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剛
摘 要:現如今隨著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同學們也逐漸加大了在學習上的精力,然而在學習上的精力增多并不意味著學習成績的提高,沒有良好的習慣而一味地追求學習數量,這樣揠苗助長式的學習方法導致了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雖然學習時間上保證了,可是學習效率卻大不如前。
關鍵詞:班主任工作;學習習慣;平衡策略
班主任是學生學習和前進道路上的指路人和引導者,對于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學習習慣的養成以及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并影響著每一名學生的全面發展。但是,在多年的實際工作中遇到了一些問題,在對這些問題思考權衡過后,現將問題歸結如下:
一、學生現階段的主要狀況
1.出現“只顧學習”和“只顧貪玩”的兩極分化現象
現如今隨著競爭壓力越來越大,同學們也逐漸加大了在學習上的精力投入,然而在學習上的精力增多并不意味著學習成績的提高,沒有良好的習慣而一味地追求學習的數量,這樣揠苗助長式的學習方法導致學習效率得不到提高,雖然學習時間上保證了,可是學習效率卻大不如前。也有同學熱衷于參與體育活動,花費了大量時間在體育運動上,導致體育運動的時間過多擠壓了學習時間,從而導致學習成績提不上去,影響了學習成績。
2.具有勞逸結合的想法卻苦于找不到勞逸結合的方法
有些同學已經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也在積極摸索,在經過多次摸索失敗后要么失去了對學習的熱情,要么就又再次進入兩極分化的模式,有了勞逸結合的思想固然很好,但是要班主任進行引導,引導他們組織和安排自己的課余運動時間,從而提高學習效率,提高學習成績,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3.沒有全面發展的意識,看不到體育活動的價值
農村的大多數學生只能通過學習來走出大山,改變現狀,因而便一門心思撲在學習上只看到學習的重要性,卻忽視了學習習慣的意義,進而得不到良好的全面發展,等到進高等學校時便會發現全面發展的重要性,然而此時已經為時已晚,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已經養成很難再轉變,因此,在其意識、思想的萌芽階段就為他們樹立良好的全面意識和綜合思想顯得尤為重要,不但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他們人生道路的規劃也大有裨益。
二、班主任應對多重困難的基本策略
1.走進學生心靈,進而引導學生
班主任應走進學生心靈,了解同學所思所想,通過談話、交流、家訪等形式了解學生狀態,從而制訂準確到人又切實可行的辦法,例如面對占用課余時間而主攻學習的同學要鼓勵同學積極地參加課外活動,讓其感受到課外體育運動的魅力,此時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讓其明白真正的學習生活,在學習和課外運動統一之中唯有勞逸結合的學習方式才會讓學習效率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思維、想法才會充分激活。
2.積極鼓勵正確引導,幫助學生樹立信心
對于那些體育成績好學習成績卻一般的孩子,要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既然自己體育成績好為什么不把這股勁頭用在學習上呢?通過不斷地交流幫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相信自己不但可以把體育成績做好,還可以把文化課成績提高,進而提高學習的自信心,由彼及此,逐步樹立起對學習的信心,進而提高對學習的興趣和熱愛。懷著一顆一視同仁的心既要鼓勵學習優異的同學繼續努力,又要耐心指導成績一般的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迎頭趕上,不讓一位孩子掉隊。
3.與同學交心,潛移默化中給出解決之策
青春期的學生大多具有不愿聽取師長建議卻又沒有辦法的矛盾叛逆心理,我認為放低姿態,以一個“朋友”的身份給出建議,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要注意在平時多與同學談話、交流,及時了解同學的心思對癥下藥解決問題,以“朋友”的身份教會他們如何通過自律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觀念,進而幫助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開闊視野、樹立遠大志向,幫助他們學會規劃自己的
人生。
4.通過與家長的共同努力托起孩子美好的未來
農村家長大多文化程度不高,對于孩子的教育也采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對于孩子的教育投資更是寥寥無幾。有的家長雖然望子成龍,卻對科學的教育方法知之甚少,例如孩子學習出現困難時,他們束手無策,也有的家長只看最后的學習成績而忽略了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學習習慣與信心的培養,成績不理想時,他們唉聲嘆氣,孩子犯錯時,非打即罵,使孩子們畏懼學習,提不起學習興趣,更不用說養成學習習慣了,也有的家長注重工作,忽視了對孩子的關心和教育,對孩子不聞不問,久而久之這些孩子紀律松散,生活散漫。針對這些現象,班主任不僅要管理好班級學生,還要做好家長工作,班主任可以通過召開家長座談會、家訪或寫信等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通過班主任與家長共同努力,幫助孩子養成正確學習觀念,進一步提高學習成績
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學習成績的關鍵所在,是學生擁有成功、美滿人生的前提,現在養成的良好習慣會使學生受益終身,所以我們在傳授知識的同時也不要忘了對于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總而言之,在初中班級管理活動中,班主任應當認清現狀,貫徹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和要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通過自身修養、組建班干和建設規章制度等策略,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三觀”與學習習慣,全面提升管理質量,促使他們都能夠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