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和家風是家庭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家庭教育、營造優秀家風對于推進家庭建設和社會建設十分重要。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春節團拜會上提出的“三注重”,“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既凸顯家教、家風的重要性,也隱含著家訓家風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密切聯系。
1 家訓家風的地位
家訓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傳統社會家庭關系維系、國家治理、社會發展以及當今社會優秀家風培育、家庭美德建設、青少年道德素養提升都具有很大的借鑒價值。家訓形成家風,家風是家訓的外化和具體化,是一種潛在性的直觀教育。家風是在父母倡導與踐行、子孫傳承與發揚的基礎上形成的以倫理道德教化為主要內容,用以涵養個體品德、規范個體行為的一個家庭中的傳統風尚。作為感化、凝聚家庭成員的精力量,家風猶如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傳統家訓重視建設和傳承各色優良家風,在無形的熏陶感染中開展家庭教化。張琳、陳延斌等根據調查結果提出:當前民眾對家庭在社會建設、家風在家庭建設中的地位和作用給予充分肯定; 對家風與社會風氣、家庭教育和個人發展的密切聯系較為認可; 肯定傳統家訓文化的時代價值,傳統美德仍是當代優秀家風的基本內涵。
2 家訓家風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關系
在中國社會中,社會治理與社會和諧是建立在個人修養與家庭和諧基礎之上的。家風和家訓作為中國特色傳統文化的一部分,自然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現階段的重要成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著相互聯系。田旭明等提出:中國優秀傳統家訓文化不僅蘊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精神要素,為其提供豐厚的滋養,還凸顯了德性倫理,涵養了核心價值觀的“德”。由此可以看出家訓家風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淵源和支撐。劉穎等提出:中國傳統家訓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兩個既相互區別,又相互聯系的價值體系。借鑒中國傳統家訓文化的優秀思想,找尋他們在意識形態性、倫理道德性、涵養高尚人格與培養愛國主義公民方面的一致性,總結中國傳統家訓育人機制方面貼近生活、從小抓起、持續灌輸和知行統一等經驗特點必然對現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不無裨益。探索優良家風家訓中思想政治教育意蘊,包括優良家風家訓中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標、內容和方法。將優良家風家訓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有利于豐富和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和形式,有利于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對營造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的意義。
3 培育弘揚優良家訓家風的問題與途徑
張琳、陳延斌發現家庭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有“家庭教育中父母一方缺失現象較為嚴重;成才教育重于成人教育是家教和家風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家風受到世風沖擊,優良家風亟待培育和弘揚;家風與家訓文獻在現代家庭中的傳承不夠。”家庭對個人成長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在當今中國社會深刻革的背景下,只有對我國家庭教育、家風傳承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予以認真思考,努力究應對策略,家德培育、家風建設和家庭教育才能更有針對性,才能取得更好實效。
潘玉騰認為: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高度重視和充分發揮家訓的獨特作用。得出以下幾點啟示:家庭是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場所;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言傳更要身教;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灌輸更要滲透;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大處著眼更要小處著手。
3.1 家庭方面
親子間的交互影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自然天成、根深蒂固地存在著。這種影響使得家訓教化耳濡目染、入耳入心,能收到其他教育無可超越的效果,從而促進個體價值觀的形成。家訓是勸導和約束的統一。無論是傳統家訓文本亦或現代家訓文本,都需要依據社會發展要求與時代特色,不斷修訂完善以賦予新的時代內容。
首先,當代家庭教育要借鑒傳統家教理念,注重家德教化。孩子從出生到步入社會前大部分時間在家庭里度過,家長要讓孩子從小養成孝敬父母、勤儉節約、遵紀守法等德行修養。這就要求家長必須轉變教育理念:不能把教育的責任完全推給學校,而應該充分認識到家教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對未成年人進行道德啟蒙、品性養成的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因此,應該引導和幫助他們了解優秀家風文化蘊含的美德,在優秀家風文化的熏陶中,培養孩子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其次,當代家庭教育要借鑒傳統家風教育方式,注重言傳身教。言傳是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化方式。家庭教育之所以離不開言傳,是因為言傳可以提出明確的目的和具體的要求,不僅能告訴子女應該這樣做,更重要的可以告訴子女為什么要這樣做。家長們的行為本身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日常生活中的熏陶是傳承好家風的重要路徑家風雖小,但事關重大,因為家庭是一個社會的縮影。優良的家風是在日常的生活、點滴的家事中培育的,是在父母親人的交流溝通中形成的,是在言傳身教中得以傳承的。
3.2 學校方面
首先,借鑒古代學校教育理念,把傳統家風核心價值觀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全過程。從小學到大學,不間斷的家德教化。這就啟示我們,傳統家風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僅僅是家庭的責任,也是學校的責任。當前的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等各級學校,必須轉變教育理念,承擔起自己應該承擔的使命。其次,傳統家風核心價值觀教育應根據學校層次、學生年齡因材施教。古代學校教育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特點,編寫教材,選擇教化重點。最后,加強傳統家風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師資隊伍建設。
3.3 社會方面
縱觀社會發展史,核心價值觀總是由統治階級倡導并由統治階級的統治力來引領、推行和保障,才得以在全社會確立。營造和優化世風是培育優良家風的重要條件。現代社會急速變遷,人們的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正面臨著巨大沖擊,不良世風會消解良好家風的正能量。生活中,家長常常面臨兩難選擇: 教育孩子做人要誠實守信,可市場上卻充斥假冒偽劣商品。這都提示我們,要高度關注當下不良世風對家庭教育和家風建設的沖擊和侵蝕,既不能因為不良社會風尚就放棄對孩子正確思想品德和價值觀的教育,同時也要注意努力培育自家的優良家風以推進社會風尚改善。傳承發展傳統家風核心價值觀,政府和黨員干部必須盡導向引領和行為表率之責。首先,政府大力提倡,黨員干部帶頭踐行。其次,榜樣引領,榜樣示范對于未成年人個體的發展、思想的成熟、行為的社會化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最后,健全各項制度,提供政策條件保障。倡導家德規范,推動家風建設,需要一定的制度措施保障。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無論從形成、培育到踐行都是一項長期、復雜而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不斷拓寬行之有效的路徑,需要不斷豐富教育載體,使人民群眾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加強培育和弘揚家訓家風等優秀中國傳統文化有助于在復雜的社會背景下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作者簡介
劉鑫(1995-),女,四川瀘州人,西華師范大學,在校研究生,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