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超
摘 要:當前,我國重要的公共文化政策之一就是全民閱讀。2014年以來“倡導全民閱讀”連續五年被寫入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十三五規劃綱要》中也要求“推動全民閱讀”。在圖書館界,中國圖書館學會一直致力于宣傳和推動全民閱讀工作,并成立了“閱讀推廣委員會”。經過十多年持續推動,閱讀推廣已經從以往自發的、零星的、補充式的圖書館服務,發展為圖書館服務中最具活力的、充分體現圖書館核心價值的自覺的圖書館服務。
關鍵詞:圖書館;服務創新;推廣活動
圖書館閱讀推廣受國際社會和我國社會各界倡導全民閱讀活動的影響,同時也是圖書館應對信息環境挑戰而開展服務創新的產物。圖書館服務創新已經從自發行為發展為需要進行頂層設計的管理領域。國際圖書館界更多地使用推廣活動(program)表述我國的閱讀推廣。
1 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性
首先,圖書館是公共性質的,主要功能是傳承人類文明、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對群眾進行知識教育。圖書館通過借閱方式為人們提供了休閑場所;圖書館在面對信息貧富差距狀況時,為縮小差距,為人們提供了平等的信息查詢學習權,為社會提供信息傳遞服務;在多元化民主社會,圖書館成為了文化交流擴展中心。但這一切的前提是建立在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基礎上的,只有人民保持著傳統的閱讀習慣,圖書館的推廣閱讀才能順利進行。
其次,圖書館是推動全民閱讀的有效工具。全民閱讀有利于提高國民素質,促進人類社會的進步發展,全民閱讀的實現程度是評判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重要條件,閱讀具有許多的作用。閱讀可以使人們放松心情、減緩壓力,修養身心;閱讀可以在人們日常學習、生活、工作中遇到難題時提供解決對策;閱讀可以開發個人潛能,最大程度上實現個人的價值。言而總之,在信息化,數字化時代,國民閱讀能力是構建學習型社會,和諧社會的重要因素,全民閱讀已成為一種潮流趨勢,西方某些發達國家開展了不同形式,不同規模的全民閱讀活動,如英國的“全民閱讀年”、美國關于閱讀立法等,都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閱讀的重要性。圖書館閱讀推廣服務是提高全民閱讀率,提高國民文化素養的重要方式之一。
2 當代圖書館服務創新
與國際社會和中國政府積極推動全民閱讀同步,國內外圖書館大力開展服務創新,應對信息環境的變化帶來的挑戰。2016年卡內基基金受DCMS(英國文化、媒體和體育部)委托進行公共圖書館調查,2017年初例行公事地發布一份英國公共圖書館的調查報告,指出公共圖書館在英國仍然受到公眾的普遍歡迎。但民眾和媒體并不買賬。2017年5月《衛報》發表Coates的文章對該報告進行投訴,稱該報告回避了“英國公共圖書館利用的基本的、連續的和破壞性下降”的關鍵證據,“忽視了我們圖書館正在發生的真正嚴峻的現實”。Coates所說的關鍵證據,就是2016年3月BBC發表了一組關于英國公共圖書館的文章。該文章依據權威調查數據稱,2010-2016六年間,英國公共圖書館的圖書館員減少了近8000人,占圖書館員總數的四分之一;圖書館關閉343所。2016年12月一份調查顯示,英國公共圖書館到訪人數下降了1500萬人次。隨后《衛報》再發署名文章,稱除非采取得力措施,未來五年還將有超過340所圖書館將關閉。從近年英國圖書館新聞中可以看到,圖書館關閉、托管、志愿者管理、私有化、裁員、經費削減、服務停止、員工罷工、抗議關閉的新聞是主流新聞。
英國是現代公共圖書館的發源地,建立了世界上法理基礎最完備的國家公共圖書館制度,有真正的國家公共圖書館法。從圖書館關閉的新聞看,英國公圖關閉不是某些政府領導人個人意志的結果。從英國政府公布的2012-2016年間經濟數據看,英國的GDP沒有減少,政府公共支出沒有減少,減少的只是用于公共圖書館的資金。因此,英國公共圖書館“危機”對社會管理者而言并非危機,而是他們應對圖書館需求減少而主動調整公共政策的結果。當然對于圖書館人而言,這種調整是致命的。所以圖書館學專家們幾乎一致地認為:公共圖書館服務面臨“歷史上最大的危機”。
