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凌飛
問題總是與學習伴行,所有問題解決必定以問題存在的認識為開始。課堂教學中通過精心設計巧妙的“問題串”,圍繞考綱把重難點分解為彼此之間有嚴謹邏輯結構關系的“問題串”,可以很好地提高的課堂的效率,實現教學目標。下面我們以《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這一課程中的“問題串”教學為例看看如何“問題串”教學如何有效解決教學中的疑難點。
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的,把教學設計成一個具有情景的“問題串”,使得學習具有一定的情景,而不是枯燥無味的課堂,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學習起來也更具有趣味性。比如在《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這一節的教學中,采用“問題串”式的引入就很好的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并為正文的學習打了一個很好的基礎。如表格1:

1.果酒發酵中起作用的微生物是?其結構特點如何?代謝類型是?最合適的生活條件是?自然發酵過程中的菌種來源是?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帶著問題思考進入課文的學習。
2.在有氧和無氧條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分別是什么?
溫故而知新,承前啟后,為實驗的原理打下基礎,學生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3.果酒制作時酒精發酵的條件(兩個)是什么?
小結前面的問題思考并準備引入新的情景的學習。
學習過程中的難點,學生自主學習或者傳統的教學下學生難以理解,或者理解后很難學會靈活運用。用“問題串”的形式可以把教學中的重難點分割成若干小問題串,有利于學生深刻理解并能達到靈活運用的效果,學生在“問題解決”過程往往就是他們把難點化整為零,吃透重難點的過程。比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這節課中具體的果酒、果醋制作的過程是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和重點。傳統發酵技術一般需要比較長的實驗時效,在實驗室里難以開展,學生容易學過就忘。采用“問題串”教學就能很好的幫助學生理解和記憶具體的知識點。如表2:

4.制作果酒的實驗流程是怎樣的?
讓學生有一個大綱的流程輪廓,有利于細節的鋪展。
5.榨汁前葡萄要進行怎樣的操作,注意事項是什么?葡萄除梗應在沖洗之前還是沖洗之后完成?原因是?
把難點用問題串形式來細化,細節的思考有利于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和記憶。
6.葡萄汁裝入發酵瓶時要注意什么?
思維拓展加深理解,有利于學生深層次的記憶。
7.如何檢驗果酒是否制作成功?
引發學生思考,不是對知識點的死記硬背。
“問題串教學”中“問題串”的設計是課堂教學的靈魂,不僅僅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能把疑難點化整為零簡單化,還要在學生的探究學習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采用“問題串”把知識點聯動起來能夠使學生對比學習、思維也能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比如《果酒和果醋的制作》這一課程中把果醋的制作過程設計為層層深入的“問題串”,可以讓學生承上啟下聯動對比果酒的制作過程來學習,思維更加靈活,記憶更加深入。如表3:

8.果醋發酵過程中所需要的菌種是什么?與酵母菌相比有什么特點是?屬于什么類型的生物?
對比學習思考,承上啟下,印象深刻。
9.果醋發酵的條件是什么?
深刻思考,對比果酒的制作條件引發思考。
10.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如何發酵?當缺少糖源時又如何變化?用葡萄酒制葡萄醋的反應式是怎樣的?
巧妙設計對比問題,循循善誘激發學生思維, 培養學生邏輯思考的連貫性。
11.制作果醋的實驗流程?
加深對不果酒制作,并通過畫出操作流程圖來加深的學生的理解和記憶。
綜上所述,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采用“問題串”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整為零解決疑難、聯動對比加深理解、整合知識系統化就能很好地構建高效課堂,最終實現讓學生能夠自主學習,從而達到新課標的要求。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