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青霞
摘 要 近年來,高等教育的地位與作用不斷受到重視,應用型本科高校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是院校創新能力的指標。本文簡要分析了當下應用型本科高??萍汲晒D化現狀,并提出一系列策略實現創新2.0模式下新型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令高??萍汲晒粩啻龠M社會經濟進步。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高校 科技成果轉化 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G644?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9.10.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status and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and their ability to transform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s an indicator of innovation ability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s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puts forward a series of strategies to realize the evaluation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of new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under the mode of innovation 2.0, so as to make th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ntinuously promote social and economic progress.
Keywords applied-oriented undergraduate universities;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evaluation mechanism
1 應用型本科高??萍汲晒D化現狀
1.1 高校對科技成果轉化不重視
我國當下的創新2.0模式指的是,科技創新主體將實現從“產學研”至“政產學研用”的轉化,在此種背景下,能夠合理消化社會各領域的分工。在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視角下,創新2.0模式可以明確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與目標,將高校服務指向更加精準的市場定位,進而令國家教育資源合理分配,促進社會的發展。雖然當下的一些應用本科已經開始改革自身人才培養方案,對行業市場進行分析,并輔以相應的配套政策,開始大力鼓勵培養院校內的創新教育與創業精神。但是由于對科技成果轉化不重視,無法適應創新2.0的發展模式?;诋斍皯帽究聘咝?萍汲晒D化現狀來看,對于相關成果轉化的研究工作與評價體系建立并不完善,不利于應用本科高校的轉型,并且缺乏普遍適用性。對科技成果轉化缺乏重視導致難以進行深入系統的研究工作,進而令我國應用本科高校降低競爭意識。由于相關政策制定不到位,令部分高校忽視了對市場需求的理性分析,一些科研項目進行目的令其失去成果轉化價值,比如純粹為了職稱評比以及升職而進行的研究項目,從根源已經不具有成果轉化價值。
1.2 現有評價體系不完善
在創新2.0的發展模式之下,應用型高校應以鼓勵創新,強化科技成果轉化為為目的,進行科研項目研究。但是由于高校內現有的評價體系不完善,教師通常在教學與科研工作之間難以平衡,高校內對師資力量的投入不足,令科技成果轉化無法適應當下的創新2.0模式發展?,F有的評價體系具有一定普遍適用性,此種特性令科技成果轉化失去一定創新進取精神,令科研成果無法實現前沿應用。由此可見,應用本科高校內的科研工作與其成果轉化具有鮮明自身特點,當下不完善的評價體系,無法實現創新科研成果的轉化與適用。只有設置科學合理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才能促進創新科研工作的進行,激發成果轉化的積極性。
2創新2.0模式下應用型本科高??萍汲晒D化評價機制實現路徑
2.1 提升高校對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視
當前應用型本科應給予科研成果轉化足夠的重視,迎合創新2.0模式的發展理念,從定性與定量兩方面切入,完善科技成果評價體系。定性方面是指政策上的完善,政策作為轉化科研結果的重要因素,需要地方政府與高校配套的政策支持,保障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的建立,從根本上保證科技成果轉化價值。通過政府與高校的積極引導,能夠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領科研工作成果實現正向反饋。在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建立的過程中,應充分考察社會需要與市場動向,在創新2.0模式下,在科技成果轉化中應遵循以人為本的原則,令應用型高校更好的服務于地方經濟發展。對科研成果的轉化,可以向中小型企業對接,提升科技成果應用能力,以社會產業化需求為驅動力,滿足行業市場的創新性需要。定量方面是指院校內硬件設施的完善建設,完備的科研基礎設施對科技成果轉化尤為重要。院校內科研基礎設施是學術研究與學科融合的基地,是培養高科技人才的搖籃。資金投入力度決定了設施建設的質量,院校需要做長遠的資金投入計劃,并確保資金得到合理應用。在科研成果轉化過程中需要大量優秀的科研工作者,通常科研成果轉化過程具有一定復雜性,因此,評級體系的建立難以憑借一己之力完成,需要足夠的專業人才。在推廣營銷的過程當中,科研人員應具備一定策劃營銷策略的能力,并且推廣成果轉化方案,擴大科技成果的市場應用范圍。
2.2 科技成果轉化評價體系設計分析
