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心含 孫魯寧 (南京林業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210037)
竹編工藝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是古時人們智慧的結晶,歷史悠久。依據史料,早在新石器時代,古人就已經將竹編器具運用到了生活中。此后至戰國時代,竹編工藝漸漸興起。到了宋初,竹編工藝發展的勢頭更為迅猛。至明清時期,從事竹編的手藝人更是急速增長,許多日常用品也逐步披上了精巧的竹衣。概括地說,竹編工藝不管是在日常用品上的實用性還是在藝術品中的鑒賞性,無一不展現出古人們非同尋常的智慧以及揮灑自如的技藝,每一件竹編作品都是經由技藝、文化和環境三方互相影響產生的珍寶,它在人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直至現代,通過發展與衍變,各類編織紋飾層出不窮,產品造型能力和編織技藝日益精進。然而,前文是將竹編工藝當成一門傳統工藝方面來分析的,身為傳統工藝,它被保存的極為完好,甚至得到了不小的發展,可是從另一角度來講,它身為日常用品的實用性被狠狠遏制住了。從各類古文記載來看,古時侯,竹編工藝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無孔不入,曾經它與人們的關系是那么的密不可分,可到如今,它卻與我們漸行漸遠。在21世紀各類生產技藝是如此的發達,社會經濟實力不斷加強,生活也進入了“快餐時代”,各式各樣的快捷用品在人們生活中無處不在,竹編工藝卻漸漸被人們所忽略。通常人們僅僅把它看作一件藝術品,卻不會嘗試將它運用到日常生活里?;蛟S只是因為在現代那些令人目不暇接的工藝品中,它的外表過于平凡,缺少人們追求的設計感和潮流感,導致它被人拋之腦后。
(1)色彩規律
每種產品都有屬于自己的色彩特點和規律,傳統竹編工藝產品自然也不例外。竹編產品主要有兩種用色規律——“綴色”和“配色”。綴色即通過在竹材本身上添加別的顏色不同的材料進行點綴,使其更加具有豐富性,例如竹籃的籃身基本都為同種色彩,唯有在手柄處纏以別色。“綴色”在竹編產品中的運用是非常普遍的;另一些則是采用多種顏色搭配交織在-起產生平衡效果的用色,即“配色”,例如竹瓶,匠人們會用多色竹材一起進行編織。“配色”竹編產品大多會用黑、紅和竹色搭配。

(2)形態特點
當人們觀察一個產品時,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產品的形態。它的形態表現著作者內心的思維世界。竹編產品里較具參考性的特征是產品的尺寸結構。傳統竹編產品大都為中小型產品,極小部分是大型產品。從中不難看出,由于古時候沒有高科技水平的支持,只能依靠于純手工編制,且被其他各方面條件限制,因此并不適合編織過于大型的竹編產品。雖然竹編工藝品數量繁多,包括生活器具、工藝品和生產器具,但是它們在大體的造型結構都遵循著同一種規律。從局部來看,任何器具的編織疏松或細密程度都是根據產品的功能來定;從大體來看,竹編產品都是以幾何形體為主的,并且它們幾乎都是中心軸對稱的,例如長方體和圓柱等。
(3)裝飾特點
用處各異的竹編產品上通常會綴以形態各異的紋樣,這是它們的裝飾特點。很多日常生活用品多數不會進行繁復裝飾,但有些產品例如祭奠所用的帶有特殊意味的器具會以特殊的技法來編制。傳統方法中也有著通過將其他材料與竹材融合的制作手法。這樣所做出的產品具有獨特地韻味。例如花布、瓷片等,尤其是與漆藝的結合較為常見。此外,竹編產品在平面與立體上的裝飾手法也有所不同。平面編織有著四、六、八即弧形編法,立體編織則更是能在產品之上編織出各種文字、繪畫圖案,令人嘆為觀止。
最初的竹編產品誕生就是為了便利人們的生活,而它們的創作靈感又來源于生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接下來就簡單介紹一下這些產品中所運用到的設計理念。
(1)以人為本的創意理念
所有的竹編產品都貫徹著以人為本的創意理念。無論是哪種竹編制品,編制者都是以其功能性為主,再進行變換,不單單只以他本人的想法作為創作依據。竹編產品是為生活所服務的,匠人不僅要將從日常中汲取創作靈感還要確保設計出的作品可以靈活運用與生活中。這無一不體現著傳統竹編產品以人為本的準則。
