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執掌廣東最高統治權力期間(1929-1936),陳濟棠推行的教育政策是既保守又革新的,由此可見其教育理念是存在沖突的。經過分析不難發現,不論是推行革新的教育理念還是保守的教育理念,陳氏的最終目的都是維護自己的統治。盡管主觀目的如此,但是從客觀上來講,陳濟棠的諸多教育舉措仍然為社會帶來了許多相對積極的影響,其教育方面的貢獻值得肯定。
關鍵詞:陳濟棠;教育理念;革新;保守
在統治廣東時期,陳濟棠關心和支持教育事業,為發展教育事業做出了積極的努力,成為他治粵業績中最為人稱道的地方事業之一。[1]值得注意的是,在發展教育的過程中,陳氏的教育舉措和教育理念卻呈現出明顯的沖突性。陳氏治粵期間一面發展教育,采取了很多有益于教育發展的舉措,蘊含在其先進舉措之后的是與時俱進的、充滿現代意味的教育理念;然而與此同時陳氏又在廣州大力提倡尊古讀經,這樣的舉措不言而喻是保守落后的教育理念的體現。本文將著眼于陳氏治粵期間具體的教育舉措,進一步闡釋其沖突教育理念,進而分析其沖突的教育理念的實質與影響。
1 陳濟棠主粵時期的教育理念
具體說來,陳氏的教育舉措一方面能夠體現出其先進的、革新的教育理念,另外一方面則體現出其專制的、保守的教育理念。
第一,教育經費的增加體現了其對教育事業的重視。據統計,陳濟棠主粵之初的1930年,廣東的教育經費預算全年為213萬多元,占全省經費預算的4.3%,到了1935年,就增加到503萬多元,占全省經費預算的10.8%,比1930年增長了122%[2]。第二,中小學教育和高等教育學府的開辦顯示其對完整教育體系的認可。陳濟棠在廣東實行初等義務教育,大力發展小學教育[3]。至于中學教育,據資料顯示,陳濟棠主粵期間,中學由205間增長至299間。高等教育方面,陳濟棠曾煞費苦心籌集巨款,羅致人材,在河南石榴崗開辦一間頗具規模的勷勤大學[4],也就是現今的華南師范大學。第三,師范教育和成人教育的開展證明其對職業教育和實用性教育的重視。陳濟棠看重教師,為此他在全省推廣簡易師范教育,另外他還提出“教育職業化,學生勞動化”的口號,大力推行職業教育。
除此之外,陳濟棠還提出過諸多適應局勢,利于發展的教育理念,囿于篇幅,不再贅述。值得注意的是,陳氏主政期間還施行過許多與發展現狀背道而馳的教育政策,反應了其保守的教育理念。
其二,大力提倡尊孔讀經,恢復舊道德,理念保守。陳濟棠主粵時期推行過較為保守的教育政策。“尊孔”方面,1933年12月,陳濟棠向西南政務委員會提出恢復孔、關、岳祀典。“讀經”方面,1933年6月18日,陳濟棠向西南政務委員會提出,請通令全省學校恢復讀經,并擬具“正學風辦法”:(一)由教育廳將《孝經》、《四書》摘其“忠、孝、仁、愛、禮、義、廉、恥”編為經學教科書;(二)大、中、小各級學校以經學為主科,每星期至少授課六小時;(三)作文命題,經學題應占其大半;(四)唱歌一科,將詩經及古圣賢之雄壯詩詞采入,以“養成浩然之氣”;(五)考試成績,以操行為重。以上均經西南政務委員會通過。陳濟棠隨刊《孝經》,頒發各部屬及各學校誦習,并為之作序。明德社在成立初期(1934年)就提出了“尊孔讀經”的論調,為此該社不僅專門設立了“學術研究班”,還編寫了《明德月刊》。由此可見,讀經活動不僅貫穿小學初中和高中,還滲透到陳濟棠的自治人員再教育當中。
其三,對派遣留學生前后態度不一致。陳濟棠教育理念的沖突性還集中體現在其對“留學”態度的前后不一致方面。在陳濟棠執政期間,曾向省政府提出選送公費留學生赴海外留學的建議,這一建議于1934年正式通過,僅當年就選送了10位留學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僅僅一年以后,陳濟棠就在《大公報》上指出,至于出國留學,由于留學生年紀輕輕就出國,以致出國以后“一味崇拜外國”,決定“廣東以后非大學畢業,辦事有年者,絕不送往外洋”。
由上述可以看出,陳濟棠的教育舉措當中含有諸多矛盾之處,他一面倡導新式教育方式,另一面又意圖傳導保守教育理念。究其緣由不難發現,不論是采取新式教育理念還是奉行保守教育理念,維護地方自治的局面,穩固“偏安一隅”的理想才是其最終目的。
