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珂妍
摘 要:隨著政府深化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等系列政策的實施,醫藥行業已經進入了新的快速發展軌道,本文以昆藥集團為案例研究對象,進行財務績效多元統計指標體系構建,評價昆藥集團的財務績效,有利于企業的經營與發展。
關鍵詞:昆藥集團;財務績效;因子分析
注明:“本課題由云南師范大學研究生科研創新基金資助”課題名稱:醫藥行業財務績效評價及提升策略研究-以昆藥集團為例(項目編號:yjs2018023)
1 文獻綜述
T.Radharamanan 和Arunkumar O.N.(2013)利用因子分析法構建多元指標模型,在復雜的經營運資本和總資產中簡化了對印度制造業的營運資金管理的分析。趙曉鴿、江鑫(2017)用因子分析法對40家醫藥制造行業的上市公司進行分析,得出的結論是對企業績效影響最大的因子是資產管理能力因子。通過各學者的研究發現,因子分析法可以把多個財務指標中的大部分信息濃縮到幾個較少的指標中,相比較其他評價方法能夠更客觀地評價財務績效。
2 樣本選取與指標體系建立
2.1 樣本選取
本文以昆藥集團為案例研究對象,選取了81家在2012年以前滬深主板上市的醫藥企業為研究樣本,并對其2013年-2017年的財務數據進行因子分析。
2.2 昆藥集團財務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
本文選取了33個財務指標,構建出評價昆藥集團財務績效的指標體系。
3 昆藥集團財務績效評價過程及結果
3.1 指標趨同化處理
為了消除量綱和數量級對每個指標間的影響,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對選取的33個指標進行正向化和標準化處理。
3.2 測試原有變量是否滿足因子分析的前提
在進行因子分析之前,經Bartlett檢驗得到P=0.000,小于0.05,即原始變量適合進行因子分析;KOM檢驗得到的KMO值為0.707,大于0.5,即選取的樣本數據適用于進行因子分析。
3.3 提取公因子
接下來就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對33個財務指標進行提取公因子,根據得到總方差解釋表中前6個特征值累積貢獻率≥70%且達到70.991%,因此提取6個公共因子,記作Fi。
3.4 因子旋轉和命名
采用最大方差法進行因子旋轉得到旋轉后的因子載荷矩陣,X6、X9、X7、X2、X4、X1、X3在第一個因子上有較高載荷,這些指標反映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將第一個因子F1命名為盈利能力因子;以此類推,F2命名為營運能力因子;F3命名為現金流量能力因子,F4命名為股東獲利能力因子,F5命名為償債能力因子,F6命名為成長能力因子。
3.5 計算昆藥集團在行業中財務績效得分和排名
提取出來的各個公因子得分通過公式Fi=β1X1+β2X2+……+βiXi進行計算,公式中的βi為公因子Fi 在變量 Xi上的得分系數,即原始變量的相關系數。財務績效綜合得分函數通過F=α1F1+α2F2+……+αiFi來計算,其中αi為各公因子的貢獻率。因此各個公因子得分和綜合得分的表達式如下所示:
F1=0.094*X1+0.091*X2+…+ 0.033*X33 (3.1)
F2=0.04*X1-0.001*X2+…+0.12*X33 (3.2)
F3=-0.005*X1+0.004*X2+…-0.01*X33 (3.3)
F4=0.002*X1+0.012*X2+…+0.02*X33 (3.4)
F5=0.002*X1+0.003*X2+…+0.082*X33 (3.5)
F6=0.064*X1+0.093*X2+…+0.088*X33 (3.6)
F=(27.227%F1+11.87%F2+11.615%F3+8.6%F4+5.857%F5+5.822%F6)/70.991% (3.7)
3.6 昆藥集團財務績效評價結果
從昆藥集團財務績效得分和排名可以看出,昆藥集團財務績效表現最佳的一年是2015年,財務績效表現最差的一年為2017年。F1(盈利能力因子)在5年間排名均在財務績效綜合得分之后,表明昆藥集團盈利能力較差,此外,從公式3.7可以看出,F1對昆藥集團財務績效F的貢獻率最高,因此,導致昆藥集團財務績效綜合排名靠后的原因是盈利能力較弱。
4 昆藥集團財務績效存在的問題及提升策略
4.1 昆藥財務績效存在的問題及成因分析
1)新醫保目錄導致公司主導產品業績下滑。昆藥集團的凈利潤從2016年開始出現下降,其主要原因是2017年2月的新版醫保目錄中,公司主要產品即注射用血塞通被列入二級以上醫院的限制使用范圍,受此影響,其注射用血塞通的銷量下降了 12.64%,導致業績下滑。
2)營銷管理不足。昆藥集團的銷售費在2017年增幅較大,主要是因為公司的營銷模式、業務結構變化導致市場推廣費和差旅費大幅增長,雖然投入大量銷售費用用于營銷,但營業收入上并沒有相應的增長,所以也可以判斷昆藥集團在營銷管理上不足。
3)研發成效不佳。昆藥集團的管理費用2017年同比增長了10.23%,發現昆藥集團雖然每年都在研發活動上注入新的資金,但其研發支出中資本化支出較低,大多屬于費用化支出,由此認為昆藥集團研發投入沒有取得較好的成效。
4)主營業務構成比重不合理。昆藥集團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于藥品的批發和零售,但這一部分利率低,并不能給企業的盈利帶來發展空間。企業名聲在外的是抗瘧藥物和心腦血管治療產品,但是這部分的收入占營業收入的比重較低,由此說明,企業的主營業務構成比重不合理。
4.2 昆藥集團提升財務績效的主要途徑
1)積極應對醫改政策調整產品結構。昆藥集團應增加非受限市場的產品銷售業績,減少基層醫保報銷受限帶來的不利影響,積極調整產品結構,加大對新進醫保的優勢品種以及市場未被充分挖掘的潛力品種的市場開發,推動形成新的業績增長力量。
2)合理控制銷售費用。昆藥集團應當加強產銷環節的管理,加強生產與銷售部門之間的交流,減少信息不對稱,并配合預算管理,從而使營銷成本更加具體和明確,到達增強營銷管理并控制銷售費用的目的。
3)明確研發重點,提高研發能力。昆藥集團應當對現有藥品進行維護研究及二次開發,提升產品質量,圍繞慢性病領域治療藥物進行新產品的研究開發,密切關注藥品審評審批制度的改革趨勢,加強研發階段管理,提高研發質量。
4)確定合理的主營業務構成比重。昆藥集團應當利用好自己獨特的優勢,努力調整產品運營結構,改善主營業務構成比重,大力推廣潛力品種,將主營業務放到發展自己的特色藥品上,增強對心腦血管疾病以及抗瘧疾系列產品的營銷,充分打造企業品牌。
參考文獻
[1]趙曉鴿,江鑫.基于因子分析法的醫藥制造類上市公司企業績效實證研究[J].洛陽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32(1):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