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字時代的到來,作為其閱讀載體的新媒介,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如何通過新媒介來加強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力度,充分發揮其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作用,有效提升其豐富的館藏資源價值實為重要。本文對比圖書館傳統宣傳途徑和新媒介的宣傳推廣實踐,對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工作進行分析探討,為公共圖書館在新媒介環境下持續健康發展提供一種新的思考途徑。
關鍵詞:新媒介;公共圖書館;宣傳推廣;實踐探析
在信息迅猛發展的現如今,新媒介風生水起。群眾對手機、ipad等新媒體越來越依賴,導致公眾閱讀模式的轉變,這也給公共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公共圖書館怎樣利用新媒介發出自己的聲音,采用各種營銷手段對本身的品牌價值、館藏資源、服務活動進行宣傳和介紹,以滿足大眾讀者的文化需求,是圖書館員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課題。
1 公共圖書館宣傳的重要性
1)提高館藏利用率。美國著名圖書館學家謝拉的思想核心在于他提出的“圖書館員的工作目的在于為人類的利益,最大限度地提高人類各類文字資料的社會利用率。”一般的縣級公共圖書館的紙質藏書總量也在幾十萬冊以上,更何況還有為數龐大的數字資源。做好圖書館的宣傳工作,能讓公眾了解圖書館、走進圖書館,對館藏資源進行有效的利用,充分發揮文化瑰寶的價值。
2)提升圖書館形象。公共圖書館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是文化發達的標志。圖書館多種多樣的宣傳工作就是通過對自身進行全面的宣傳,促使圖書館良好形象塑造起來,由此能吸引公眾主動去認識圖書館、關注圖書館,利用圖書館,打造品牌效應,并在無形中提高其社會影響力。
2 公共圖書館的傳統宣傳途徑
公共圖書館的宣傳推廣工作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項長期任務,傳統的圖書館宣傳模式也是讀者了解圖書館的重要途徑。
1)硬件宣傳。世界上有各種各樣風格迥異的圖書館,諸如北京市國家圖書館、以色列國家圖書館、英國伯明翰圖書館等等,它們是這個城市的地標式建筑,讓人看一眼便印象深刻,這自然也是最好的硬件宣傳。
另外,如果公共圖書館自身館舍面積有限,通過設立不同類型的分館、書吧,也能使圖書館的輻射范圍遍布整個城市。比如三門縣圖書館,近年來,在全縣范圍內開拓了5個24小時自助圖書館、9個圖書分館、83個館外流通點。一方面有效推進農家書屋基礎設施標準化建設,另一方面與各企事業單位合作,實現圖書館的資源整合和互聯互通,有效擴大了圖書館的影響范圍。
2)活動宣傳。組織各類活動可以說是圖書館最常見的宣傳推廣形式,類如世界讀書日、未成年人讀書節、節日專題活動等一系列的大型活動,能讓社會大眾對公共圖書館的存在有更進一步的了解。這種傳統又直接的方式,是社會大眾喜聞樂見,是最容易接受的,也是提高圖書館知曉率最直接有效的形式。
3)傳統媒體宣傳。圖書館自身建設得再好,也需要借助新聞媒體的宣傳造勢,否則也只能是“養在深閨人未識”。[1]報紙、電視、廣播等傳統媒介,曾在日常生活中控制信息的主動權。圖書館員通過創新形式來吸引傳統媒體的關注報道,將館藏資源和閱讀活動宣傳推廣出去,從而將服務延伸至社會公眾之中。除了讓媒體進行采訪外,培養圖書館員的寫作能力,主動向媒體投稿發表,也是宣傳途徑之一。[2]
3 基于新媒介的宣傳推廣實踐探索
隨著“低頭族”的不斷增多,圖書館如何利用手機、ipad等電子移動設備向公眾推送更多宣傳資訊,讓圖書館的宣傳工作在互聯網大環境下開辟新的渠道是值得深究的。
