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偉
【摘 要】提高學生學習參與度,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是有效教學的核心。隨著教育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和日益普及,傳統講授課堂正在逐步被混合式學習方式所取代。本文以藥理學混合式學習教學為依托,就如何提高混合式學習中學生學習參與度進行了研究和實踐。
【關鍵詞】混合式學習;學習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 G434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14-018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14.091
Diversified and Multi-Dimensional Research on Improving the Learning Participation
of Pharmacology in ? Blended ?Learning
DONG Wei
(Department of Pharmacology,Medical College Affiliated to Shandong Xiehe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109,China)
【Abstract】It is the core of effective teaching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participation and mobilize their learning initiative.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popularity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on technology,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es are gradually replaced by Blended Learning.Based on the teaching of Blended Learning in pharmacology,this paper studies and practices how to improve students'learning participation in Blended ?Learning.
【Key words】Blended Learning;Learning participation
所謂混合式學習就是把傳統面對面教學和信息化網絡學習的優勢相結合,將學習環境、信息化資源、學習方式進行不同程度混合,既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造性,從而獲得最優化的學習方式與學習效果[1]。
學生參與度要考量的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以及學習的有效性。它是教師與學生在雙邊教學活動的互動所表現出的結果。混合式學習中學生參與度指學生在線下課堂和線上學習活動中的參與度。教學中學生的學習參與度不僅反映了學生對課程的認知程度、思維、情感價值,而且也反映了教師教學設計與教學能力的水平,直接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因此,關注學生在混合式學習中的過程性參與,研究如何提高混合式學習中學生參與度并形成一定的教學策略是非常有意義的。
藥理學一度被認為是基礎醫學課中內容繁多、機制復雜、難理解難記憶的學科之最,而作為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其重要性不可忽視,我們在教學實踐中積極進行藥理學教學改革,結合本學科自身的特點,對其教學策略進行有針對性的探索與實踐,嘗試采用采用多元化多維度的方式方法提高學生混合式學習中的學習參與度。
1 呈現作品——學生做導演、編劇、設計者
在學習過程中進行角色轉換,學生分小組制作腳本劇本,設計導圖,錄制視頻,此過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知識的接受者,而是成為創作者、編劇、導演,以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參與性,作品可以多元化方式呈現:
1.1 導入視頻
設置情景,分角色扮演,如學生扮演病人,演繹病人經典癥狀或者藥物作用反應,留下線索和問題,讓其他組討論或留作課堂使用。
1.2 小品式案例
在教學過程中注意積累一些臨床常見疾病的藥物使用案例素材,甚至讓學生參與收集這些案例,收集途徑可以是醫療劇影視作品、新聞報道熱門事件、自媒體文章等等,如抗高血壓藥物、抗心力衰竭藥物、抗生素、解熱鎮痛抗炎藥等,在收集案例素材并制作腳本視頻表演出來的過程中進一步加深對藥物相關知識的理解,將復雜的抽象的理論生動化、現實化,并且完美呈現影視劇既視感,有利于學以致用,大大提高學習興趣。
1.3 尋醫問藥
為加強學生的知識學習及實際運用,開展尋醫問藥視頻設計和錄制。以門診、藥店、藥房作為虛擬環境,讓學生在尋醫問藥的劇本設計和扮演中,對這種藥品的作用機制、用途、不良反應做出進一步了解。比如在“藥房”中,讓學生一人扮演藥房醫師,一人扮演患者,模擬藥師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進行安全合理用藥推薦或者可靠的醫學建議。通過這樣實戰的方式,改變了傳統課堂的知識灌輸,使學生主動查閱相關資料,吸收相關知識,學生的參與度明顯提高,思想更加活躍。
1.4 學生進行微課錄制
對于案例分析討論或者某部分課堂內容,可以請學生走上講臺,進行翻轉授課或者進行微視頻錄制。學生在大學階段完全有能力基于團隊基礎上完成微視頻的設計和錄制,而且設計、圖片、語言、文字等方面,更符合當代年輕人需求。在學生組隊、設計、錄制微課的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得到很大的提升,其對知識點的消化吸收也達到了一定的深度。
1.5 學生自制思維導圖
藥理學知識邏輯性強,記憶量大,采用思維導圖以思維可視化的學習方式,將一個知識點做為中心,立體化的呈現知識全貌,可涵蓋藥物相關的內容如機制、作用、用途、不良反應等,從而將記憶、學習、思考等思維通過結構圖的方式展開,全方位調動大腦思維,提高學習效能。教學中指導學生自制思維導圖,促使學生積極動手和動腦,主動對知識進行分析和整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