2 陳濟棠的“地方自治”需求
關于陳濟棠矛盾教育理念的來由,仔細分析可知,一方面是出于促進地方發展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為了實現其控制地方甚至是割據一方的目的。
首先,作為一位地方管理者來說,陳濟棠的多數措施應該是出于管理的需求,進而達到促進地方發展的目的。如果說,大力發展中小學教育的成果在陳濟棠執政的時間里無法立見成效的話,那么,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以及師范類教育這兩點確實為當地的發展提供了人才,促進了地方的發展。據記載,陳濟棠曾經提出過“教育職業化,學生勞動化”的主張,在這樣的理念的支持下,他大力推行職業教育,為經濟建設輸送了諸多實用型人才。
其次,作為雄霸一方的地方實力派,他所實行的措施必然是為鞏固自己的統治服務的。陳氏培養實用人才,是發展地方經濟需要人才,反言之陳氏推崇舊道德應該就是為了統治統治,籠絡人心。陳濟棠推行尊孔讀經,讀經活動貫穿教育的各個階段,社會的各個角落。其中,讀經活動中,他推行最甚的即是《孝經》,其良苦用心不言而喻。以上舉措,在曾任廣東省教育廳廳長的許崇清看來,就是為了“鞏固他在廣東的權位”。
3 沖突教育理念的影響
從積極的方面來講:首先,從當時教育事業的發展來看,他加大教育投入,積極發展中小學教育以及高等教育等都促進了當時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其次,就地方經濟的發展而言,陳濟棠積極開展職業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均是出于為經濟發展提供實際實用人才的考慮,其教育措施也成了當時廣東地方經濟發展不可缺少的一個部分。最后,對于未來的教育事業而言,一方面陳濟棠的諸多教育理念都值得今人借鑒,比如他十分重視教育,并且認為“國家之所以興,本乎人材;人才之養成,由于教育”。另外一個方面,他在執政時期建成的一些高等學校,現今都還存在并且發揮著較為重要的作用。
就其保守教育理念帶來的影響而言,很難用“消極”二字來全然概括。因為其推崇尊孔,以及在小學、中學以及高等院校提倡讀經的教育舉措是出于控制人心的目的,很難說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帶來了極大不利的影響。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陳濟棠推行尊孔讀經確實引起了當時文化界的一些爭論:一些文人支持陳氏的做法。即便有一些爭論,可是陳濟棠執政時間較短,尊孔讀經的風氣很快就因為其倒臺而作罷,因此這一舉措的影響很難實際地量化。綜上所述,陳濟棠的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舉措雖然存在諸多矛盾之處,但是其為教育事業帶來的影響總體而言還是積極的,貢獻還是值得肯定的。
參考文獻
[1]肖自力.陳濟棠[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2]何蘇照.陳濟棠時期的廣東教育[J].廣州研究,1985(3).
[3]肖自力.陳濟棠[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2.
[4]李潔之.陳濟棠主粵始末.載廣州政協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編.南天歲月——陳濟棠主粵時期見聞實錄[M].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簡介
李艷麗(1990-),女,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助理館員,碩士,主要從事地方文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