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本甫 蓋建功 張瀟
摘 要:環境監測對于一個地區來說意義重大,它對于個人的身體健康、交通出行以及地區的發展來說都很重要。那么為了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就要及時解決它存在的問題,以使效用發揮最大。基層的環境監測站由于其資源不對稱在實際的監測過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本文在闡述基層環境監測技術的作用后,著重分析其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為基層的環境監測工作的順利進行提供幫助。
關鍵詞:基層環境監測技術;問題與對策;空氣質量
環境監測包括兩個部分,即監視和測定,有時還包括預測。這兩個部分有一個出了差錯都會影響整體的監測工作,因此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把好關。基層檢測站的基礎條件與技術等不如城市的監測站,硬件條件不足,加之基層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專業素養較欠缺,也使得實際的工作存在諸多漏洞。找到問題解決之,則使整體工作有條不紊。
一、基層環境監測技術的作用
(一)及時反應環境存在的問題
環境監測技術里的第一部分“監視”可以通過化學監測、物理監測以及生態監測等及時反應環境存在的問題,以便及時解決降低危害。環境監測的內容不只限于人們腦海中的空氣質量的監測,它還有關于噪聲的監測、地表水的監測等。
對于基層環境監測站來說,重要的一環則是對于山火的防治,農民在田地里燃燒秸稈,產生的煙塵會通過遙感系統反映出來,及時地加以控制會防止山火的發生。若河水遭受污染,及時監測到污染源也可以降低污水對人們身體健康的危害。
(二)預測環境問題
環境監測技術里的第二個部分是“測定”“預測”,秸稈焚燒的集中時間點、沙塵暴的活動軌跡、城市噪聲污染的高發時間段等都可以通過一定的技術預測出來,這樣可以降低這些環境問題對基層百姓生產生活的危害。
環境問題多與人類活動有關,因此預測環境問題是有一定規律性的,再結合數據分析,會使環境問題發現地更早一些。比如一個區域的沙塵暴多發于哪幾個月份,農民大概在哪個時期會有燃燒秸稈的舉動或者哪些企業會出現噪聲污染的現象,都可以通過監測到的數據推算出來。
(三)保護環境,造福百姓
環境監測的目的是為了監測出各類環境污染,那么與之對應的意義也就是針對發現的問題解決后體現的好處。基層環境監測站對于城市里的環境監測站來說有不同,其意義也自然不同。基層環境監測站所處的地方多為縣域,有山有水有樹林,那么污染源以及環境問題也就多,且規律性不易找到。如果監測出了環境問題并解決其意義有以下兩方面,其一是使自然環境得到改善,綠水青山得到保護,其二是深受環境問題困擾的百姓得到了幫助,其身體遭受的危害會得到降低。
二、基層環境監測技術現存的問題
(一)數據更新不及時
基層環境監測站由于資源不對稱這一缺陷,檢測站中的監測機器可能存在數據監測不及時這一問題。機器與技術的欠缺使得在實際的監測過程中獲得信息速度慢、預測的不準確等。
且基層監測站的監測地多為農村或者城市的郊區等。若信息獲取不及時很可能會使一些后果難以彌補。如農村的燃燒秸稈,排放污水,沙塵暴等。這些問題一旦發生危害性都是很大的,不只是破壞了環境這么輕微,因此數據更新對于監測站的監測工作還是尤為重要的。
(二)監測的臨時性
監測的臨時性指監測站的工作不連續,只是為了監測而監測,而沒有將監視和預測很好地結合起來,導致信息的不完整,在日后的監測過程中也是缺陷盡出。或體現在為了應對監測任務反應監測數據而監測,只選取空氣質量好的地點進行監測以完成環境的評價。這會使得當地真實的環境質量沒有得到如實地反應,也會使得環境問題沒有得到反應和解決。比如,一個縣域的空氣質量整體上不佳,一個月只有幾天是空氣質量良好的情況,而當地在發布監測情況時卻謊報空氣質量,使得當地居民一直受污染,身體健康受到威脅。這也會加劇當地居民與監測站的矛盾。
(三)技術缺乏
前面提到了環境監測技術分為物理監測、化學監測以及生物監測。那么有的基層檢測站是不具備這些監測技術的。在實際的監測過程中也會使監測數據單一,無法體現全面的監測數據。在分析和預測的過程中也會出現諸多問題。
以監測環境噪聲污染為例,噪聲是屬于暫時性的,如果發出噪聲的源頭停止那么噪聲也隨之停止。以一個縣城的工業企業為例,如果這個工業企業是以生產零部件為主,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會有一個時間段生產的分貝超過了規范生產的要求,而當地的基層環境監測站又沒有監測出來,對于企業的工人來說,會有身體上的折磨,對于附近的居民來說,又是影響正常生活的。因此技術缺乏在很大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正常的監測活動,也帶來了不利影響。
