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小煌
摘 要:何為“明師”?“明師”應該是明白之師,明白自己,明白學生,明白什么是教育,明白應該如何去教育,明白怎樣的教育方式更有助于學生成長。名師羅鳴亮闡述了“明師”不單要明自己還要明學生,“明師”應該是明亮之師,自具慧眼與匠心,看清學生的困惑,基于學情因材施教。素質教育也突出關注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要求教師正確對待學生的錯誤,結合教學實際,充分發揮錯題資源的價值,從而促進教學相長。
關鍵詞:分析錯題;明了學生;思維定勢
一直以來我都從教高年級的數學,今年任教四年級數學,面對一個全新的班級,我課前精心備課,課上用心講授,可是課后作業完成總是不理想。我想可能從教學速度上我著急了,于是我在教法、學法上做了調整,主要從學生的錯題著手去改變。糾錯主要結合各傳統的方法,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才發現自己對學生為什么會出現錯誤的思考還不夠透徹。錯題不單是學生反思的對象,更是老師反思的源頭。因此“如何有效利用錯題資源”變得尤其重要。很多教師會通過不同方式把錯題利用成為一種輔助教學的手段。如,要求學生將錯題整編成錯題集,或是將錯題作為反例進行教學,又或是將錯題訂正后通過舉一反三,再將練習鞏固進行到底等。但是這都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追根到底還是要尋找出錯的根源,這時就需要我們老師換位思考,正確看待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以學生的角度走“進”錯題,明了問題的根源所在。所謂“進”即“近”學生的錯題,不要看到學生錯成一片,不問原因逮到就一味地責備,這時老師的感性掩蓋了理性,錯題沒解決,倒弄得課堂氣氛緊張嚴肅,這樣不但會傷及學生的自尊心,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效率,最終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事倍功半。著名教育家卡爾·威特的教育秘訣之一,就是寬容地、理性地看待孩子的一切,包括“錯誤”。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我們要的是學生此時的心理狀況和情緒,再深入錯題去了解學生學習的心理、學習行為,從而做到“明”學生。
下面我就以教學中學生出現的錯例淺談如何把錯題作為一個載體,對其進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從而了解學生,最終找到錯誤的源頭。常見幾種錯題的原因淺析:
一、感知錯誤
錯例:在完成不同計算題時,將運算符號“+”看成“÷”,把數字16看成6或把109看成169等。
題目中的運算符號和數字看錯或抄錯,學生受到思維發展程度的制約,就容易造成在觀察題目時,感知模糊,注意力不集中,觀察不仔細,易抄錯數和符號等。有時學生正確理解與記憶題意之后,增加了新的條件或歪曲了題意,在解題過程中卻忘了題意的部分內容,這也可視為跑題現象??梢姼兄e誤的產生與學生的注意力息息相關,培養學生的聽課注意力尤為重要。
二、思維定勢導致錯誤
錯例:在學習了小數乘分數后,遇到過2.5×這樣的題目,學生在約分時就會把它約成“5”,因為學生腦子總會出現5×5=25。
上述例子就是學生受思維定勢影響而導致的錯誤。思維定勢即根據教育心理學相關原理,學習者已有的知識經驗對人的活動和思維產生著深遠影響。思維定勢有其積極的一面,但也有消極的一面,當周圍環境和問題不變時,借助思維定勢能夠幫助人們迅速解決問題,然而當問題情境發生變化,思維定勢極易造成錯誤,因此在講解典型錯例時要加以引導,向學生強調認真審題避免出現此類錯誤。
三、概念模糊導致錯誤
錯例:億級含有4個數位,分別是(億位、十億位、百億位、千億位),多數學生寫成(億、十億、百億、千億)。
課標要求低年級數學只需記住一些計算規則即可,到了中高年級,光有記憶力就不行了,還要具有邏輯能力。概念是進行數學學習的基本前提,也是小學生掌握學習方法、解決數學問題的根本保證。概念模糊是小學生數學學習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上述錯例的原因就是學生對數位與計數單位兩個概念模糊混淆。若出現這種錯誤時就要求學生及時復習,增強記憶,課堂知識點必須當天消化,復習必須經?;?,單元結束后,應將所學知識進行梳理形成知識鏈,使知識系統化、深刻化。
四、不良習慣養成錯誤
錯例:在互相平行的兩條直線下面畫“//”,在互相垂直的兩條直線下面畫“┻”。學生題目不看清楚,相交也畫“┻”。
學生出錯的原因在于審題不認真,習慣養成不好。進入四年級,對孩子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提出更高的要求,如果學習習慣不好,錯誤就特別容易出現。其次是完成作業拖拉,究其原因都是習慣惹的禍。如果說低年級是孩子養成好習慣的開始,那么從四年級開始便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時期和最后定型期。學生既要提高課堂聽課效率,又要進行課外拓展,如果不能指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他們可能陷入學習困境中。這時就需要老師引導學生克服這個習慣缺陷,讓學生在平時的練習中盡量在規定時間內完成,完成后認真檢查,這樣可以讓他養成為自己作業負責的好習慣,還可擴展到預習、復習、查閱資料、記筆記等方面。
著名哲學家黑格爾曾說:“錯誤本身乃是達到真理的一個必然環節?!闭n堂差錯是學生和教師在學與教的過程中產生的錯誤想法和行為。它是學生學習過程的產物,是真實課堂情境再現的重要內容。錯讓我們每個教師對數學教學有了新的思考,也讓我們進一步了解到學生的發展特點,錯是為了學生不再錯,所以讓我們坦誠面對、真誠接受學生在課堂上所展現出來的錯誤,把它當成是一種教學資源,因勢利導,開發學生的潛能,開啟學生的心智,煥發課堂的活力。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