(2)功能為主的造型意識
藝人們可以根據各類需求編織出不同造型,但是由于材料、手法等限制,產品造型還是多以規則圖樣為主,很少有不規則的外形。編織者們在日常中對各類細節細致觀察,再融以自身的老練經驗,使產品具有相應的功能性。如魚簍與背簍,僅僅只是開口處大小的細微不同,就使得它們的功能截然不同。
(3)偏向質樸的裝飾取向
大多數竹編產品都非常注重功能性,編織者注重利用竹材本身的特性來制作產品,不加以繁復瑣碎的裝飾,就算要修飾也只是加以點綴性的幾筆,因此它們的外觀通常樸實無華。這些細節處體現了人們自然和諧、純真質樸的審美觀念。在現代環境問題嚴峻的背景下,古人所體現的這種設計理念非常值得我們學習和運用。

由于科技的發展與進步,竹編竹材的可塑性大大提升。在現代技術的幫助下竹子的炭化物、纖維等成為現代家居用品設計的新型材料。部分竹編產品已經逐漸突破傳統的束縛,從外觀造型、編織技法等方面開始進行創新,然而有一點美中不足,現代生活節奏快,很少有人將時間花在那些具有內涵但貌不驚人的事物上,他們更喜愛時尚感與現代感,而竹編藝術雖然獨特但不像其它絢麗多姿的事物一樣吸引人。除此之外,要想將竹編工藝品充分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來,還有著許多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竹編藝術的發展之路還是任重而道遠的。
要想竹編藝術與現代社會接軌,那么首先就要做到與時俱進,創新是必不可少的,墨守成規只會自取滅亡。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竹編工藝產品多做儲存之用,但其作用并不局限于此,設計者可將竹編工藝嫁接于其他產品設計上,改變它單一的形態,誕生全新的竹編工藝產品。舉例來說,當竹編與燈罩合并,可以采用細竹絲編織出各種美麗的圖紋,當開啟燈具時,絲絲縷縷的光線從竹罩中透出,將那紋樣映照在墻面上,有著難以言喻的瑰麗美感,更加具由觀賞性。又或是將竹編與沙發坐墊連結起來,在炎熱的夏日,坐于由竹編織而成的坐墊上時,由于竹具有良好的散熱能力,你會感受到一股自然的清涼驅除了心中的煩悶。
竹是再環保不過的材料,它具有其他材料所不能及的靈性古韻,渾然天成。當它與現代材料結合,必將摩擦出絢爛的火花。材質間不同的肌理和特性,會使得產品更加具有質感。而當竹編與傳統材料碰撞,如木材、布藝等,這一類同屬性的配置,源于自然,更顯親近。除了這些竹編還可以嘗試和紙材、石材結合。可以預見,它們的搭配絕對會產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奇妙化學反應,這樣既能讓竹編技藝更加貼近現代社會,又可以為產品帶來新的特色,可謂是一舉兩得。
通過調查,不難看出系列化產品在當今市場上很是吃香,假設我們將這一手段也運用到竹編設計中,那一定可以拓寬竹編產品的市場。而系列化設計又可分為三種:
成套系列設計:這一類指的是功能性相同但造型不一致的竹編產品,如竹編收納類設計,可包含竹編收納箱,竹編收納筐等。
組合系列設計:這一類指的是功能各有所不同但卻互為助力的竹編產品。如竹編坐具類設計,可包含竹編沙發、圓竹椅、小竹凳等。
單元系列設計:這一類指的是功能性完全不同可最終目的相同的竹編產品,如竹編餐具類設計,可包含竹編筷子,竹編湯匙等。
這些成套系列化的竹編產品具有很強的統一感,且更具和諧美,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種購買方式也更為便捷,自己不必費心盡力地去搭配,可有效促進它們的購買欲望。
竹編工藝不只是一個文化符號,它所具有的文化意蘊才是真正寶貴的財富。當它脫離了生活這一載體,只被放在展臺上高高供起,那它的價值只會被灰塵所湮沒。只有真正的將它運用起來,它才算是真正的存在著,而不是作為一個冷冰冰的文化符號。從前文來看,竹編工藝在現代家居設計中適應的很是良好,竹編藝術在家具設計中得到了創新,家居設計在竹編藝術中得到了發展。只有順應時代變遷不斷對竹編工藝進行改進,竹編工藝才能一直發展下去。
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