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仙麗
摘 要:當前,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業的發展是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在我國的農業中,其農業種植存在很多的問題與缺陷,給生態環境、土壤和空氣質量帶來了許多不利的影響。因此,本文鑒于此開始著重分析農業種植的各因素給整個農業結構產生的影響。
關鍵詞:農業種植;種植結構;因素
1 農業種植因素導致的農業環境問題
1.1 不利于土地資源可持續發展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科學技術也得到很大的提高。而在農業種植方面中,傳統的種植方法無法適應如今的時代步伐,而當前基本上都是依靠化學肥料和化學藥劑來進行農田管理。但是,隨著農藥、化學肥料以及各化學藥劑的大量使用,以及在種植時沒有采取合理、科學的規劃,導致土壤出現嚴重的不良影響,例如,土壤肥力降低,鹽堿化加重等,無法使農作物進行正常的生產,同時也嚴重破壞了土地資源的可持續性。
1.2 影響作物品種多樣性
在進行土地種植規劃時,如果規劃的不科學、不合理,則無法使種植手段和技術充分發揮作用,進而就會使農業產品的品種受到一定的限制。另外,在農業種植過程中,如果任意的使用除草劑,就會使雜草不再懼怕藥物,從而導致農作物的生長會受到雜草帶來的不良影響。因此,種植因素的不規范化,一定會對農業產品的多樣性造成嚴重的影響。
1.3 對于農業環境可持續性的問題
在進行農業種植的過程中,需要著重關注的對象除了土壤之外,還需要對其他一系列的種植環境也要加強關注,要確保在種植過程中農業種植的環境可以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狀態。只有當農業種植環境的可持續得到有效的保障之后,農業產品才能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但是在實際的種植過程中,大多數的種植用戶為了使農作物快速生長,使用一些違禁的化學藥劑,不僅給種植的土壤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也使種植因素對農業產品的積極影響受到一定的威脅,同時,這也使農業產品的種植成本不斷增加,從而嚴重造成種植環境的損壞,形成惡性循環的農業種植的發展環境。
2 農業種植因素在農業種植結構中的影響
2.1 在農業種植土壤,作物方面
隨著我國農業領域的發展,各個農業方面的專家對農業種植的不斷深入研究,由此研究出了一種全新的土壤保護技術,采取提升原有土壤中微生物活性的方法,來不斷加強土壤自身的調節能力,從而使土壤自身的肥沃程度得到有效提高。同時,在充分利用農業種植因素的時候,為了防止土壤氧化和結塊等問題的出現,在選擇材料時使用降解的材料。此外,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也可以合理搭配一些具有促進生長作用的營養元素,從而可以加快農作物的生長,并提高其抗倒伏性。
2.2 在結合農業新科技方面
農業想要可持續的發展下去,也是需要面臨改革和創新的問題,這就需要充分把合理的生產模式與科學力量充分結合,共同對種植技術進行全面的創新,另外,對于農業基礎設施的建設也要大力的加強與完善,為農業種植戶提供一個良好的培訓機會。如今,我國的農業已經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是,在我國發展緩慢的地區,依然還存在著農業機械化發展得不到全面的實施現象,同時也有部分的農業種植戶對農業的機械化不能接受,由此就導致農業的發展受到一定的限制。
2.3 在農業種植可持續方面
隨著農業種植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充分意識到在農業種植中保持可持續發展的狀態是非常重要的。而也有大部分的種植用戶開始主動學習、了解有關農業種植方面的知識,這對于改善農業種植的生態環境有著很強烈的影響作用,對于實現農業種植可持續發展有著很大的幫助。由此可見,目前我國的農業種植最需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如何保持農業種植的可持續發展,從而使農業產品的產量得到一定的保障。
3 如何有效利用農業種植因素
3.1 土壤保健技術
當前對于農業發展的要求而言,要充分分析農業種植產品自身存在的特點,并進行合理的規劃,大量引進一些有利于農業種植發展的技術,可以保證土壤具有穩定的肥沃和生產力。在農業種植過程中,還需要重點關注土壤的保健技術,以此可以保證穩定的土壤質量,進而可以提高農產品的生產力。而對于土壤保健技術層面來看,可以把培育膠體復合物大量用于土壤板結方面來實現。此外,還需要定期的對土壤進行翻新,通過改善土壤結構的方式,以科學化、合理化的方式來管理土壤。
3.2 通過良種良法配套
農業的發展也應該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在農業發展過程中需要與現代科學技術進行緊密的結合,對農業種植結構進行優化完善,而其中較為重要的就是土壤肥料這一部分。在農業種植過程中仍然需要注意的就是要保證低成本的投入,同時還要保證農作物的高產,因此,這就需要在農業種植結構方面加強研究,加強對農業種植技術的改革創新。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掘基因潛力,同時,對整個農業種植環節實現農業種植的標準化、合理化以及科學化,保障農業種植產品的質量得到一定的提高。
3.3 注重抵御自然災害
保證農業種植的另一重要因素就是灌溉方面以及自然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在種植過程中應該將該區域的灌溉工程完善,保證能夠為農業種植提供必要的水分,同時,還應該在種植的過程中使用一些有機肥料和與提供一些與農業種植產品相關的營養元素,改善農業種植產品的生長,對于其基礎設施也應該進一步完善,自然災害是農業種植產品生產過程中的重要天敵,對農作物的生長以及產量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應該重點考慮到自然災害對其產生的影響,將抵御自然災害放在考慮的首要位置。
3.4 加強對農業技術的控制
相關的農業部門應該加強對農業種植技術和方法的推廣,同時普及農業種植方面的知識,從而實現農業種植的現代化、標準化以及機械化,另外,需要使用合理的農業技術,對農業種植產品進行科學性的管理,調整其中所需要的各因素,保證每一項因素盡量趨向合理化。在對玉米進行種植的時候,要注意對土地資源進行合理的規劃,做到不浪費每一寸土地資源,而在玉米種植的間隙之間還可以一些其他農作物,實現混種;水稻種植過程中則可以利用良種配套的方法,或者是種植一些高產量的雜交水稻,同時利用現代的先進技術促進農業結構的完善在農作物種植中需要利用相關的農業技術對其中的土壤因素以及其他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從而提高農業產品的產量以及競爭力度。
4 結語
本文通過論述農業種植各因素在農業結構中的影響充分了解到,在利用農業種植各因素時,則發現農業種植的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嚴重的破壞,并對農業種植的結構產生了嚴重的影響。由此可見,現代農業的發展必須要走向可持續發展的道路,這樣才可以充分保證農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得到穩定。而面對個因素對農業種植結構的影響問題時,則需要采取一些預防辦法來制止不良影響造成農業種植環境的破壞??傊?,在農業種植的過程中,要學會因地制宜,根據實際的種植環境情況來選擇合適的養料以及方法,從而可以有效提高農業產品的產量和質量。
參考文獻:
[1]陳繼俠.農業種植各因素在農業種植結構中的影響分析[J].農業與技術,2015(11):101-105.
[2]陶垠宇.農業種植各因素在農業種植結構中的影響[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5,(9):57-57.
[3]于艷華.農業種植各因素在農業種植結構中的影響[J].北京農業,2014,(33):296-296.
[4]李威.分析農業種植各因素在農業種植結構中的影響[J].農民致富之友,2014,(14):57-57.
[5]孫松平.農藥精確施用機械智能決策支持系統研究.南京林業大學,2009(3):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