三、解決基層環境檢測技術問題的對策
(一)提高基層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的素質
前面提到了一些基層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存在技術能力缺乏、專業素質較低等情況。那么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努力提高基層環境監測站工作人員的素質。
可針對兩個方面進行,一個是針對已有的工作人員的素質的提高,另一個是引進新的專業素質過硬的技術人員。基層環境監測站的重要性不容小視,因此在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要求上也應該嚴格。
在一定程度上來說,引入新的專業技術人員的效果會更好。因為專業工作人員的工作方法在具體實踐中已經形成了一些模式,單純地想提高其工作素質不是易事。但是引入新的工作人員對先來的工作人員會有警醒和指導作用。
(二)學習城市環境監測站的技術
基層環境監測站可能在技術、管理等方面是比較缺乏的,那么應該針對弱項有所突破。要學習城市的環境監測站的技術,學習其先進的管理經驗與分析手段。
比如在新的電子設備的利用上,及時地儲存數據更新數據,及時對環境問題做出預測,及時向監測站周圍的百姓傳達一些環境問題的預防知識等。要讓數據發揮其最大的效用。
城市環境監測技術存在問題可以得到及時的糾正,其技術存在很多先進的地方。那么基層環境監測技術在其指導下會得到提升,且城市里空氣污染問題比較突出,如何及時收集數據并對其進行分析體現了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基層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也要學習其專業精神。
(三)設立基層環境監測站的監督機制
在基層環境監測技術中有一個問題是監測的臨時性,更準確也可以說是監測的應付性。那么為了讓監測站的工作人員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應該設立一個監督機制,由內而外的監督機制。內部實行工作人員共同監督責任制,以保證其可以按時完成監測工作,保質保量地完成工作。當地的百姓也可以根據監測站的傳遞信息的頻率和質量對其工作做出評價。
具體操作流程如下:一個基層監測站里有三個主要監測人員A,B,C。A、B、C每個月都要上交關于對方的工作狀態評價。ABC三人的工作可能有交叉,也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工作內容,如A監測空氣質量,B監測河流水質,C通過遙感監測森林的煙塵。三人每天都要完成工作數據的記錄,并互相簽字。D是當地百姓的統稱,若B發現了河流或者空氣質量的問題時可以及時通過每個月的評價單進行反饋。
(四)不定期抽查基層環境工作站的監測數據
這一解決辦法其實與監督機制是相呼應的。內外監督可以使工作人員的工作態度得到改善,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可以更加認真仔細。那么不定期抽查監測數據,可以及時反應當地的環境情況,也可以被專業的技術人員看出監測設備是否存在問題,監測數據是否準確等。
基層環境監測技術由于受各方面的影響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肯定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那么及時地發現這些問題并找到對策進行解決才是最重要的。在我國越來越重視生態環境建設的步伐下,對于基層的環境監測站,更應該認真監測。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保護好我們的綠水青山。
參考文獻:
[1]但德忠.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與發展[J]. 中國測試技術,2005.
[2]卞艷. 淺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與發展[J]. 化工管理,2014.
[3]趙苗苗. 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和發展策略探究[J]. 資源節約與環保,2014,(7):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