2 教學設計——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
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更深層次地理解知識的內涵,提高教學效率、教學質量。以網絡教學平臺為依托,通過混合式學習線上線下教學環節的精心設計,合理引導線上線下教學活動,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創新性和綜合能力。
2.1 課前問題設置任務發放
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送學習任務單,任務單中包括學習目標,任務設置,學習方法建議、學習反饋等,學生通過觀看教學微視頻預習教學內容、完成習題及資料收集任務,實現課前學生對知識的獨立探索和初步理解。為提高線上學習學生的參與度,教師應適當設計相應環節對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干預,制定任務點和相應得分評價標準。
2.2 課中多元互動知識內化
混合式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具體的課程內容和學情實際,精心進行教學設計,由淺入深,環環相扣,著重考慮學生的學習參與度。創設混合式學習情境,適時施引,優化知識內化的進程。在具體課堂教學開展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采用小組翻轉授課、案例討論、合作探究、競賽搶答、隨堂測驗、情景式拓展訓練等方式進行知識的深化,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比如選擇一個學生代表進行一個知識點的講解,教師點評引導,學生點評提問,學生代表進行答辯,疑難問題教師加以補充講解;利用多媒體提供用藥案例,通過小組討論,實現知識的實際運用;通過競賽搶答環節或者課堂習題測試環節實現學生對基本知識進行進一步的鞏固;通過視頻素材或者學生的現場情景模擬對知識點進行進一步的挖掘和延伸。通過多元化互動提升學生參與度,使學生真正理解概念內涵,初步達到“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內化效果。
2.3 課后知識升華拓展遷移
課后通過網絡教學平臺提供的案例、素材或者讓學生深入生活進行實踐調查,給學生提供在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鍛煉機會,實現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內化拓展,并逐步學會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如結合前述發動學生從網絡或身邊同學、家人朋友處收集用藥資料,設計腳本進行尋醫問藥情境展示,不合理用藥案例設計等等,促進知識的進一步內化、拓展與升華。
3 實驗實訓——探究性設計性實驗
目前藥理學實驗教學主要是對理論知識的加深理解和基本驗證,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卻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主動性。設計性實驗是由老師介紹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和方法,給與課題范圍、實驗要求和實驗條件,要求學生查閱文獻資料,分組自主完成實驗方案設計,教師論證實驗的可行性,確定實驗思路和方法,學生自主完成實驗及研究報告的撰寫。學生通過自己選題、自主設計、獨立完成實驗,提高了歸納、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設計性實驗采取更加科學的方式,突出了學生的主體性地位,以科學的手段來對實驗技術和方法進行重新設計,加強了實驗的探索性,對學生自主探究、創新能力和科研思維的培養具有重要意義[2]。
4 考試改革——形成性評價
隨著混合式學習研究的不斷深人,課程考核評價制度改革研究也得到了不斷發展,傳統單一終結性考核方法已基本消失,學校皆重視起課程的形成性評價考核。
基于此我們采用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考核方式。建立一種基于網絡教學平臺的多元化考核評價體系,借助平臺大數據分析等系列功能,完善形成性評價考核。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包括:課前任務評價(微視頻預習及任務習題的完成度20%)、課堂表現(考勤10%,搶答測驗10%)、小組合作(包括實驗實訓任務的完成,其中組員互評10%,組間互評10%,教師評價10%)、階段性測試(20%)、藥理小論文撰寫(成績占 10%),最新、最前沿的藥物使用情況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等相關內容。
混合式學習和課程形成性考核評價方式相輔相成,促使學生既重視課堂教學活動也重視網絡自主學習,實現了教師對學生平時學習的過程性考核的有效監控,促進學生的學習參與度,提高了學習效率、學習效果和綜合素質[3]。
學生參與是激發思維、提高學習主動性的前提,學生參與的廣度、深度和態度對教學效果和質量有著重要的影響,在當前混合式學習模式下,教師應更積極努力,分析學生參與學習存在的問題,積極研究有效教學策略多元化多角度多維度的提升學生學習參與度,幫助學生最大限度地參與整個學習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何克抗.從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術理論的新發展(上)[J].中國電化教育,2004(3).
[2]駱新,陶義存,王燁,毛新民,李琳琳.設計性實驗在《藥理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及體會[J].中國醫藥科學,2016,6(04):203-205.
[3]劉元元,曲衛敏,楊素榮,徐昕紅,王毅群,陳長瑞,黃志力.形成性評價在藥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索[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8(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