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健銘
近年來,我校的德育工作以傳統節日活動為切入點,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弘揚中華傳統節日文化,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育人目標,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實踐,獲得了很好的德育效果。如何做到將傳統節日文化與核心價值觀融合育人?將傳統節日文化與核心價值觀融合育人首先要從認知上入手,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植根于古代農耕文明,經過五千多年傳承,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內涵,體現了強大的文化生命力和凝聚力。縱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你會發現,其內涵融入了傳統節日文化的積極內涵。為此,基于傳統節日文化的活動化體驗和課程化踐行是傳統節日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合育人的有效策略。
將傳統節日文化與核心價值觀融合育人,活動化體驗是一個最有效的抓手。因此。我們利用傳統節日,設計開展了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體驗活動。
1.春節迎新活動
春節正值寒假,我們為孩子們布置了特殊的體驗性的寒假作業,一是辦一張手抄報,為春節習俗追根溯源,拍一組春節合家團圓照,通過家庭的團圓表達對祖國的熱愛,做一個燈籠,為元宵玩燈做好準備。孩子們通過這些體驗活動,探究學習傳統習俗文化,增強民族自豪感,激發學生愛家愛國的情感。
2.元宵玩燈活動
元宵節適逢新學期伊始,班主任老師和孩子們一起制作燈謎,在課室、在校園布置燈謎游戲區,準備了豐厚的獎品,元宵之夜,校園里燈火通明,人聲鼎沸,學生們帶著自己寒假期間在家長指導下制作的各式各樣的燈籠,穿行在校園各個燈謎之間,一邊玩燈一邊猜謎,領略傳統文化的妙趣,享受傳統節日的快樂,更激發出學生對民族對祖國對生活的熱愛之情。
3.清明祭奠活動
清明節不僅僅是插青祭祖的節日,也是緬懷先烈的時刻。清明時分,德育處組織學生來到烈士陵園,給烈士掃墓獻花,表達敬仰和哀思,吟誦烈士詩篇,緬懷先烈英靈,烈士墓前宣誓入隊,傳承先烈精神。清明節的祭奠活動具有很強的現場感和儀式感,孩子們在活動中學習先烈精神,會倍覺美好新生活的來之不易,要好好珍惜。
4.端午吟詩活動
端午節是紀念愛國詩人屈原的傳統節日。每年的端午期間,德育處就會和教導處聯合舉行“端午詩詞大會”。這是一個深受學生喜愛的盛會,有經典吟誦比賽、“一站到底”古詩接龍比賽、經典歌會、現場作詩比賽等,豐富多彩的活動,不僅讓孩子們展示了才藝,也傳承了中華民族的經典文化。
5.七夕觀星活動
七夕是具有很鮮明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七夕節的文化內涵很豐富,我們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適合的內涵開展活動。初秋時節,七夕的夜晚秋高氣爽,正是觀星的好時節。 每當這一天,少先隊大隊部的輔導員就會帶領紅領巾天文社團來到郊外觀星,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意識,借助傳統節日開展科技活動,教育學生樹立長大獻身科學,報效祖國的思想。
6.中秋賞月活動
中秋節是一個家人團圓的佳節,我們可以結合實際確定合適的主題,開展活動,對學生進行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如:舉行演講賽,讓學生講述“嫦娥奔月”從民間傳說到中國航天故事的傳奇,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樹立建設科技強國的遠大志向。
7.重陽敬老活動
重陽節開展以“愛在重陽 雛鷹行動”為主題的聯合中隊活動,讓學生查重陽節的資料,講重陽節故事、說重陽節的習俗、背重陽節的詩詞;還通過藝術作品的表演,讓隊員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感悟孝道文化,學校大隊部特邀部分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及爸爸媽媽到場參加重陽節活動,和爺爺奶奶們一起唱唱歌、跳跳舞甚至一起打太極,給爺爺奶奶捶捶背、聊聊天,我們用行動告訴孩子如何與長輩溝通,培養學生敬老、親老、愛老、助老孝敬父母的品質。
通過一系列參與性和體驗性很強的傳統節日活動,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變成可以感受體驗的活動,寓教于節日之中,寓教于活動之中,寓教于緬懷之中,寓教于寄情之中,寓教于快樂之中,寓教于無痕之中,避免了思想教育說教化的弊端,學生在活動中快樂地接受教育,具有潤物細無聲的教育效果。
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課程整合是重要載體。
1.“三化”課程載體,突出德育的針對性
“主題化德育、活動化德育、課程化德育”一直是我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在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的德育實踐中,我們進行了課程整合的嘗試,也就是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和學科課程、學科教學整合,通過整合課程落實教育內容,達成育人目標。
如:我們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和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整合,開發編寫了校本教材《春節覓蹤》《端午話“粽”》,為春節和端午這兩個傳統佳節,設計系列化的實踐主題,讓學生在綜合實踐課中,在老師的指導下,組建探究小組,通過合作探究,資料整理。成果分享等環節開展學習,綜合實踐課《五月五過端午》《中國最美的傳統節日——春節》等主題探究活動,深受學生喜愛,也很好的達成了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的育人目標。
又如: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和語文學科整合,組織語文科老師開發編寫校本教材《中秋詩話》,通過古詩詞吟誦,領略經典文化的內涵,感受中秋節的意蘊,激發學生對祖國對家庭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語文課中還通過古詩《九月九憶山東兄弟》《北京的春節》《傳統節日》等文本教學,實現語文核心素養培育,達成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的育人目標。
2.多樣化社團載體,突出德育的參與性
我們還嘗試將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和科學、美術、音樂學科整合,如,請科學老師組建“天文愛好者”社團,開展“七夕觀星”科技活動,讓美術老師在不同的傳統佳節里開展“節日詩畫”主題教學,音樂課上沒音樂老師和孩子們一起欣賞《春節序曲》,演唱《劃龍船》,表演《爺爺為我打月餅》。
實踐讓我們深刻體會到:課程是落實核心價值觀教育與傳統節日融合育人的有效策略。思想教育課程化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讓深刻的內涵變得淺顯易懂,易于讓小學生理解接受,從而達成育人目標。整合則很好地為思想教育內容找到了載體,讓思想教育走入常規教學的領地,形成了思想教育的常態化。
責任編輯 黃日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