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玲 (重慶市涪陵路橋工程有限公司 重慶400023)
高墩施工的復雜性比較高,設計多個施工操作流程,高墩施工技術會對整個橋梁工程的建設質量產生較大影響,因此,亟需對橋梁工程高墩施工技術要點進行深入研究。
在橋梁工程施工中,高墩施工特性主要體現在以下3點:
(1)高墩施工工期較長。在高墩施工中,需要較長的施工時限,同時高墩施工一般為高空作業,施工危險性比較高。
(2) 施工成本比較高。由于高墩比較獨特,施工隱患較多,因此在施工過程中需要投入較多資金。在當前的橋梁高墩施工中,一般采用平行作業方式,模板比較高,一般可達到6m左右,施工流程復雜。
(3)施工技術復雜。在橋梁工程高墩施工中,整個施工流程并不是單一的,如圖1所示,主要原因在于,橋梁工程建筑物不能缺乏高墩結構,是十分重要的承重結構,如果高墩發生傾斜,則會造成橋梁工程整體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圖1 高墩施工流程
滑模施工技術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橋梁工程高墩施工技術,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可采用懸吊機將模板吊裝至操作平臺上,然后進行混凝土澆筑,當混凝土結構凝固后,再利用滑模進行牽引,將其移動至平面位置。在后期施工中,重復上述施工流程即可[1]。
爬模施工技術是一種新型高墩施工技術,其是在滑模施工技術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主要被應用于豎向結構的高墩施工中。與滑模施工方式相比,在爬模施工中,不需要應用大量鋼筋材料,因此不會產生大量的接縫,表層斷裂比較少。
翻模施工技術是最新出現的高墩施工技術,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需要在高墩承重平臺上安裝模塊,模塊為三層結構,三層構成一組。在進行混凝土澆筑施工中,對于每組模板,需分上下兩層進行拆分,然后翻轉到模板最上層重新安裝,再進行混凝土澆筑,重復上述工序,直至施工完成[2]。翻模施工方式便捷,施工緩解比較少,建設成本交底,但是在安全性和施工技術方面要求較高。翻模施工方式如圖2所示。

圖2 翻模施工技術
現以某高速公路橋梁工程為研究對象,該橋梁工程架設在V形山谷地帶,橋梁工程總長度為240m。根據現場勘察,施工區域山谷落差比較大,其中,橋臺與谷底之間的高差在60m左右,因此,高墩長度達到50m。綜合考慮該橋梁工程建設要求以及施工環境特征,采用方形橋墩結構形式[3]。為了保證在工期要求范圍內完成高墩施工,可采用多工作面、分段、分流水施工方式,每間隔4m高度一次澆筑成形空心墩底部的實心段。對于橋梁工程墩身,以為15m作為分界線。對于地形起伏比較平緩的施工區域,可采用吊車安裝模板以及混凝土澆筑施工方式,對于其余墩柱,均采用支架搭接施工方式。該橋梁工程高墩常界面以及變截面段長度如表1所示。

表1 墩常截面與變截面段長度
施工人員采用極坐標控制測量方式,在墩身,每施工4~5m即對內外模位置進行調整,將高墩柱誤差控制在5mm以內。如果施工條件允許,則可采用全站儀、水準儀等對高墩高程進行測量和調整。另外,在施工前,還需要對施工場地進行全面清理,避免在混凝土澆筑中出現浮漿問題。
在施工現場完成模板制作加工,并對模板質量進行審核,然后將其運輸至施工位置進行模板安裝。模板是由內模板、外模板、拉桿、橫豎背肋以及工作平臺所組成的。本工程的一套模板是由1.5m高度的四節模板所組成的,施工人員需根據施工次序,首先完成六塊外模拼接,然后再進行12塊內模拼接,進而完成一節模板組裝。每次翻模3節,要求及時對模板以及板面之間的接縫進行調整,將模板錯臺的誤差控制在10mm以內。在模板安裝完成后,施工人員需要采用全站儀、檢測尺等,對模板的安裝精準度進行檢測和調整。
支架的驗算和搭設是橋梁工程高墩施工的重要內容,其施工質量會影響整個橋梁工程建設效果。對此,在具體的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要對基土性質以及腳手架等進行檢驗和調整,在確保符合施工要求后,即可進行支架搭設。在支架搭設中,對于橫桿與立桿之間的距離,應控制在1.2m以內,而對于排間距,則應控制在0.9m左右,這樣才能夠提升支架搭設施工質量。支架受力驗算是保證高墩施工安全性的關鍵,在本工程支架驗算中,需要對立桿底段與地基、結構配件自重等進行計算,然后將計算結果與設計值進行比較,保證支架搭設質量。
在支架搭設并驗算完成后,即可進行鋼筋施工。在鋼筋施工過程中,要求采用定制的定型鋼模板作為墩身模板,提升墩身的負荷承載力水平。對于模板高度,應控制在1.5m以內,并采用大噸位吊車進行吊裝,然后再采用風纜繩對模板的頂部以及中部進行緊固處理,提升模板豎直方向的剛度。在鋼筋安裝過程中,應先進行豎向主筋安裝,然后再進行后環向水平筋安裝,然后再進行加勁箍和倒角筋安裝,最后安裝拉結筋。對于勁性骨架,需進行放樣準備,然后在內層位置確定定位角鋼的安裝位置。在水平箍筋綁扎施工中,首先需要在主筋上確定綁扎位置,將綁扎高度控制在4.5m以上,然后再采用從下而上的豎筋綁扎施工方式。需要注意,在箍筋綁扎過程中,避免對鋼筋保護層厚度造成損壞,然后根據每平米4個的比例,將強度等級相同的混凝土墊塊設置在豎筋外側,采用鋼筋和雙股扎絲進行固定處理,并根據梅花狀進行分布。
在橋梁工程高墩施工質量評估中,需要注意對高墩穩定性進行評估。在穩定性評估中,可根據公式λ=qcr/(9.8γA),對高墩穩定系數進行計算,在上述公式中,γ指的是混凝土容重;q指的是高墩單位長度;A指的是橋墩橫截面面積。通過對上述公式進行推導,即可確定高墩穩定系數的最終計算公式出λ=p/γ。在該橋梁工程施工中,根據上述公式,計算得出高墩常截面與常變截面自體穩定結果,如表2和表3所示。
通過對上述兩個表格的計算結果進行分析可見,隨著墩身高度的增加,穩定系數逐漸降低。對此,在橋梁工程高墩施工中,施工人員應注意結合實際情況,對高墩荷載以及節段施工誤差進行調整,進而保證高墩結構的穩定性以及剛度。

表2 常截面穩定性結果統計表

表3 常變截面穩定性結果統計表
高墩施工技術類型較多,對此,應綜合考慮施工環境以及工程項目建設條件,選擇適宜的施工技術,嚴格依據技術規范組織施工,加強施工工序控制,這樣才能夠有效提升橋梁工程高墩施工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