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夢嬌
摘 要:金家油田地處山東省桓臺縣,區域構造位置處于東營凹陷的西南邊緣斜坡帶上,花溝鼻狀構造的西翼,南靠魯西隆起,北臨正理莊油田。主要開發層系:沙一段、沙二段、沙三上、沙三中。整體構造形態呈南高北低的單斜,構造平緩,地層傾角5-7°。本文分析了區塊油藏地質特征,開發歷程以及現狀,對開發形勢和效果進行評價,并提出了下步工作方向。
關鍵詞:金家油田;油藏特征;開發現狀;下步工作方向
一、油藏地質特征
金家油田地處山東省桓臺縣,區域構造位置處于東營凹陷的西南邊緣斜坡帶上,花溝鼻狀構造的西翼,南靠魯西隆起,北臨正理莊油田。主要開發層系:沙一段、沙二段、沙三上、沙三中。整體構造形態呈南高北低的單斜,構造平緩,地層傾角5-7°。工區內發育4條斷層,其中②、③、④號斷層對油水分布起控制作用。沙一、沙二、沙三上砂巖類型相似,主要為長石巖屑砂巖、巖屑砂巖,少量巖屑長石砂巖。
沙三中主要為巖屑長石砂巖。上述砂巖均表現為:巖石成分成熟度和結構成熟度低,碎屑顆粒中巖屑、長石含量高,巖屑以巖漿巖、變質巖巖屑為主。巖石疏松,分選中等偏差,磨圓度以次棱狀為主,膠結物含量低??紫额愋鸵栽诪橹?。根據粒度分析,研究區砂巖以細砂為主。粒度中值沙二、沙三上略大,分別為0.272、0.278mm,沙一、沙三中次之。濱淺湖相沉積,儲層在工區西部相對較厚。曲流河沉積,儲層在工區西部、東部相對發育。儲層敏感性較強。沙一段油層主要在工區西部發育,平均厚度2.1m。沙二段油層大面積分布,主要發育在工區東、西部,平均厚度2.9m。沙三上油層大面積分布,主要發育在工區中南部,平均厚度6.8m。沙三中油層主要發育在工區東南部,平均厚度10.6m。
二、開發歷程以及現狀
]
油水井總井52口,油井47口,開井40口,采油速度0.3 %,采出程度4.7 %,日液水平144.6t,日油水平 56.5t。
三、開發形勢分析及效果評價
與2015.12月相對比,日液水平升高、日油水平穩定,綜合含水上升,(主要原因是開高含水井J9-4-X9 );動液面變淺(間開影響)。2016.6月與2015.12月對比:老井產量比較穩定,目前措施日增油1.6t。自然遞減1.3%、綜合遞減-4.7%。
金9塊邊底水不活躍,屬天然能量不足型。沙三上原始地層壓力8.17MPa,處于高部位井采出量高,無能量補充,地層壓力低;低部位井采出量低,受邊水影響,地層壓力變化不大。天然能量開發,動液面下降快(初期平均動液面493m,目前液面平均液面647m)。綜合考慮儲量、主力油層數目和物性因素,劃分三套開發層系。從平面上看厚度中心縱向上疊合程度較差,分三套開發層系使用一套井網進行開發。目前金9塊在老井基礎上采用反七點、反九點井網注水開發,與數模結果吻合。該井網目前已轉注油井5口,有9口油井待轉注。金9塊初期綜合含水12.5%,目前62.7%,其中21口井進入高含水期,占開井數的43.8%。
從含水分布圖上看,高含水井主要分布在構造低部位,主要影響因素為邊水錐進。沙三中初期日液61.2t,日油40.9t,含水33.2%,目前日液72.3t,日油24.1t,含水71.2%,其中含水上升較大井2口。
2011年分別在沙三上、沙三中各選取1口井開展注水試驗,注粘土穩定劑段塞預處理地層后注水。2015.12月,根據新編制的方案,選取沙三上3口油井轉注,截止目前5口注水井日注182m3,月注5453m3,月注采比1.26,累注采比0.19。
為加快完善注采井網,補充地層能量,2015年底沙三上3口油井轉注,對應9口生產井。目前注水油壓分別為4.2MPa、3.4MPa、3.1MPa,月注水2613m3,平均日注水量87.1m3/d,月注采比2.5,累注13318m3。
四、下步主要工作方向
1、分層加密井網,提高儲量控制程度
油井:8口,其中:老井:6口;新鉆:2口;水井:3口;其中:老井:1口;轉注:2口、
2、加快油井轉注,補充地層能量
待轉注井9口,依據地面工程完成時間加快轉注,補充地層能量。
3、加快層系歸位,提高注采對應率
共對38口油水井144個層進行層系歸位,層注采對應率88%,砂厚注采對應率91%,與目前相比提高近50%。
4、結合“三線四區”,進一步完善井組間開制度
金9-4-斜8井組開始實施間開,開1口低產低效井,產量基本穩定,日節省電量600KW·h。下一步將繼續優化間開制度,對其它井組進行間開。
5、結合“四化”平臺,落實單井基礎資料
金9塊采用水利射流泵投產,單井基礎資料落實不準確。下一步結合“四化”建設,利用流量儀落實單井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