃與調整。
(二)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
首先,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認知情況,并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設計相應教學方案,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相符合,有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良好學習。其次,在進行問題設計時,應充分考慮問題的連貫性、邏輯性及合理性,讓學生通過對問題思考與探索,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使學生可以得到全面的發展。最后,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問題探尋與解答,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或獎勵,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問題探尋過程中,可有效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通過問題的思考與解決,可充分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理解,開發學生潛在智慧,推動學生全面發展,有效提高學生認知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教學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時,可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豐富課堂色彩,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成功培養學生學科核心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開展之前,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合理規劃多媒體教學范圍,明確教學目標。對于多媒體教學環節,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需求情況,需要收集相關的影像、圖片、文字等素材,確保多媒體教學內容的生動、豐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另外,還應確保素材的選擇與教學內容相符合,具有一定的教學價值或啟發性。
(四)促進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開展途徑,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有關調查數據發現,學生對某一門學科的喜愛,教師起著關鍵性作用。因此,在小學教學開展過程中,教師應不斷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深入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在學習方面,當學生遇到學習難題時,教師應及時為學生問題疏導,降低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難度,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在課外,教師可以朋友的身份,走進學生的生活,與學生進行和諧相互,促進師生之間的互動,培養良好的師生關系。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可有效提升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與認知能力。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科核心素養時,教師應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利用現有教學資源,致力于學生個人能力的培養,以此確保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科學核心素養得到順利開展。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