評價體系設計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對科技成果進行考察研究。在科技成果評價體系中考察科研結果的先進性,研究其技術創新的價值,以及預估項目投入市場的應用程度。在對科研成果的參考過程中,需根據相關論文、專利以及著作進行項目指標考察。第二,建立科技成果轉化評價體系??己丝萍汲晒芊裨谑袌鲋袑崿F順利轉化,以及是否滿足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需要,應以用戶實際體驗為核心,建立合理的科研項目評價體系。科技成果轉化應以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為目的,將“產學研”的平臺服務情況作為主要參考指標,將社會效益及貢獻、橫向項目到校金額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率納入評價體系考核中。第三,評估整體項目評價結果的影響程度。在科研項目的評價體系中,可以采用層析分析法來指征不同指標的重要性,將各個類型的復雜項目問題劃分為不同層次,將項目指標重要程度設置為矩陣。[1]計算矩陣中的不同特征值,通過特征向量對科技成果轉化綜合性分析。避免傳統項目評價方法中專家主觀偏差性評估,在項目評價中將客觀意見與主觀評價統一。
2.3 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體系
在創新2.0模式發展背景下,應用型高校需要注重科技成果轉化的實效性,建立起具有正確導向作用的科技成果轉化體系。該種體系的建立除了參照相關論文以及項目申報專利以外,還需要充分掌握科研人員的能力與科技貢獻,同時引導科研人員將項目研發目標緊隨市場變化,令科技成果服務于現實生產,推動社會經濟發展。應用型高校要從被動轉化為主動,努力成為區域內高級技術人才的供給地,并且通過不斷調整學科與專業方向,全面對接地方區域優勢產業與科技發展,將科技創新工作作為項目研發的核心。高??萍紕撔麦w系是科技成果轉化工作的提供方,以及科技成果轉化的基礎,能夠科技成果轉化工作提供堅實的保障。[2]此外,創建完善的科研管理機制,從院校的制度層面全面保障科研人員自身利益,應作為創新科技成果轉化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其中可以包含對教師的績效考評、對科技成果的評價以及科研成果實際市場轉化率。
2.4 建立中小型企業需求系統
在我國的應用型本科高校中,其科技成果轉化很多是向企業生產系統的轉移。一直以來高校與企業之間的單向化轉移,對中小企業的發展無法起到實質性作用,難以發揮科技成果自身的價值。只有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周期,提高項目轉化效益,量科研工作緊貼企業的需求,才能在創新2.0模式下完成創新科研成果轉化。因此,高校內應建立起中小型企業需求系統,堅持以人為本的科研創新工作。中小型企業作為市場經濟中的活躍群體,具有科技創新的巨大能量,響應了行業市場內“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口號。近年來,國家已經不斷提出支持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企業在創新的過程中需要科技技術支撐,高校也需要落實科研成果轉化,所以二者開展有效合作,結合雙方的優勢,能夠從源頭上降低創新創業的風險。因此,院校建立起中小型企業需求系統,緊隨其實際發展需要,能夠實現科技成果的有效轉化,進而建立更加優化的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
2.5 創新科技成果服務平臺
近年來,我國對于高校的科技轉化成果已經逐漸重視,科技成果服務平臺也在不斷的完善與強化,有利于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的發展。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2018年9月6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將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以及大學科技園享受的免征房產稅、增值稅等優惠政策范圍擴大至省級,符合條件的眾創空間也可享受。[3]”由此可見,科技創新服務平臺的建立需要經濟與科技相結合,政策上的保障也尤為重要。高校在建立創新服務平臺時,需要充分了解企業與社會的需要,設置完善的高??萍继帯⒖萍甲稍儥C構以及信息中心等部門。創新服務平臺的功能應體現出多樣化,比如,制定相關科研政策并有效落實,將資源配置合理整合與利用??萍汲晒耐茝V工作應該與政府進行對接,安排相關管理人員帶領完成工作。高??萍汲晒D化評價機制需要借助創新服務平臺來了解企業所需,借助此平臺高校將更加明確科研目標。比如,在開發區或者街道成立科技服務中心,此類科技創新服務平臺懂得利用各種國家先進政策和保障,是應用型高校提升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媒介。科學的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需要科研項目自身不斷積累經驗、資源以及資本,高校內優質的技創新服務平臺可以將多方資源整合,令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更加完善。
3結論
綜上所述,我國應用本科在創新2.0模式的推動之下,建立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需要依據自身的發展特點,創建科技創新體系,并且立足于中小型企業的實際需要,革新科技服務平臺。只有打破傳統評價機制的弊端,提升高校執行能力,才能夠實現科學、準確的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建立。
基金項目:2018年度廣東省普通高校重點科研平臺和科研項目:廣東省普通高校青年創新人才類項目——“應用型大學產學研合作科研成果轉化的過程和模式研究”(項目編號:2018WQNCX223);
廣州工商學院2018年度科研項目“應用型大學轉型背景下科研成果轉移轉化的路徑探究”(項目編號:KA201816)
參考文獻
[1] 謝玲,帥輝明,朱俊,朱嫻.創新2.0模式下應用型本科高??萍汲晒D化實現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22):253.
[2] 謝玲,帥輝明,朱俊,朱嫻.創新2.0模式下應用型本科高校科技成果轉化評價機制研究[J].電子技術與軟件工程,2018(19):77-78.
[3] 王明浩,趙娟霞.應用型本科高?;诖髮W生科技成果轉化培養路徑探析[J].現代教育管理,2018(19):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