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鶴桐 (長春工業大學人文信息學院 130000)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迅猛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對地域文化進行全面傳承,是我國延續和保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關鍵,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全面滲透地域文化也將進一步擴大我國文化的影響范圍,凸顯中國特色區域文化的魅力和優勢。
華夏文明絢爛多姿,源遠流長,我國幅原遼闊,不同地區的文化也有著差異性的文化特點和文化表現,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升,近年來旅游行業迅猛發展,帶有區域文化特點的公共景觀已經成為了地區的特色標識,以下對在公共景觀設計中滲透地域文化的重要性進行介紹:第一,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觀中的全面滲透,是地域文化在新時代和新時期下具有的全新文化傳播方向,能夠顯著地擴大地域文化的影響范圍,提升我國對地域文化和中國特色文化的傳承效果;第二,眾多地域文化的相輔相成得以讓中華文化綿延千年,在公共景觀設計中滲透地域文化可以幫助我國國民銘記中國的悠久發展歷史,強化了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效果;第三,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觀設計中的全面滲透,也能夠進一步突出我國文化魅力,帶動了旅游行業的發展,豐富了我國的經濟產業結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道德源泉,在公共景觀設計中滲透地域文化,可以有效地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保證國家長治久安,民族健康發展。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觀設計中的傳承可以通過提升設計人員的文化傳承意識來實現,相關設計人員在進行公共景觀設計時,應該具備較高的地域文化傳承意識,將文化傳承作為公共景觀設計的理論核心,因此我國相關部門應該對公共景觀設計工程施加外部干預,有針對性的強化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觀設計中的突出性,整體提升相關設計人員的文化傳承設計意識。
優秀的地域文化是地方區域獨特的精神標志,地域文化也是一個地區區別于其他地區的文化特點,要想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對地域文化進行全面地傳承,相關設計人員必須深度挖掘地域文化特點,掌握地域文化的精髓,在公共景觀的實際設計中,將地域文化的豐富哲學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特點在具體的設計媒介上進行全面的體現,讓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觀設計中立足于地域文化特點,實現跨越時空、超越國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當代價值的設計目的,滿足透過公共景觀表面,凸顯地域文化傳承優勢的設計需求,發揮中華民族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公共景觀與我國經濟產業結構的全面調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公共景觀設計也在新時期、新形勢下成為了地域文化傳承的良好載體。要想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全面展現地域文化特色,突出地域文化優勢,相關設計人員必須提前搜集地域文化素材,深入地方區域進行文化調研,打破傳統設計的局限性眼光,以本人的切實體驗和感受為主,深刻體會地域文化主要精神影響力,搜集代表地方特色的文化素材,并將這些文化素材與公共景觀設計中的相關設計層面進行良好結合,以實現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觀中的全面傳承目的。
地域文化是人類長期發展積累的智慧,也是人類在歲月長河中積累和儲存的精神力量,相關學者認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的相關地域文化中蘊藏著解決當代人類面臨難題的重要啟示,對我國的地域文化進行全面傳承,可以有效地強化國家凝聚力。地域文化在公共景觀設計中的傳承,可以通過拓展地域文化載體來實現,相關人員應該全面地掌握地域文化的特色和地域文化的主要表現形式,深入分析公共景觀設計的設計層面和設計覆蓋范圍,將地域文化中的代表元素與公共景觀設計中的合適載體進行全面契合,實現地域文化的全面凸顯。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不同的地域文化構成了綿延千年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全面的應用地域文化可以有效的幫助國民樹立文化自信,在實際設計中可以應用借代的設計方法進行地域文化與公共景觀的融合,以下對其進行分析:第一,一般來說,借代是一種說話或寫文章時不直接說出所要表達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與它密切相關的人或事物來代替的修辭方法,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借代則是指在實際的景觀設計中,不直接搬用原有的地域文化建筑,而是將地域文化建筑的主要特點進行提取,并經其在公共景觀設計中的相關載體上進行體現;第二,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全面地應用借代手法可以突破地域文化的傳承限制,有針對性的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擴大地域文化傳承效果。
文化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重要力量,人類社會每一次躍進,人類文明每一次升華,無不伴隨著文化的歷史性進步。在公共景觀設計中融合地域文化是對地域文化的全面傳承,也是對地域文化中所滲透的精神力量的充分傳遞,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可以應用抽象簡化的方法進行地域文化的傳承,以下對其進行分析:地域文化代表了我國大片區域中的主要文化特色和文化集成,我國幅原遼闊,地域文化也多彩紛呈,其中包括荊楚文化、齊魯文化、中州文化、燕趙文化、關東文化等,這些地域文化深度根植在不同地方區域的土壤之中,與該地區人民的生活是不可分割的,以燕趙文化為例,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可以針對性的在景觀區域擺放河北梆子、吳橋雜技中的相關道具,還可設置代表燕趙地域文化特色的主要農耕設備的展示區域。
當前,我國對文化的傳承十分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既是我國綿延五千年的重要精神力量的傳承,也是對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全面踐行。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可以應用夸張變形的手法進行地域文化的應用,以下對其進行分析:夸張變形,一般建立在相關設計人員提取了地域文化的相關代表性素材的基礎上,對地域文化的特色進行了充分的放大,重點突出地域文化的文化優勢,營造濃厚的地域文化氛圍。就我國地域文化中的八閩文化而言,八閩文化主要根植于福建區域,福建區域中的閩東、閩南靠近大海,因此八閩文化與海洋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媽祖也成為了八閩文化的代表人物,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可將媽祖的雕像進行充分的放大,以實現地域文化環境的塑造。
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全面地融合地域文化,是我國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也是弘揚我國傳統精神,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主要路徑。在實際的公共景觀設計中,相關設計人員可以利用元素重組的設計手法進行地域文化的全面滲透,以下對其進行分析:在公共景觀設計中,元素重組是指將地域文化代表素材中的主要文化特色,根據不同的文化附著形式,如音樂、圖像、器物等,劃分為不同的元素,并在實際的設計過程中,對這些元素進行合理地搭配和組合,以全新的形式進行地域文化的全面重現。以我國荊湘地域文化為例,在公共景觀設計時,要想全面地凸顯荊湘地域文化優勢,營造荊湘地域文化氛圍,相關設計員可將代表荊湘地域文化特色的漢劇、楚劇、花鼓戲、采茶戲等進行合理的搭配。
在公共景觀設計中,還可以通過場景再現的設計手法對地域文化進行應用,以下對其進行分析:場景再現的應用手法可以讓游客在觀賞公共景觀的過程中擁有感同身受的觀賞體驗,場景再現的設計手法具有著較高的文化傳承優勢,能夠讓游客設身處地的體會到濃厚的地域文化氛圍。以山西平遙推出的大型情景演藝節目《又見平遙》為例,《又見平遙》講述了一個關于血脈傳承、生生不息的故事:節目中將平遙城票號東家趙易碩抵盡家產,從沙俄保回了分號王掌柜的一條血脈為故事主線,通過“選妻”、“鏢師死浴”、“靈魂回家”、“面秀”等等片段,凸顯了平遙人的道德傳統及因為這種傳統而闡發的悲壯情懷,具有良好的地域文化傳承和應用效果。
總而言之,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關鍵時期,在公共景觀設計中應用地域文化,可以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行全面的傳承,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升中華民族凝聚力的有效途徑。在公共景觀設計中融合地域文化,也能夠讓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得到全面凸顯,向世界彰顯了中華文化的獨特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