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惠芬
摘 要: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各行各業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城鄉結合政策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農村也實現了健康的發展。農村的健康發展,依賴于穩定的發展環境,農村的健康發展,是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最終目標。因此對農村集體經濟進行財務管理,有助于把控經濟發展狀況。相關部門也要做好農村財務審計監督工作,更好地實現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本文通過對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進行深入研究,分析了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中的相關問題,同時加強農村集體經濟財務審計監督工作,從各方面落實財務管理以及審計監督的應對措施,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的集體建設。
關鍵詞: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審計監督
1.引言
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發展,離不開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與審計監督工作。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是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重點環節,主要是用來處理村級事務管理。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具有一定的難度,在管理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區別于其他的經濟財務管理,建設情況起步較晚,相對來說基礎薄弱,因此導致了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管理效果不理想,賬目不規范,后期的審計監督工作也不到位,嚴重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為了實現農村集體經濟更好的發展,要大力加強對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配合審計監督工作,進一步推進農村集體經濟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本文針對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現狀,對財務管理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確定加強審計監督工作的具體實施方案,并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2.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的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中存在一系列的問題,制約著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和發展。但是伴隨城鎮化政策的不斷深入,農村經濟顯然已經取得了一定程度上的快速發展。同時,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對農村集體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實現農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的必要前提,以及重要基礎。但是在目前的發展階段,也逐漸表現出了一些問題,比如,沒有建立系統的財務管理制度,也沒有形成完善的財務管理規范,后期的監督審計工作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嚴重影響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情況,對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2.1財務制度不完善,缺乏有力執行
首先制約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主要因素是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農村經濟的發展依靠良好的財務管理狀況。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農村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缺乏全面的管理規范,并且針對現有的管理辦法也沒有得到很好的落實,導致農村財務管理中,缺乏規范性,約束性,執行力差,為后期進行審計監督工作增加了難度。由于農村所處的社會環境,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相關人員職業素養不夠,專業性不強,導致在進行財務管理工作時,更容易出現紕漏,嚴重阻礙了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并且在進行財務管理過程中,操作不規范,沒有正規程序,比如在進行財政支出工作中,沒有正式發票,采用白條方式進行代替,嚴重的違反了建設要求,在進行財務結賬時,由于日常管理明細不全,出現無法對賬的情況。在進行財政管理過程中,審計監管部門也沒有起到監督作用,因此相關部門應加大監管工作的力度,比如設立監督小組,嚴格執行監督作用,有助于實現對經濟的財務管理。
2.2審計監督不到位,缺乏監督效力
健康的財務管理,需要審計監督部門的監督作用。審計監督部門的監督工作,在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建設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目前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流于形式,很多管理政策形同虛設,不按照正規程序進行操作,導致在財務管理這一環節中出現了很多問題,直接影響后期的經濟管理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就要充分發揮審計監督作用,及時進行錯誤程序的調整,避免產生更大的損失。而在實際的發展過程中,農村集體經濟的審計監督工作也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有效落實,導致農村集體經濟狀況面臨嚴峻的管理形勢。因此加強審計監督工作可以有效推進農村經濟建設的發展,通過設立專門的審計小組,加強審計小組成員的專業素養,采取這種方式,可以有效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同時,審計監督工作要從根本上進行改造。建立審計監督的權威性,就要從具體工作中進行實踐,全面提高審計工作的效,充分發揮審計監督小組的作用,不能使審計監督小組形同虛設。
3.強化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的措施
我國對農村集體經濟的大力扶持政策,使農村集體經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但是仍面臨著很多問題,因此大力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工作,有助于對目前出現的問題進行改善,同時也有助于實現后期的經濟發展,對推動農村經濟建設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在進行財務管理以及審計監督工作過程中,重點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制度,落實審計監督工作,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3.1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
推動農村集體經濟建設需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完善財務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財務管理行為規范,有助于實現村級事務的規范性,程序化。通過完善的管理制度,對村級事務進行有力的約束。由于村級事務中,農村的財務管理狀況比較混亂,沒有正規的程序,因此,要進行制度化、監督化來規范財務管理人員的行為。首先,強調制度的完善,對現有的管理制度進行考評,加強對薄弱環節的改進,落實改進工作,對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嚴格的管控,對農村經濟財務管理工作的內容進行細化,設立不同的小組,分管各小組的工作,互不干擾,互不干涉,協調統一,保證管理工作得到全面的落實,避免大包大攬,嚴重破壞管理制度。
3.2落實審計監督管理工作
完善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制度,還要加強審計監督部門的審計監督工作。審計監督部門可以有效的對財務管理部門進行監督,規范農村經濟建設。尤其是在現階段,農村集體經濟建設過程中,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導致審計監督工作難以開展,工作流于形式,不走正規通道,監督部門執行力差,沒有權威性等,都制約著經濟建設的發展。因此,在強化審計監督工作時,首先要建立完善的監督機制,并且要進行強有力的落實,確保村級事務的規范化,程序化,不可以徇私舞弊,并且在進行審計工作時,要保證審計工作的工作效率,設立專門的審計機構,不可以混淆其他部門職能,要嚴格進行工作的劃分,正視工作的嚴肅性,紀律性。對監督財務管理部門執行經濟財務的公開機制,有助于實現財務管理的建設。
4.結束語
綜上所述,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設離不開財務管理以及審計監督工作的進行,創造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有助于推動經濟建設又好又快的發展,因此要大力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的財務管理,以及審計監督工作。通過對農村的集體經濟狀況進行有效的分析,立足于當前財務管理以及審計監督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解決措施,建立健全財務管理以及審計監督制度,并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創新管理方式,找到適合農村集體經濟建設的發展方式,最終推動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聞世英. 探究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的問題和應對策略[J]. 農民致富之友, 2017(8):13-13.
[2]王貴平. 探究農村集體經濟財務管理和審計監督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 納稅, 2017(19):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