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愛進
摘要:溫故而知新,誰都明白其中的道理,對于學生而言,則顯得尤為重要,那么在高中生學習英語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指導好學生做好溫故知新大有文章可做,做好了則有利于學生的英語學習,條條大路通羅馬,巧戲人人會做,奧妙各不相同,筆者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努力指導學生抓好錯題集的整理,好好開發好這一富礦,則有利于開展高中英語教學。
關鍵詞:高中英語;錯題;教學;應用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088-01
首先,英語課程標準要求高中英語教學要重視科學地設計教學過程,努力創設知識內容、技能實踐和學習策略的需要都很豐富的情景,幫助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加速知識的內化過程,使他們能夠在聽、說、讀、寫等語言交際實踐中靈活運用知識,變語言知識為英語交際的工具。由此可以看出,幫助學生通過各種渠道獲取知識,加速知識的內化是多么的重要,而教師真是學生拓寬學習渠道獲取知識的引路人,可見教師在這一方面要多指導,多要求,多引領,就我的教學實踐而言,指導學生抓好錯題集,非常實用,易于操作,天長日久,必有效果。
英語錯題集的好處,錯題集顧名思義就是把相關的錯題集中起來,同樣,英語學習也是如此,在學習的過程中,學生總是會犯各種各樣的錯誤,如果每次存在的錯誤當時一講就會,過后就忘,那學生想要大幅度提升學習效率就不容易了,因此,錯題集就相當于學生的學習備忘錄,它見證著學生的學習歷程,同時它時刻提醒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誤、不斷解決凝難問題的過程。其次,通過整理錯題集,逐步培養學生的英語自我學習能力,因為在整理錯題集的時候,學生開始可能是比較被動的,僅僅是為了應付老師檢查,但老師如能堅持把這件事抓實做好,學生就會由被動變主動,而且整理錯題集的質量也會越來越高。再者,學生錯題集的整理更有助于老師的教學,具體講,英語教學本就是龐大的知識體系建構過程,老師如何把準學生的學習脈博相當重要,而英語錯題集正是每一個學生英語學習的晴雨表,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錯題集來指導自己的班級英語教學,這樣使得教學更有針對性,也更切合學生的實際需求,特別是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老師能從中發現班級普遍存在的問題,及時跟進,此外,每一個學生也會存在個性化的問題,通過錯題集老師能因人輔導,解決個性化的問題。對于學生來說,英語錯題集就是一面鏡子,學生可以時時拿來反思反饋,不斷解決自已英語學習的薄弱環節,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及時溫故釋凝,不斷培養自我學習能力,長期堅持,學生終會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
如何指導學生整理錯題集,錯題集對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有好處,那么如何指導學生整理錯題集就顯得特別重要了,就英語錯題集而言,按高中學段,分模塊和單元進行分類整理,每一個單元可以從單詞、短語、句法結構、語法、文本閱讀五個方面進行,來源于課本和相關練習中每個學生存在的知識盲區及易錯點,要求學生用不同的色筆進行標注,同時標明出錯原因,具體到思路的誤區,并且把相關的題目也盡量歸類在一起,在比較中進行知識的梳理和整合,在不斷的整理錯題的過程中,學生會有重復出現的錯誤,這時老師可主動和學生進行個別交流,及時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癥疾所在,指出他/她的思維誤區,一起共同探討如何更有效地整理錯題集,比如說非謂語動詞是一大難點,出錯率也是相當高的,這就要求學生在針對具體的錯題進行細致的分類,指出屬于動詞不定式、動名詞、現在分詞、過去分詞中的哪一類別,平時在題目中都有哪些考法,有什么樣的題目設題特點,通過指導學生在錯題集中進行深度思維探究,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熱情,再比如說就文本閱讀而言,在英語學習過程中也是學生感到頭疼的方面,而每個學生文本閱讀的弱項也不一樣,老師要做有心人,指導學生按文體或題材分類整理,讓學生關注自已經常在哪類體裁或題材類方面容易失分,或者按題型來分類,完形填空類上下文原文復現、上下文連接詞邏輯聯系、固定搭配、語法現象中的四類小題特點以及閱讀理解中的細節理解、推理判斷、詞義猜測、文本結構等進行分類,通過多次的出錯整理,學生會發現自已在文本閱讀中的薄弱點,這樣有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調整學習方法,把不足之處解決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
如何指導學生用好錯題集,指導學生整理好英語錯題集之后,還得好好把它用起來,才算真正把這項工作落在實處。首先要讓學生養成經常回頭看的好習慣,如果學生只是滿足于整理了錯題集,那遠未能解決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要從頭開始,引導學生整理之后及時回頭看,反思存在的問題,組織學生在課堂小組活動中把錯題拿出來,互相討論探究,學生之間互相學習,在小組活動中有效地解決難題,同時老師要及時點評釋凝,讓學生做到有問題及時解決,不留遺憾,另外,引導英語科代表充分發揮小助手的作用,利用課余時間組織小組長把階段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整理出來,列個目錄清單,交給老師,便于老師在備課時知曉學情,做到備課有較強的針對性,同時,也便于老師從整體上把控教學的深度、難度,更好地控制好教學進度。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程標準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