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振 張麗
摘 要:公路瀝青路面早期損壞將大大降低路面使用功能。如路面使用性能降至極限,應選用合理、有效的養護措施快速修復。相比傳統矯正性養護,預防性養護是指在路基路面結構基本良好或病害早期階段,選用專用養護對策予以處理,進而達到防治或延緩病害產生的目的。微表處技術作為公路施工最常見的預防性養護方法,是在稀漿封層基礎發展而來。本工程將微表處預防性養護技術用于施工,可有效提高行車安全性,防止病害擴展,延長道路使用壽命,現階段已成為公路養護施工的研究重點。
關鍵詞:微表處;工程概況;預養護施工
隨著我國基礎設施建設投入的進一步加大,我國公路工程不斷興建。因公路路基地質、地形等條件影響及長期行車荷載作用下,公路瀝青路面病害大量產生,如裂縫、泛油、凹陷等,這些病害的出現對公路使用壽命、行車安全影響較大。為此,研究瀝青路面養護對策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某公路工程投入運營后,在車輛長期荷載作用下,路面逐步產生裂縫、車轍等病害,通過實地調查路面病害狀況,決定選用微表處施工技術進行養護處理,以此規范施工工藝,提高施工質量。
1 工程概況
某公路工程是重要交通干線,在促進區域經濟發展中占據重要地位,由投入運營時間相對較長,雖然路面整體使用狀況相對良好,但存在不同程度的局部沉陷、坑槽、車轍等病害,且伴隨著車輛荷載作用,路面病害發展速度逐漸加快,為保證路面使用性能,充分發揮其積極作用,必須及時加強路面養護,提升路面行駛舒適度。該項公路工程原路面結構為半剛性基層瀝青路面結構,瀝青抗滑表層為4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面層厚度為6cm,下設35cm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經過技術人員對路面狀況檢測,局部沉陷是路面破損的主要表現形式,面積達到669m2,在主車道部分存在不同程度車轍病害,深度約為1.0—2.0cm左右,采用微表處罩面方式對路面病害進行處理,嚴格按照相關標準設計科學施工方案,改善路面使用性能。
2 公路養護處理中微表處施工材料準備
1)乳化瀝青。于微表處使用性能而言,乳化瀝青性能影響較大,因此應選取質量優良的瀝青材料。按照《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范》相關規定,可選取BCR型改性乳化瀝青用于微表處施工,并摻加一定量的SBR改性劑。
2)集料。選取質地堅硬、粗糙、潔凈的集料用于微表處施工,要求對針片狀顆粒比例加以嚴控,其各項性能應與相關規范規定相符。
3)填料。填料的主要作用為集料間隙填充或混合料工作特性改善。微表處填料應選取干燥、無雜質等材料,要求80%以上填料粒徑控制在0.075mm以下。
4)添加劑。在拌和時間、破乳速度等方面調節時可選用適當的添加劑,以此達到混合料路用性能提升的目的。促凝劑與緩凝劑是添加劑的主要類型,適量摻加添加劑,在稀漿混合料內可加快或減緩乳化瀝青的破乳速度。作為混合料設計的主要內容之一,要求添加劑的摻加不會影響混合料路用性能,同時按照室內試驗進行添加劑類型的確定,如添加劑未經驗證則不能用于施工,必須嚴格按照施工要求合理確定添加劑摻量。
5)水。作為微表處混合料的主要構成成分,選取無污染、無雜質的飲用水即可。
3 局部病害處治分析
為保證微表處施工質量,應先處治現有局部病害。針對裂縫病害,具體處理措施如下:
第一,裂縫寬度在5mm以內,需徹底清理干凈縫隙,塵土可選用壓縮空氣清除,隨后進行微表處罩面施工。
第二,路面為重度裂縫時,其寬度在5~20mm之間,需清掃干凈縫隙,如啃邊、破碎等問題出現于兩側,需對松動的邊緣位置進行全面清理,要求選取乳化瀝青灌縫施工,相比縫深,灌縫深度為75%左右,隨后在縫內灌入砂礫式乳化瀝青混合料,混合料選取輕型壓路機碾壓施工,混合料如溢出縫外,需做好清理工作,隨后完成微表處罩面施工。
