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功勝
摘 要:本文高山峽谷地區選擇的涼山州木里縣,該區域為典型的高山峽谷地區,因此具有良好的研究價值。在文中對木里縣的森林防火現狀進行介紹,也對出現森林火災的原因進行闡述,并針對森林防火現狀與出現火災的原因提出相關的對策,為高山峽谷地區森林防火工作提供一些參考意見。2019年3月30日,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對人們的人身安全與財產安全造成極大損失與影響,同時在救火過程中也有31名消防戰士和地方撲火人員犧牲。這就使得對高山峽谷地區森林防火工作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也對森林資源的保護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要對高山峽谷地區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進行研究,這樣才能防患于未然,提高當地森林防火工作整體水平,降低發生火災的概率。
關鍵詞:高山峽谷地區;森林防火;現狀及對策
四川省涼山州木里縣發生森林火災后的每時每刻都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也讓人們再一次看到人類在火災面前的弱小。尤其是高山峽谷地區森林極易出現火災,這就要求對該區域的防火工作現狀進行分析,進而制定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從而提高當地的防火工作效率與質量,這樣才能保證人民的人身與財產安全。
1高山峽谷地區概述
本文選擇的高山峽谷地區為涼山州木里縣,木里縣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境內地形起伏大,山高谷深,地形復雜,相對高差懸殊,河川縱橫,屬于典型的高山峽谷地區。氣候屬北半球亞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具有明顯的干濕季節,年平均氣溫為11.5℃,年平均日照時數在2302.9h以上,年平均無霜期為209天,年平均降雨量在818.2mm(降水集中在每年雨季的6~10月,其降水量占全年86﹪)。木里縣的森林資源十分豐富,根據2018年二調數據,全縣總面積132.22萬公頃,林業用地達到102.75萬公頃,活立木總蓄積14855.68萬立方米,森林覆蓋率69.86%。木里高山峽谷林區是長江上游重點水源涵養區,是生物多樣性富集區,是全國典型的生態脆弱區。由于其獨特的地形和獨特的山地小氣候,特別是獨特的生態系統,在森林防火中具有其獨特的特點,給森林防火的預防、監測、撲救等造成極大困難。
2高山峽谷地區森林防火現狀
2.1火源難以控制
由于該區域是少數民族活動和交融的地方。大多數居民都在山腰建房居住在山邊林緣開荒種地,生產方式落后。加之農戶取暖、做飯、上墳燒紙、宗教用火等。致使發生火災的危險性大大增加,而且隨著該地區旅游的快速發展,為野外火源的管理又增加了難度,隨著經濟建設的深入進入林區生產或林區建設,加大了發生森林火災的潛在危險性。
2.2林內可燃物增加,火災隱患突顯
木里縣屬于亞熱帶植物區系,區域內植物生長較為旺盛。植被主要有針葉林與闊葉林,其中針葉林占到80%,闊葉林占到20%,在森林面積不斷增加的過程中,林中可燃物也在增加。尤其是對農村取火結構進行調整之后,對林內的柴火需求大大降低,這就使得林中的可燃物不斷增加。由于可燃物的增加,對當地林業防火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2.3氣候較為溫暖,火險指數較高
木里縣屬于典型的干熱河谷地區,水熱分布不均,干濕季節較為明顯,一般雨季出現在6-10月份,旱季則在1-5月份,在旱季很少出現降雨。這些年受到全球氣候變暖,各種極端天氣出現的影響,木里縣森林出現火災的概率不斷增加。同時由于在森林中林木的砍伐較多,并且在可燃物的不斷堆積中,使得火險等級不斷提高。
2.4經濟活動頻繁,火源管控難度較大
由于木里縣森林資源十分豐富,這就使得在林內的經濟活動較為頻繁[1]。第一,農民玉米秸稈、雜草的焚燒過程中,使得火源難以管控;第二,人們傳統的上墳燒紙、燃放爆竹等行為,也造成火源的難以管控;第三,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森林的開發與旅游日益頻繁,這就使得人們攜帶的火源管控力度增加;第四,政府水電廠等各種工業設施的建立。
2.5交通不便,難以實現“打早、打小、打了”
高山峽谷區多分布在人煙稀少的無人區,溝谷相間,交通不便,林區道路密度低,為滅火隊員到達火災現場增添了極大地困難。據多年的統計,該區域森林火災大多發生在海拔較高的山區,距離公路較遠,往往發現森林火災后,撲火人員趕到火災現場少則幾小時,多則十多個小時,既消耗了體力,又耽誤了滅火的最佳時機。以我國實現“打早、打小、打了”的目標相違背。
2.6地形復雜撲救困難易造成人員傷亡
該區山高坡陡地形復雜林火多發生在懸崖峭壁地帶,在滅火的同時易造成摔傷,滾石砸傷等,滅火隊員在撲火時容易發生爆燃引起傷亡。由于長期積累的地表可燃物燃燒猛烈,往往形成樹冠火,撲救工作更加艱難很難體現我國森林防火中以人為本的理念。
2.7林區通訊條件差
