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偉
摘 要:地形圖是地圖的重要形式之一,是初中地理的重要講授內容,也是地理教師教學的重要工具。地形圖由于其表現的地理知識較為生動形象,表達的知識點需要仔細觀察探究,一直是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效使用地形圖,使學生能夠快速理解地理知識,準確掌握知識難點,一直是教學領域探討的重點。就地形圖在初中地理中的有效應用進行了探討,希望能為地形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提供借鑒。
關鍵詞:地形圖;初中地理;地理教學
宋代學者鄭樵有言:“古之學者為學有要,置圖于左,置書于右,索象于圖,索理于書。”可見,對于地理的學習離不開地圖,其中,地形圖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應用較為復雜。教學中合理使用地形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地理知識,提高地理現象的判讀能力。地圖尺幅雖小,但其展現的內容是相當多的,代表的地理空間范圍也十分廣泛,一張地形圖可以讓我們足不出戶考察當地的地理狀況。
一、妙用地形圖導入新課
地形圖是地理學習的重要工具,一張地形圖包含了豐富的信息,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索興趣。教師在講授新課前可以通過多媒體放映較為簡單直觀的地形圖,再配合相對應的文字信息,引導學生對地形圖進行自主探究。地形圖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導入,可以降低學生對于新知識的認知難度,同時激發起學生的求知欲,對地形圖所表達的地理空間形成初步認識,還可以提升學生三維空間的想象能力。
例如,在講授“地形圖的判讀”時,我向學生介紹,我們四川雅安位于四川盆地西部邊緣,處于成都平原向康藏高原的過渡地帶,全區多山,今山地面積占幅員面積94%。那同學們對此有多少了解呢。接下來我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了本地區的一些地貌實景圖片,讓學生對各類地形產生初步的印象,激發起他們探究的興趣,然后就這些圖片分別進行了介紹,創設地形知識的學習情境。隨后我向學生展示了幾張自己制作的本地區的等高線地形圖的模型和等高線地形圖,引導學生結合圖名、比例尺、圖例等信息就這些圖片進行觀察探究,找出圖中的有效信息。隨后我隨機抽取學生提問圖中有哪些你認為有用的信息,學生就圖中的閉合曲線、數字等信息做了相應回答。我順勢進行了相應的講解,使同學們了解了海拔、相對高度等知識。
二、巧用地形圖講授地理知識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地理教師要運用信息豐富、生動形象的各類地形圖,激發起學生學習地理知識的興趣,引導學生對所學內容進行自主探究,有目的地去學習。通過地形圖來授課可以使學生了解到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地形與地勢的特征,并分析出地形產生的其他地理影響。地形圖主要由標題、圖例、注釋和地圖內容幾部分組成,教師可以巧用地形圖來講解錯綜復雜的地理知識,化繁為簡,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講授“中國的地形和地勢”一課時,我用PPT向學生展示了分層設色地形圖。分層設色地形圖海拔高低不同對應的顏色也不同,從高原、丘陵、盆地、平原到山地都可以直觀地展現出來。我引導學生通過分層設色地形圖來分析中國的地形和地勢。讓學生在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中,對照相關圖例查找大興安嶺、太行山、青藏高原、云貴高原、準格爾盆地、塔里木盆地、東北平原、華北平原等所在的位置,并培養學生順時針、逆時針讀圖的習慣。通過地形圖,學生探究總結出了我國的地形類型復雜多樣、種類齊全的特點,還得出了我國地勢的總趨勢——西高東低,地勢呈現三大階梯特點。學生還深刻認識到了我國的地形地勢對氣候、水利和交通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三、利用地形圖總結課堂內容
在講完運用地形圖或與地形圖相關的內容,進行到課堂知識總結時,可以充分利用地形圖來進行,因為地形圖所包含的內容十分豐富,與所講授的知識可以有機結合。地形圖中的海拔高度示意圖、等高線地形圖等各類型的地形圖與圖中所展現地區的水文、氣候、地貌都密切相關,所以,用地形圖來總結某一地區地形、地勢等自然要素并分析地形地勢的影響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例如:在講“澳大利亞”一課時,我用《澳大利亞地形圖》,對澳大利亞的地形做了總結,澳大利亞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東部為大分水嶺,澳大利亞整體的地勢較低,起伏較小,平原和高原廣闊,這種地形有利于農業的發展。受地形影響,東南和西南沿海地區降水較多,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農業發展環境。
綜上所述,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有效應用地形圖,可以激發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地理課堂教學效率。初中地理教師應在教學實踐中積極探索地形圖的應用方法,創新應用形式,以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地形圖向學生表現祖國及家鄉的大好山河,向學生傳遞內涵豐富的地圖知識。教師要鼓勵學生在生活中應用地圖,制作地形圖的教具模型,讓學生積極實踐所學地理知識。
參考文獻:
[1]耿素芳.地形圖在地理課堂中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
[2]林志遠.借助等高線地理模型解決教學難題:以初中七年級上冊第一章第四節“地形圖的判讀”為例[J].教育界(綜合教育研究),2018(1):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