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摘 要:如今,基礎教育改革在全國日趨成熟,教師的教學觀念也隨之發生突破性的變化。語文作為一門基礎性課程,也是教學的重點。初中生思維活躍,活潑好動,而語文的教學免不了背誦等乏味的作業,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因此,如何針對學生的情況,抓住學生的興趣所在,實施精準教學成為一項教師值得研究的課題。
關鍵詞:初中語文;精準教學;措施
一、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我國對素質教育和新課改的逐步重視,如何更有效地實施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自學能力正逐步成為每一位教師的焦點。在新課改的要求下,傳統的填鴨式的教學觀念有望得到改善,從而給初中語文教學注入新的活力。新的教育思想要求老師將“授人以魚”的授課思維轉變為“授人以漁”,即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學能力。但教學改革是日積月累的過程,并非一日之功。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亟待解決。
(一)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被忽視
傳統的教育模式可以被概括為“填鴨式喂養”,教師針對考試內容進行教學,全然不顧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而事實上,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渴望有豐富多彩的活動,期望得到重視。教師這種教育方式無疑加大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忽視了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失去了學習語文的興趣。
(二)部分初中語文教師仍然受到傳統教育觀念的牽制
受傳統教育觀念的羈絆,老師在教學時總是以考試內容為重,并將這些內容一股腦全部灌輸給學生,不管其承受能力。課堂氣氛死板單調。另一方面就是老師往往以成績好壞來評論學生優秀與否,這是很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的,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必須摒棄這一觀念。
(三)學生對于語文學習缺乏興趣
興趣是信息輸入的通道,是思維探索的大門。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得到了老師家長的重視,但是由于語文不像數學或者物理有一定的公式化的解題方法可以遵循,對于一部分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提不起興趣來,或者對于語文的學習充滿了抵抗情緒。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實施精準教學的措施
(一)營造開放思維的課堂環境,以學生提出的疑問為教學切入點
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要營造一個和諧開放的課堂環境,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以學生的問題為課堂教學重點,更有利于實施精準教學。教師可以提一些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自己或以小組為單位探討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要注意以一顆包容的心對待學生,學生的問題可能并不大,甚至在老師看來可能很幼稚,但老師要正確引導學生解決問題,不能打壓學生提出問題。若仍然一味地傳遞書本上的內容給學生,不僅學生學起來辛苦,老師教起來也累。比如魯迅先生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由于文章中語言與如今說話方式有一定的差別,學生不免感覺晦澀難懂,此時,面對學生的疑問,老師應當耐心予以解答,而不是簡單敷衍。
(二)注重教學評價,讓學生掌握考試的重點
學生作業的修改與評價,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環節,直接影響著語文教學的質量,所以,作業的評改應該引起初中語文教師的高度重視。評價得當,可以激勵表現好的學生更加認真,也方便學生掌握重點,如果教師過多地否定學生,會使其失去自尊心與自信心。因此,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極其注重學生作業評價這一教學環節,積極革新傳統的教學評價觀念,積極地樹立科學評價的教學思想,科學、合理有效地評價學生的作業,從而讓學生掌握學習重點,更有利于精準教學的順利推進。
(三)目標深化,因材施教
在每一次檢測后,教師要及時分析結果,盡量做到及時矯正補救,并且向學生反饋信息。如再講解,再輔導,必要時對個別學生進行第二次評價與指導,對于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要做進一步的講解。一般在一篇課文或一個單元教完后,但盡量做到當堂達標。通過反饋信息,教師可以掌握目標達成的現狀,掌握現狀與預期的差距,從而通過調控不斷糾正教學中出現的失誤,調整教學的疏密和速度。對學生來說,反饋信息可以強化追求目標的意識,發展智力,尤其對學習較差的學生來說意義更加重大。比如,在進行階段性測試后,學生普遍對于文言文的理解有困難,此時,教師就應當在此后的教學中,更加注重文言文的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熱情,為學生排除學習文言文的障礙。
總之,精準教學就是精準到學生個體,精準到課堂教學目標。初中語文老師不僅要解決好“教與考”的問題、“問與答”的問題,還要解決好“聽與做”的問題,把聽到的理念、經驗和方法貫穿到平時的教學工作中。高效的課堂既要以精準的目標為中心,也離不開融洽的師生關系。隨著教學改革如火如荼的推進,隨著教學新理念的深入人心,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質量也會進一步提升,真正構建科學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張桂蘭.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精準性與有效性研究[A].十三五規劃科研成果匯編(第六卷)[C],2018.
[2]丁春林.激趣引導精準切入:淺談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導入語的設計[J].語文教學之友,2017,36(6):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