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寶珍
摘要:數學是小學階段的基礎科目,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較為緊密。所以開展課程教學研究分析期間,教師需要加強對學生的生活指導,讓學生在課程學習期間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的學習要點。結合目前教育事業發展形式,教師在課堂上需要合理利用多媒體技術,建立良好的課程學習環境,從而更好的完成小學數學課程教學目標。
關鍵詞:多媒體;實現;數學;生活化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22-0141-01
現階段新課程改革深化推進,教師需要改進課程教學模式、拓展教學方法,結合多媒體技術應用與課堂之中,將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的目標達成,不斷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對此本文將展開分析討論如下:
1.利用多媒體,設置生活化的數學問題
合理的數學問題引導,能夠將數學課程教學質量有效提升。數學教師在授課期間,可以結合多媒體的優勢特點,將圖像、音頻、聲音等內容在課堂中集中展現出來,能夠將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變得更為具體,將復雜的內容變得更為簡單那話。所以教師在問題引導期間,加強對多媒體教輔技術的合理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數學教師在備課期間,不僅僅要關注教材內容,還應該適當了解社會生活的新,將社會問題或實踐問題,在課堂上有針對性的還原與創新利用。這樣數學知識有一個真實的背景載體,課程教學環境也會更為豐富生動。教師可以結合一些社會生活事件,例如購物、出行、物體形狀等內容,盡可能的提升數學問題的生活化,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之下,通過合理有效的途徑,將自己的生活問題處理,由此個人的數學學習興趣也能極大的提升。經過教師的引導與點撥,學生也能在后期的課程學習之中深度探索數學知識,不斷拓展全新的學習方法與技巧。
2.利用多媒體,將數學教學語言生活化
數學教師在授課階段,為了提升學生的課程學習能動性,可以加強對個人教學語言的改進,將課堂的生活化還原效果加強。目前教師僅僅采用普通口述或板書顯然很難達成教學目標,學生是否能夠明確教師所講述的課程內容,還需要教師加強對自身的語言素養和表達能力的提升。教師需要結合數學學科抽象化的基本特點,幫助學生環節課程學習壓力。
根據新課改的基本目標,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教輔技術指導學生,能夠將知識結構的層次性與趣味性有效展現出來,也能將數學課堂的趣味性逐步體現。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課程講解期間,需要將書本知識與社會生活實際緊密結合,通過對多媒體的有效利用,將數學知識更為具象化的展現出來,教師的口述指導能夠在不改變知識內容精準性的前提條件下,在圖文結合的課程講解之中,將課程教學質量顯著提升。
3.利用多媒體,將實踐應用活動生活化
數學學科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嚴謹性與抽象性,所以對于小學生來講難免具備一定的學習困難問題。但是基于其生活化的本質,很多的數學知識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對應的實踐應用切入點。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理論知識引導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實踐探究活動的鞏固,由此數學知識內容就會更加生活化,一些教學重點或難點的知識內容也能得到有效性的突破。為了增強學生的體驗感,教師可以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將實物利用到課堂之中,經過理論印證與書本知識的補充,課堂中的互動學習效果也能顯著提升。
《有趣的測量》這一課程講解期間,教師為了提升課程內容的生活化,可以在課堂前半部分,利用課程導入的形式,讓學生思索“曹沖稱象”的故事,通過多媒體播放學生能夠對測量有一個基本的認識,對于一些石塊、木塊的測量教師可將學生劃分為不同小組,讓他們自信討論測量方案與測量步驟,并將測量所需要的器材準備充分。小組中的成員都有著個人的明確分工,要求學生在測量期間做好筆記并服從小組長的安排,經過實踐探究。小組之間的測量方法或結果進行對比,學生之間的相互合作與競爭意識也能有效增強。
4.利用多媒體,將教學情境設置生活化
數學課程講解階段通過創建教學情境,達成教育引導目標是極為常見的。情境化教學融合多媒體教學,能夠將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效果不斷加強。教師利用多媒體輔助創設生活化的情景內容,能夠將情境的具體化、形象化效果加強,情境更加滿足學生的實際生活,由此也能將數學課程特色化的展現出來。
為了將生活化的情情境效果加強,教師在備課期間要將強化個人的信息技術水平。對于教材中有關比例和性質的教學內容設置,教師可以給學生建立一個情境推測環境,讓學生在情境學習之中,將比例關系、體積變化等內容有效探求。對于動物體重與植物高度等的推算,都可以建立在生活化情境的基礎之上,由此數學知識的趣味性與豐富性能夠有效展現,課程教學質量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5.利用多媒體,合理設置學生數學作業
課后作業是鞏固學生學習基礎的有效途徑。所以小學數學教師在布置課后作業期間,也需要緊緊圍繞當當堂知識,將一些與社會實踐生活有關的場景帶入到其中,人鼓勵學生獨立自主的進行習題練習。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在平臺上將場景內容細致化的演繹,通過動畫或音頻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比較圖形面積》這一課后作業布設期間,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讓同學了解圖形之間的面積關系。在圖形中教師可以利用gif圖片展現,讓學生了解到長方形少了一個角,需要什么圖形去補充?兩個三角形能拼成什么樣的形狀等等。經過多媒體結合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實際,能夠給學生帶來全新的啟發,提升數學知識印象。
結束語
數學與社會生活之間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所以考慮數學課程的基本性質,教師必然要開展生活化的課程教學引導。通過多媒體教輔技術應用,能夠將數學知識與社會生活之間的聯系性加強,豐富數學基礎知識內容,最終起到有效引導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基本目標。
參考文獻:
[1] 祝存東.利用多媒體課件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8):94-94.
[2] 陸令.在多媒體技術環境下如何實現小學數學生活化[J].現代閱讀:教育版,2011(20):151.
[3] 邵斌.利用多媒體手段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