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波 車振龍 孫玉東
摘 要:單面焊雙面成形操作技術是采用普通焊條,以特殊的操作方法,在坡口的正面,焊后保證坡口正反兩面都能得到的一種操作方法。焊接工藝技術中板對接立焊單面焊雙面成形技術操作是手工電弧焊接技術中難度較大的一種,根據多年生產實踐摸索總結出了的板對接立焊焊接操作方法。
關鍵詞:手工電弧焊;板對接;焊條角度;技術手法
立焊操作比平焊操作要困難些,在重力作用下,焊條熔化形成的熔滴及熔池中熔化金屬要向下淌,這就使焊縫成形困難,焊縫成形也不如平焊美觀易下淌形成焊瘤、焊縫兩側形成咬邊。溫度過低時易產生夾渣,反面易形成未焊透、焊瘤等缺陷,造成焊縫成形困難。熔池的溫度是不易直接判明的,但它和熔池的形狀和大小有關,因此在焊接過程中,尤其是第一層的焊接極易出現;背面透過焊肉過多或不足、表面凹凸不平、焊縫中存在氣孔、夾渣、接頭處發生縮孔、燒穿、焊瘤等焊接缺陷。要提高對接立焊技術水平,需要注意一下幾點:
一、打底層焊接
焊縫根部的打底焊是保證焊接質量和背面成型的一個關鍵。打底焊按焊條直徑φ3.2㎜,采用滅弧法進行焊接,焊接電流為80~90度。立焊滅弧頻率比平焊稍慢,每分鐘40~50次,焊接時的停留時間稍長,所以立焊時絎縫厚度比平焊厚。打底焊接時由下端開始施焊,焊條角度大約70~80度,采用一點擊穿焊,在點固點下方引燃電弧順點焊點向根部進行預熱熔化,聽到電弧穿透坡口而發出的“撲撲”聲,看到熔孔、形成熔池,立即提起焊條熄滅電弧。滅弧要用手腕的靈活性,每一次都干凈利落地將電弧熄滅,使熔池有瞬時凝固的機會。滅弧時明顯看到被擊穿的鈍邊所形成的熔孔,立焊的熔孔約0.5~1mm,熔孔大小與背面成型緊緊相關,熔孔過大背面很容易形成焊瘤,反之沒有熔孔背面往往未焊透,操作時要求保持熔孔大小均勻,這樣才可以保證坡口根部熔透均勻,背面焊道飽滿,寬窄高低均勻。
打底換焊條接頭時,每次都要把接頭部位藥皮清理干凈,將起焊點打磨成斜口,在坡口內距離焊接處10—20 mm處從新引燃電弧,到90度時伸入焊縫中心左右稍加擺動,并同時向下壓一下電弧,聽到“撲撲”聲,形成熔孔,立即滅弧,使焊條電弧伸入焊縫根部,形成溶孔立即滅弧。然后與第一根焊條打底焊法相同,每一動作都要精神集中,注意觀察熔孔的輪廓和兩側被熔化的缺口,坡口根部熔化的缺口,只有當電弧移到另一側的時候方可看到,發現鈍邊未熔合好稍微往下代點電弧,才能達到熔合良好,每次滅弧時間控制在熔池尚有三分之一未凝固就從新引弧。
收弧時,應注意每根焊條只剩80~100mm長時,焊條由于過熱,熔化加快,這時滅弧時間應增長,使熔池有瞬時凝固,以防高溫熔池運條下墜形成焊瘤。當焊條只剩30~40mm時準備做滅弧動作,將熔池某側連續滴二三下,使其熔池達到緩慢降溫目的,這樣可防止焊道正面和背面產生縮孔及弧坑裂紋等缺陷。
二、填充層焊接
第二層填充層焊接時焊波平正。填充層按焊條直徑φ4.0㎜,采用直流反接,較大電流,目的是為了吹出焊道夾渣,保證焊縫質量;焊接電流為130~140A,焊條角度大約在70~80度,采用鋸齒形運條法,利用焊條角度,電弧長短,焊接速度和坡口內兩側停留時間來控制熔池溫度。使兩側良好熔合,并保證扁圓形熔池外形。
第三層焊接時,焊接電流為120~130A,不要破壞坡口邊緣,留1mm左右的深度,使整條填充焊道平整。深度以上坡口邊緣為基準線,給蓋面打下基礎,采用左右擺動一般情況下坡口兩側稍微多停一下,使坡口邊緣熔化1~2㎜,并保證熔池及坡口兩側溫度均衡,主要觀察熔池形狀,把熔池控制成月牙型,熔池多的一面少停留,少的一面多停留,邊施焊邊計算焊縫高度和寬度。因立焊的焊肉比平焊厚,注意觀察熔池形狀及焊肉的厚度,若熔池的下部邊緣由平緩邊下凸,說明熔池溫度過高,這時應縮短電弧燃燒時間,延長滅弧時間來降低熔池溫度。更換焊條前必須填滿弧坑,以防止出現弧坑裂紋。
三、蓋面層焊接
蓋面焊時可采用月牙形或鋸齒形運條法,運條要穩,注意在焊道中間速度要稍快,在坡口兩側邊緣要稍作停留,目的是為了防止產生咬邊。工藝規范為焊條直徑φ4.0㎜,焊接電流為110~120A,焊條角度均應保持70~80度左右,焊條左右擺動,使坡口邊緣熔化1~2㎜,兩側稍微停頓。但焊條從一側到另一側時,中間的電弧稍抬一下,觀察整個熔池形狀。如果熔池呈扁平橢圓形,說明熔池溫度較合適,進行正常焊接,焊縫表面成型好。若發現熔池的下方出現鼓肚變圓時,說明熔池溫度已稍高,應立即調整運條方法,即焊條在坡口兩側停留時間增加,加快中間過度速度,并盡量縮短電弧長度。若不能把熔池恢復扁平橢圓狀態,而且鼓肚有增大時,則說明熔池溫度已過高,應立即滅弧,給熔池冷卻時間,待熔池溫度下降后再繼續焊接。
蓋面時要保證焊縫邊緣好,發現咬邊焊條稍微動一下,或多停留一下以彌補缺陷,表面過度才能圓滑。蓋面接頭起焊時,焊件的溫度偏低,易產生熔合不良和夾渣、接頭脫節、過高等缺陷,因此蓋面的好壞直接影響焊縫的表面成型。故在接頭時運用預熱法施焊,在起焊端以上15㎜左右,用劃擦法由上至下引燃電弧,并將電弧拉長3~5㎜,對焊縫起焊處進行預熱。然后壓低電弧,在原電弧坑2/3處連擺2~3次,以達到良好溶合后轉入正常焊接。
實踐證明,嚴格地控制熔池的溫度、選擇合適的焊接工藝參數、保持合適的焊縫間隙和鈍邊厚度、保持正確的焊條角度,焊接立焊時,就能保證焊縫成形和焊接質量。
參考文獻:
[1] 賀志范,王振.單面焊雙面成形質量差的原因及防止措施[J]. 商丘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5年05期
[2] 蔣曉青,杜學銘. 手工電弧焊單面焊雙面成形影響因素分析[J]. 中國水運(理論版). 20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