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宇
摘 要:人事檔案作為一種信息資源,是反映檔案主體個人成長歷史的一項重要載體,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活動中形成的,反映檔案主體個人成長經歷、工作能力、知識結構以及德、能、勤、績、廉等方面情況的原始記錄。
關鍵詞:人事檔案;管理;建議
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對如何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本文認為:只有正視這個挑戰,實現檔案管理同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檔案管理工作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軌道。檔案管理工作是一門專業性很強的工作,要求檔案管理人員既要有檔案管理者應具備的服務意識,又要掌握現代化管理技能。檔案匯集著大量的指示,也記載著豐富的信息,成為一種豐富的信息資源。但檔案的整理工作繁瑣,重復勞動多,勞動強度大。而利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整理檔案,則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現檔案管理同現代技術的有機結合。
人事檔案作為一種信息資源,是反映檔案主體個人成長歷史的一項重要載體,是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在人事管理活動中形成的,反映檔案主體個人成長經歷、工作能力、知識結構以及德、能、勤、績、廉等方面情況的原始記錄,同時也反映了其自然情況、家庭情況、健康狀況、婚姻狀況、獎罰情況、學歷、特長、專業特點等方面的內容。人事檔案工作做得好壞,直接影響到人事工作的效率和質量,同時也是衡量一個單位人事工作水平的重要標志之一。加強人事檔案的規范化管理是做好人事工作的基本前提,是為領導科學決策,合理用人,組織人事部門開展人才評價,培養和使用的基礎和依據,因此必須做到準確,齊全、真實、有效。
1 當前人事檔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
1.1 對人事檔案管理的重要性認識不夠
長期以來,相當一部分人對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存在著一些誤區,認為人事檔案管理就是保管的事務性工作,只要不丟失,不泄密,能應付外調、查檔就行了。甚至有些領導認為檔案工作只是檔案部門的事,對檔案工作不聞不問,自已不想管也不愿管。未把人事檔案管理工作納入到議事日程,檔案工作不研究沒安排,檔案問題得不到解決,場所、經費、人員沒有保障,檔案工作自然就做不好。
1.2 檔案管理人員管理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
由于檔案管理人員大多數是兼職,因此導致了管檔人員工作變動頻繁,加之沒有組織專業知識培訓,導致管檔人員對檔案的重要性、管檔要求、檔案材料的收集、整理、歸檔、裝訂等業務不太了解,難以適應干部檔案管理工作。
1.3 人事檔案收集工作力度不夠
由于收集歸檔工作制度不健全,導致檔案管理人員執行不嚴格,收集歸檔工作被動、不及時。如一些鑒定、考核和評價材料大多是套話,給人以“千篇一律”、“同出一轍”的感覺,不能準確反映每個人的真實情況。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檔案的質量,降低了檔案的利用率。
1.4 人事檔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不高
隨著科學技術手段的不斷更新,人事檔案信息管理系統已得到普遍采用,但有些先進的技術手段還沒有充分挖掘和發揮,計算機技術還沒有在人事檔案管理中廣泛運用,這些不利于人事管理效率的提高,容易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
2 對目前人事檔案管理的幾點建議
2.1 提高認識,進一步加強對檔案工作的領導
領導的重視是做好檔案工作的重要保證。單位領導應高度重視人事檔案管理工作,將其納入到議事日程。要建立檔案管理領導小組,加強對檔案管理工作的檢查、指導、督促,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同時還要加強對檔案法律法規的學習,明確檔案工作是各級黨委和部門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2.2 加大投入,夯實檔案工作基礎
各單位財政在檔案工作上要舍得投入,檔案工作經費做到年初有預算安排,特別是對檔案的維護和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所需費用要予以重點保障,要有專項預算;各單位要按標準按要求建設好規范化的綜合檔案室,購置必備的檔案柜,搞好通風、采光、防盜、防蟲、防潮、防火等配套保護措施,有條件的單位還可以添置空調、電腦、掃描儀、監視器等設備,進一步提高檔案管理信息化水平,確保檔案利用安全,檔案資料不丟失、不損壞,又保證檔案信息不失密、不泄密。
2.3 提高檔案管理人員的素質
主管部門應定期組織管檔人員參加各種業務培訓,讓他們掌握新的知識和先進的管理技術,認清管理檔案的重要性,從而增強責任心,提高檔案管理的技術水平。
2.4 注重人事檔案材料收集,提高人事檔案管理質量
收集人事檔案材料是人事檔案工作的基礎,隨著干部制度的改革、考察、考核、學歷、各種培訓、聘任、專業技術晉升等需要入檔材料的不斷增多,給人事檔案材料的收集帶來了新的要求。檔案管理人員必須及時收集與檔案有關的各種材料,認真整理,細致鑒別,做到取之有據。對不符合歸檔要求的材料要及時進行處理,手續不全的材料要退回補辦,確保材料齊全完整、手續完備,保證人事檔案的權威性、準確性和真實性。檔案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檔案利用。檔案運用的合理有效是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對于把握經濟活動的基本規律和未來發展方向具有很強的借鑒意義。全面加強檔案管理工作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發揮檔案的作用,為實現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服務。同時加強檔案庫房設施建設,減少外界條件對檔案造成的損害。在管理好檔案的基礎上,檔案管理工作也要適應社會需求的變化,尋求更為有效的服務新途徑,以提高檔案利用的質量和水平,把“死”檔案變成“活”檔案,更好地發揮檔案的作用,在創造社會效益的同時,促進檔案事業的發展。因此,只有全力做好檔案管理工作,才能為社會的全面進步,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檔案服務。
2.5 健全制度,進一步規范檔案資料管理
實踐證明,建立完善的檔案管理工作制度,是檔案工作逐步實現規范化管理的有力措施和可靠保證。因此各單位要建立相應的檔案管理制度,對產生的檔案資料從收集、歸檔到移交檔案室統一管理以及檔案的日常保管、借閱、利用,都要制定一套嚴格的制度,對永久、長期保存的檔案應定期向上級檔案主管部門進行移交;再其次為了避免檔案的丟失、改動,必須建立健全檔案工作目標管理考核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嚴格手續,做到轉入、轉出、接收材料有登記,查閱、借閱檔案有登記,保證檔案管理規范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