該區位于邊遠地帶人煙稀少,通訊條件差大多數地方都是通訊盲區。在這種情況下當地村民發現火災也難以上報。
2.8森林航空消防設施應用受到限制
由于該區域海拔較高空氣相對稀薄在此地區進行航空消防作業,對飛機機型要求較高。現有資料顯示,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或地區在平均海拔高度2000米以上的林區進行航空直接滅火,因此開展森林航空消防工作的難度和任務之艱巨。
3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
引發森林火災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第一,農民焚燒秸稈、雜草等行為;第二,吸煙者、上墳等行為,同時還有在森林中游玩的人群引發的火災;第三,一部分火災是由特殊人群造成的,比如精神病患者等;第四,自然火(雷擊火)。
4高山峽谷地區森林防火對策
4.1統籌兼顧,綜合防治森林火災
第一,基層單位的防火責任要嚴格落實,建立健全責任追究體系。在政府的牽頭下建立健全森林防火機制,同時也要積極落實責任追究體系[2]。同時公安、檢查院等部門也要積極制定防火措施,加大執法力度,加強對縱火者的懲罰力度。第二,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基層單位要積極向上級單位匯報防火情況,加大對綜合治理工程項目資金的爭取。在綜合治理工程實施過程中,要加強對森林監測、預報、交融發等設施的建立與完善,不斷提升綜合防控能力。第三,健全森林防火機構。從縣到鄉鎮要建立起森林防火指揮辦公室,并嚴格落實人事編制,經費由專門的人員進行管理,保證機構內人員的穩定。第四,加大對森林防火工作的資金投入。這些年森林防火難度在不斷增加,這就要求要不斷增加經費投入,保證森林防火工作的有序開展。
4.2創新機制,分類管理野外火源
第一,加強非防火時期的利用。火災的出現一般集中在1-6月份,在這個時期人們的民俗活動較為頻繁,這就要起在這個時期內要不斷加強宣傳,保證人們能夠綠色祭祀,在人們的活動中要對火源的使用進行規范[3]。在人們焚燒秸稈等作物過程過呢中,一定要安排農民進行合理用火,并且在焚燒完秸稈之后做好滅火措施。第二,嚴格執行野外用火審批制度。由于林區的地勢與自然環境因素,在用火審批上一定要嚴格,并且在距離林帶200m的范圍內不允許進行用火等行為,堅決禁止在林區內吸煙、燃燒煙花爆竹等。第三,加強宣傳教育。基層單位要做好宣傳教育工作,尤其是要加強對老人與小孩的宣傳教育,保證這部分人群能夠安全、科學、合理用火。
4.3加強營林防火措施,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
第一,轉變傳統的營林方式,在營林工作中積極結合森林防火工作,對森林的組成結構進行合理配置,提高森林防火性能;第二,在火災多發地帶種植核桃、榿木等闊葉林樹種,通過生物方式降低或者阻隔火災的蔓延;第三,在火災重點區域減少森林物質基礎,優化森林的生態環境[4]。
4.4森林防火應急隊伍的建立,提升防火撲火力量
第一,加強縣、鄉鎮、村級森林防火應急隊伍的建立。在每一個行政村建立起村級防火撲火隊伍,每個行政村隊伍在50人以上,100人以下,并發放迷彩服與電筒等相關設備;縣級防火應急隊伍的人數也要組建人數在50人以上的隊伍,這樣才能不斷提升防火撲火力量。第二,提升應急能力。為提升防火撲火能力,就要不斷提升森林防火應急隊伍的能力,這就要求積極開展專業的培訓與演練,不斷提高安全意識。第三,嚴格落實工作經費,保證森林防火應急隊伍的各項工作開展能夠得到保障。
4.5發展大型飛機森林防空消防
針對該地區的地形特點引進大型直升機充分的發揮森林航空消防的優勢。一是快速大量運送滅火隊員到火災現場,讓滅火隊員實現森林火災的“打早、打小、打了”,二是使用大型飛機利用水庫運水進行現場滅火。
4.6加強運用人工增雨技術
由于該區垂直高差大,森林覆蓋率高,河流徑流量大,一旦發生森林火災空氣受熱上升,熱對流顯著且水分大,為實施人工增雨創造了優越條件,由氣象部門根據當時云層情況直接進行人工增雨。
5結語
高山峽谷地區森林極易出現火災,因此就要對該區域內的森林防火現狀進行分析,本文以木里縣為案例進行研究,并對防火現狀進行總結。通過分析發現需要通過統籌兼顧,綜合防治森林火災、創新機制,分類管理野外火源、加強營林防火措施,提高森林自身的防火性能、森林防火應急隊伍的建立,提升防火撲火力量等多種措施提升高山峽谷地區森林防火工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楊光, 寧吉彬, 舒立福,等. 黑龍江大興安嶺衛星熱點預報森林火災準確性研究[J]. 北京林業大學學報, 2017, 39(12):1-9.
[2]潘濤, 彭檢貴, 鄒澤林,等. 廣西九萬山森林重點火險區現狀及綜合治理措施[J]. 中南林業調查規劃, 2017, 36(2):30-32.
[3]白靈. 淺析烏蘭察布市森林火災現狀及綜合治理措施[J]. 內蒙古林業調查設計, 2017, 40(2):59-60.
[4]龐冬鵬, 白雪冰, 白子紅. 淺談實施天保工程實現林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J]. 農業與技術, 2017, 37(18):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