第三,裂縫寬度在20mm以上,應先將瀝青面層挖除,并清理干凈基層頂面,隨后進行透層油撒布,隨后將粘層瀝青涂刷到側面,并進行AC-16C型中粒式瀝青混凝土鋪筑,厚度為8cm,最終完成微表處罩面。
第四,縱、橫向裂縫處治狀態良好,且已進行貼縫膠條處理,則無需再次進行處治。
4 公路路面養護微表處施工流程
1)放樣劃線。根據路幅全寬,對攤鋪箱寬度進行適當調整,確保施工車程次數為整數。放樣工作按照這個寬度從路緣開始,一般從左邊開始第一車,將走向控制線劃出。
2)裝料。在攤鋪機的料箱內裝入調料、添加劑、乳化瀝青以及水等符合要求的礦料,一般需要在料箱內裝滿礦料,使礦料保持均勻一致的濕度。
3)礦料攤鋪。攤鋪機裝好料以后要及時就位,與走向控制線對準,并對攤鋪箱拱度和厚度調整好,使攤鋪箱周邊貼緊原路面。在對各料門的高度或開度確認以后,需要將機器開啟,將拌和缸接合離合器,確保正常運轉攪拌軸,并將攤鋪箱螺旋分料器開啟。然后將各料門的控制開關打開,使拌和缸內同時進入礦料、水和填料,并將預濕的混合料向乳液噴出口推移,噴出乳液。施工人員需要在分向器上調節稀漿的流向,確保稀漿向攤鋪箱左右均勻流動。
另外,要對水量進行調節,確保適中的稀漿稠度,使用鐵鍬接住并丟棄剛開始流出的稀漿混合料。當稀漿混合料在攤鋪箱的全寬范圍內均勻分布時,可啟動盤底緩慢前行,行駛速度可以控制在每小時大于1.5km且小于3.0km的范圍內,不過稀漿攤鋪量應與生產量保持一致,確保攤鋪箱內始終保持1/2容積左右的稀漿混合料。在攤鋪完混合料以后,需要通過人工方式進行找平,起點、終點和縱向接縫是找平的重要部位,要及時清除并填平超大粒徑礦料產生的刮痕。如果用完其中一種材料后,需要立即停止施工,均勻攪拌攪拌缸中的混合料,并送入攤鋪箱完成攤鋪。
4)接縫處理。縱縫要平行于攤鋪方向,在攤鋪接縫處時,需要及時進行預濕水處理,確保兩車稀漿混合料的連接,對于接縫處的突出部分可用橡膠刮進行處理,隨后使用掃帚掃平,確保縱向接縫平順整潔。過多過密的橫向接縫會對路面的平整度造成影響,因此要使橫縫的數量盡量減少,使接縫的施工水平進一步提高。首先在起點位置,當稀漿混合料分布在攤鋪箱的全寬度上,通過低速緩慢前移能夠使箱內過多積料產生的起拱現象大幅減少,并通過人工方式對起點位置進行找平。通常情況下,攤鋪終點的外觀不會有太大影響,主要原因是下一車將在該終點處倒同一段距離。從上一車終點進行3—5m的倒回,然后繼續進行下一車攤鋪。
5)微表處成型養護。完成微表處施工后,需要清理施工現場,將任何松散或成堆廢棄物清除干凈。如果有多余的乳化瀝青在成型的路面滲出,可以將一層石屑灑在上面,并將其掃平。裝有乳化瀝青的料場要保持整潔,及時清理漏出的乳液。剛攤鋪的稀漿混合料在成型養護期間,不允許進入任何車輛和行人。對于一些交叉路口、收費站口等位置在攤鋪后要采取撒砂等必要措施防止損壞封層,而且要避免有急轉彎或急剎車情況在施工路段出現。交通開放以后,不允許有任何障礙存留在微表處路面,確保交通順暢。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我國交通運輸網絡不斷完善,有效加強了區域間的經濟聯系,為人們日常出行提供便利。在公路工程投入使用之后,由于車輛荷載、自然條件等外界因素影響,導致出現一系列路面病害,影響行車舒適度及使用性能,因此需要加強公路工程養護工作。微表處養護技術施工速度相對較快,交通封閉時間短,能夠有效提升路面的耐磨性及防滑性,延長公路工程使用壽命。在具體應用過程中應充分掌握原有路面使用狀況,并以此為依據制定科學配合比例,確保微表處養護質量。
參考文獻
[1]秦九林,蔣平.微表處技術在G322線一級公路瀝青路面養護工程中的應用及使用效果[J].四川建材,2011年04期.
[2]孫東娜,蔣平.微表處現場補給作業施工技術在公路路面大中修工程中的應用[J].廣東建材,2013年06期.
[3]李帥,尹明璽.高速公路瀝青路面養護施工中微表處技術的應用[J].技術與市場,2014年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