1)傳統媒介與新媒介相結合。網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介的優勢毋庸置疑,信息存儲量大、傳播即時便捷、信息發布耗費少、互動性強等特質,使它擁有著數量龐大的用戶群。圖書館在新媒介環境中開展宣傳推廣活動既要利用好新媒介的先天優勢,又不能忽視了傳統媒介的主流作用,雙管齊下、取長補短,多種途徑擴大宣傳推廣效果。
例如三門縣圖書館在去年的4·23世界讀書日期間,與縣傳媒中心合作開展一場名為“書香滿城·閱讀有我”好書送讀者活動,就較好地把傳統媒介和新媒介有機結合起來,達到“1+1>2”的宣傳推廣效果。一方面,在傳統報媒《新三門》二版開設“答題送好書”欄目,市民可通過閱讀報紙來答題獲書;另一方面,利用新媒介“掌上三門”微信公眾號在全縣范圍內開展經典圖書送微友活動,市民只需關注微信公眾號并進行搶書答題,回答正確即有機會獲得經典圖書一本。這樣的方式,將讀者的覆蓋面擴展到最大,并且達到良好的互動效果,社會反響進一步提升。
2)利用大數據開展閱讀推廣。新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變得更具自主性、個性化。讀者在使用圖書館網站、微信微博、移動圖書館進行借閱、瀏覽、評論參與時都會留下“個人痕跡”。此時,圖書館就可以利用大數據來獲取讀者信息,并分析讀者需求,從而提供符合他們要求的個性化服務,制定合理性宣傳政策。
一月一期的“館員薦好書”活動,就是三門縣圖書館根據讀者的借閱信息排行,利用大數據思維,向讀者推薦各種類型的書籍的閱讀推廣活動。通過對讀者借閱圖書的數據分析,結合他們的閱讀興趣,開展諸如訪談、觀影、繪本劇、讀者調查、在線知識競賽等形式多樣的薦書活動。另外,還能通過收集讀者的評論、私信等反饋信息,與讀者之間進行良性互動,形成一種新的宣傳模式。宣傳推廣工作歸根結底是從業務中來,到業務中去的,利用大數據做好閱讀推廣服務,無疑能為公共圖書館的宣傳增加一股強大的助力。
3)利用新媒介塑造圖書館品牌。越來越多的公共圖書館已經意識到,宣傳推廣工作決不能忽視品牌的塑造。在這方面,很多走在前列的大型圖書館已經做出了一定的成效,比如杭州圖書館因對弱勢群體的一視同仁,為維護流浪漢、拾荒者的看書權利而出名;寧波市圖書館的九大“天一系列”品牌建設,引領全民閱讀;溫嶺市推行“家庭圖書館”模式,打造最后一公里閱讀圈等等。
品牌的建立能讓讀者加深對圖書館的印象,而新媒介所創造出的各種傳播手段則以較低的成本、較快的效率在品牌傳播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價值和作用。[3]利用新媒體來擴展品牌效應,是講好圖書館故事的有效新方式。近年來,筆者所在的三門縣圖書館也嘗試在閱讀培養方面建設品牌。利用微信推送、朋友圈轉發等征集一批志愿者團隊固定開展周末繪本課,吸引家長和兒童網上報名參加,打造少兒閱讀品牌。開展冬夏令營項目,每天發表活動推文,或制作美圖美篇、宣傳視頻,使得微信公眾號的閱讀和轉載量屢創新高。
4 結語
新媒介,對于公共圖書館宣傳效果的正向作用是顯而易見的。用得早、用得好會成為圖書館發揮其文化陣地作用的先發優勢。但也正因為新媒介有著速度快、方便性等特點,公共圖書館通過新媒介發布信息和數據的時候,應更為嚴格謹慎,提升宣傳推廣的精準度。公共圖書館還應培養一批專業的宣傳推廣人才,跟蹤其發展動態、研究其發展規律、策劃并開展相關宣傳活動,不要讓新媒體技術流于表面,造成資源的閑置浪費。
參考文獻
[1]魏曉燕.基層圖書館宣傳工作初探[J].福建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4(3):24-26.
[2]劉粵.關于公共圖書館宣傳方式的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15(04):232-233.
[3]李慶春.論新媒介對品牌傳播的影響及整合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13(3)142-143.
作者簡介
李旭(1987-),女,漢,浙江三門,文學學士,本科,研究方向:閱讀推廣、圖書管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