3 圖書館閱讀推廣策略
3.1 社會化媒體推廣模式
社會化媒體一般是指社會性網絡的Web2.0應用,其中包含微博、博客、維基、社交網絡及視頻播放平臺等。任何利用社會化媒體進行閱讀推廣活動的模式都統稱為“社會化媒體推廣模式”。伴隨微博網絡應用的用戶人數不斷增多,圖書館在微博上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且普及速度非常迅猛,各個圖書館都紛紛開通了微博賬戶,其中就包括國家圖書館,杭州圖書館,另外各個高校的圖書館也相繼開通,例如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等,而且多數的圖書館館長也紛紛加入到微博大軍的行列中,這使得微博逐漸成為各個圖書館閱讀推廣的重要陣地。圖書館充分利用了微博作為發布平臺、媒體平臺及社交平臺的優勢,圖書館通過這個平臺與閱讀者進行互動,提升了圖書館的知名度,為圖書館的創新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3.2 移動圖書館推廣模式
移動圖書館是通過智能移動終端設備訪問圖書館電子資源,進行閱讀及業務查詢的便捷方式,移動智能終端設備包括智能手機、PSP、iPad等等,移動圖書館相比于電子閱讀器借閱模式有所不同,其更加重視數字化內容的推送與介紹,閱讀器移動設備是閱讀推廣工具,核心是其所承載的數字化內容。移動圖書館的優勢在于其能有效的整合不同平臺的資源,打破原有的限制,以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真正實現移動閱讀、全民閱讀。因此,移動圖書館在未來的數字圖書館閱讀推廣模式中占主要地位。移動閱讀在為人們閱讀提供便利的同時,也為數據商提供了良好的經濟價值,部分開發者把握時機建立各式各樣的APP應用及網絡頻道,所形成的商業模式也是多種多樣,例如亞馬遜網上書店、盛大的“云中書城”等等。而圖書館是人們免費獲取知識、提供大眾化服務的公益性組織,在利益方面不存在任何矛盾沖突,因此與信息內容提供商合作,能豐富閱讀資源,為圖書館的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3.3 開展“微”活動,增強閱讀效果
微博具有高速度的傳播方式,圖書館可充分利用該特點全程直播現場感比較強的閱讀營銷活動,解決部分人員不能到場參加的遺憾,實時了解圖書館營銷活動的最新動態和進展,在一定程度上擴大活動的影響力;還可商定時間開展“微討論”,充分運用微博轉發、評論等功能,加大與用戶的互動強度和力度,呼吁更多的人員參與閱讀,推廣閱讀的益處和精髓,交流彼此的閱讀心得和體會,激發更多人閱讀的興趣和愛好;為了在學校內營造更好的閱讀氛圍,相關負責人可邀請專家或學者采用訪談的形式,充分發揮學者的領袖效應,不斷推動閱讀向著高品位、高品質的方向發展?!拔ⅰ被顒拥拈_展是閱讀推廣的助力劑,也是閱讀效果強化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圖書館可運用不同的活動來增強閱讀的效果。
4 結語
圖書館開展推廣活動經常會產生服務拓展的沖動,導致公共服務機構業務跨界,產生許多與其他公共機構的服務重合的服務。由此可見,對于推廣活動這類新型服務,圖書館學理論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注,嘗試從科學的、專業的角度對其理論依據進行論證或解釋。
參考文獻
[1]范并思.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40(5):4-13.
[2]王新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多樣化與品牌建設[J].圖書情報研究,2015(4):3-7.
[3]范并思.閱讀推廣與圖書館學:基礎理論問題分析[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4(5):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