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波 王靈杰
摘 要:對于煤礦開采工程來說,測量工作是十分重要的,測量的準確性直接對生產的安全性造成影響,因此提升煤礦測量精確度是當前煤礦行業需要關注的重點內容。本文結合具體工程,對礦山測量系統在井下巷道貫通中的應用問題進行研究。
關鍵詞:礦山測量系統;井下巷道貫通;
引言:
煤礦一直以來都是我國能源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還將持續發揮作用。安全、高效的開采是現代煤礦企業開展生產經營活動最需要注意的問題,在煤礦開采過程中,貫通測量屬于關鍵環節,如果貫通測量的精確度不高,就會導致巷道貫通出現偏差,從而引發巷道損壞和一系列安全問題。測量尺和光學儀器是煤礦行業進行貫通測量是最常使用的工具,但是這些工具存在精確度低、任務量大等問題,已經不能滿足當前日趨復雜的井下施工環境要求。隨著新技術和新理念的出現,當前GPS技術已經開始廣泛應用于煤礦貫通測量工作中,并有效提升了巷道貫通測量的精確度。
一、工程概況
本次研究的礦井實際生產能力是161萬t/a,行人和總回風是該礦井回風立井的主要用途,在礦井生產后期,能夠對回風立井進行改造升級,成為副井筒,井筒斷面形狀設計為圓形,井下開口設計在+988米水平,井深533米,并經過一個坡度約為25度的下山斜巷,同三采取區回風石門相接。從三采區回風石門的位置上向回風井的方向進行同時施工,在接近+988米水平平向大約掘進0.75米,然后停止施工,其余的米數借助對向貫通來實現。
二、GPS 布網的布設與觀測
(一) GPS 布網
由于三角形具有較高的穩定性,因此將礦井的GPS網絡布局成三角網的形狀,并且也能為各個觀測點進行數據校驗提供方便。采用該方法進行布設的優勢就是:能根據網絡中相鄰點之間基線的經度的均勻分布,來更好對數據進行收集和處理。本次研究共設置了20個觀測點,形成四等GPS控制網,在所有觀測點中有3個已知點,其余17個為未知點。GPS網格的平均邊長為1.5千米,其中最長邊長為3千米,最短為0.6千米,能夠組成53個最小三角形同步環,65個異步環。該網格有31條獨立的基站,有15條為必要觀測基站,滿足相關標準的要求。
(二)觀測
在實施外業測量工作時,需要使用四臺GPS接收機對測量信號進行接收,GPS型號為北極星9600。同時需要對GPS接收點進行定時測量,每間隔一小時以上就要完成一次測量任務,但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GPS 測量的精確度可能受測量時間的影響,因此在測量時需適當調整接收機天線的高度,在對接收點實施測量的前后一段時間,還要測量天線的高度,保證精確度在毫米級。天線高度的誤差不能超過3毫米,最終數據取兩次測量的平均值。在第對數據進行觀測時,需要隨時檢查衛星歷元數,若發現數據異常,就要聯系其他儀器,根據具體情況延長測量時間,保證最終測量結果的準確性。本次在對礦井外業進行測量時,礦井使用的接收機能夠正常工作,信號接收方面也較為穩定,衛星數量都超過5顆,多于規定的4顆;接收器點位集合的圖形可以較清晰的展示出來,圖形強度因子低于6,并且野外觀察效果較好,為后期工作提供了便利。
三、貫通方案設計
回風井的貫通是本次研究的礦井的大型貫通工程,因此回風井的貫通精度直接對礦井的后期生產能力造成影響。在預計好回風立井的貫通誤差后,需要結合礦井實情,以礦井和灌漿站作為起點,順著副井,經過回風下山設置七級復測支導線,并對支導線進行復測。本次測量使用尼康 531-E全站儀[1]。為了提升井筒測量的準確性,消除測量誤差,在1050車場的測量點也布置七級導線,以與回風立井距離較近的觀測點為起點,選擇一點布設五級閉合導線,并做好平差工作。
四、井筒施工時期的測量工作內容
(一)中心線測設
根據回風立井周圍情況的特點,結合五級導線的布線要求布設導線,并設置井筒十字線,形成十字基點,對每個基礎點的坐標進行準確測量。參考井筒十字基點,將井筒的中心線標注出來,并確定井口與中心位置的標高。要將下線中心孔牢固焊接在井口風口盤上。中心線選擇直徑為1.4毫米的質量較高的鍍鋅鋼絲繩,繩子下段需要懸掛質量為30千克左右的重錘,根據井筒深度增減重錘重量,通常情況下,井筒深度達到五十米時需要將重錘質量控制為五十千克,在油桶上放置重錘,避免因重錘擺動而影響測量結果的準確性[2]。在對井下回風巷進行施工時,需要沿井筒方向,以十字基點為起點,在地面上懸掛兩個鋼絲繩,采用擺動投點的方法固定鋼絲繩,這樣可以對總回風巷的施工方向進行指示。
(二)檢測井筒施工標高
按照之前設計的測量方案要求在近井點位置上設置標高,要參照四等水準儀的標準要求測定標高,獲得十字點的標高,并將該標準作為井上下對照的基準。在對井下的硐室進行施工時,需要將這一標高傳導到封盤口的位置上,然后使用鋼尺把標高導入到目標硐室,對硐室標高進行有效控制。
(三)井底硐室的測量
參考設計好的貫通方案,需要組建一支技術團隊對硐室進行測量。測量儀器使用尼康 DTM-531E 全站儀。為了提升測量的準確性,在正式測量之前需要對儀器進行標準化校驗,并且嚴格測定測量現場的溫度和氣壓等環境參數,保證基本參數準確,為邊長測量的準確性提供保障。在礦井停產檢修時,從副井筒開始,需要向三采區回風石門的方向引入七級導線。同時,為了防止在測量過程中由于風的原因而在此測量誤差,需要在1050車場段與礦井地面之間的點位上布置巷道底板和前后視棱鏡基座,并且按照標準化要求進行對中操作,分別將七級閉合導線布置在三采區的回風石門上、軌道下山處和回風處,在巷道頂板上布設點位,并使用紅色油漆進行標識[3]。
五、結語
綜上所述,本次研究的工程巷道是比較復雜的貫通測量項目,一共布設了4524米長的導線,并且布設了42個觀測點。貫通測量的預期高程誤差為0.15米,中線誤差為0.2米,實際高程誤差為0.05米,中線誤差為0.081米。預期貫通導線相對閉合差是0.00125,實際為0.00003。貫通巷道的閉合差縱軸與橫軸方向分別是0.55米和0.047米。通過對以上數據進行分析可以發現,本次巷道貫通精度相對較高,誤差在允許的誤差范圍內。實踐表明,在對礦山巷道貫通情況進行測量時,使用井下全站儀和GPS控制網,能夠有效提升測量的準確度,提高工作效率。
參考文獻:
[1] 張賢名,劉新普.PC6B 型潮式砼噴射機摩擦板的研究[J].礦山機械,2001 ,(12):20 - 21.
[2] 王慶東,楊景旺,李竹梅.混凝土噴射機自動除塵系統的設計[J].礦山機械,2010 ,(21):25 - 27.
[3] 郭勝均.礦用氣動濕式孔口除塵器的研發及應用[J].煤炭科學技術,2012,(05):74 -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