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燦彬 王 淼 張 揚 (北京化工大學 100020)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市場逐漸成為全球市場中的重要部分。中國有著巨額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并且仍然擁有著極大的發展空間。隨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人們運動健身的意識日益高漲,運動健身消費的投入也不斷增加。
面對如此巨大的體育用品消費市場,國內外品牌紛紛發力,希望攫取更大的市場份額、創造更大的品牌影響力。在產品中運用中國元素、推出中國節日紀念版,成為貼近中國消費者、發掘中國市場的初步方式,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各大運動品牌也開始更深刻的理解中國文化,借此獲取中國消費者更高的認同感。中國文化也成為了現代體育用品設計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國歷史悠久,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中,馬文化一直伴隨著中華民族的進步與發展。古籍上說:“自軒轅以來,服牛乘馬。”軒轅即是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服牛乘馬是指馴服乘坐牛馬的意思,也就是說,從黃帝以來便有了六畜之一的家馬供人們乘騎。
馬的文化不僅歷史久遠,也是中國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回寫道“關公既歿,坐下赤兔馬被馬忠所獲,獻與孫權。權即賜馬忠騎坐。其馬數日不食草料而死。”赤兔以為關羽絕食而亡的“忠義之舉”流傳千古,所謂“人中呂布,馬中赤兔”,足以說明人們對于它的評價頗高,赤兔也以此奠定了其千古名馬的地位。
馬的文化不僅出現在詩詞歌賦之中,也是中國傳統工藝品的重要題材。古代帝王或是征戰沙場、創立新朝,或是抵御外寇、保衛國土,特別是開國君主更是對戰馬喜愛有加,所以死后大都有關于馬的石刻、石俑陪葬。昭陵六駿是紀念陪伴唐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戰、建立唐朝的六匹駿馬而制作的青石浮雕石刻,其形態優美,曲線流暢,刀工巧妙、細膩,是我國古代極富盛名的戰馬石刻作品了。
耐克公司是最早開始在球鞋設計中運用中國生肖元素的體育用品公司之一,在2002年便推出了第一款生肖別注的新年特別款Air Force 1,自此之后,每逢中國的農歷新年耐克公司便會推出一款生肖主題的新年別注。
而2002年正好是中國農歷的壬午馬年,耐克此次推出的新年別注便是以馬為主題,共有兩款,一款主要用以慶祝農歷新年,鞋舌上刺繡有繁體的“馬”字,鞋墊上印有馬的圖案;另一款則取意“馬到成功”,鞋舌與鞋墊上均刺繡有“成功”二字,鞋跟處印有“HORSE”一詞。可能是因為首次推出生肖主題的球鞋,這次的新年別注運用“馬”的元素比較單一,出現的位置也很統一,運用的配色也很簡單以白色為主輔以紅色,裝飾的紋樣也是簡單的奔馬圖案和數量極少的漢字,整體設計顯得很謹慎。聯想到當時耐克進入中國市場時間不長,對于中國文化的理解與中國消費者的態度可能并不深入,這又是一款首次推出的試水之作,這樣拘謹的設計也就不難理解了。
2014年,時間又走到了農歷馬年,這次耐克設計了一款結合有太極、萬馬蹦騰和“馬”字的主題圖騰,并以此為核心串聯起多個鞋款,雖然相比之前幾年的生肖鞋款其運用較為成熟的屬相元素在這些鞋款上出現的不多,但更多的是配色上的寓意,它們有的暗含“黑馬出柵 馳騁千里”,有的暗含“傲氣干云 奔馳若風”,還有的暗含“俯仰騰挪 戰無不勝”。它們以馬年圖騰為主題,組成了一支氣勢恢宏的“馬群”。
2002年壬午馬年,耐克公司推出了旗下第一款生肖主題的球鞋。2014年甲午馬年,耐克公司則一口氣推出了14款馬年主題的球鞋。十二年一輪回,兩次馬年別注相對比,我們不難發現在設計上,耐克越來越成熟也越來越自信。從簡單的“HORSE”刺繡到精致的“馬”字圖騰,從簡單的紅色裝飾到寓意突出的色彩運用,這其中的變化以中國市場影響力驅動探索為開始,最終又重歸于中華文化影響力。
李寧品牌是國內較早開始組建自己的設計團隊,并有意識形成自身品牌文化的體育用品公司,但礙于相較于國際品牌影響力不足以及旗下經典款式競爭力較差的問題,早期的一些中國元素的作品并沒有產生太多的國際影響力。但隨著品牌扎實的發展,并在2012年簽約NBA著名球星韋德,以及對中國文化更深入的理解,近幾年推出的鞋款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馭帥系列是李寧迄今為止時間最久的籃球鞋系列,推出這一系列的最初目的也在于改善原本李寧籃球鞋專業性不強,認可度不高的問題。它的第一任設計師馬迅是國內備受推崇的球鞋設計師之一,作為土生土長的北京人,馬迅一直對北京城里的各種古代石刻石雕興趣濃厚,這些石像雕刻也對馭帥前幾代的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馭帥一的設計靈感便來自于石刻“昭陵六駿”中的“白蹄烏”。石刻上的白蹄烏昂首迎風、四蹄騰空,可謂是氣勢十足,而馭帥一的線條也十分簡潔凌厲,不多加一絲多余的修飾,這種中國傳統石刻所具備的氣勢與動態十分適合表現籃球運動的沖擊力與美感,所以盡管沒有那種具象的戰馬特征,但依然能從馭帥一簡潔凌厲的線條中深深感受到那種氣勢與動感。在配色上,馭帥一也僅僅增添了少許的紅色點綴,主體仍以白黑為主,黑與白的鮮明對比,透過這種中國傳統的水墨畫似的色彩,更加突出了線條的凌厲動感,為馭帥賦予了一種渾厚而又氣勢十足的古典之美。
韋德之道系列是近年來李寧新推出的用以開拓國際市場、提升品牌形象的高端球鞋系列,每年都會推出生肖主題的新年別注。在2014年推出的韋德之道2馬年別注的產品介紹中寫到其靈感來源于古代重裝戰馬,聯系到其配色中大面積使用的土黃色,這一靈感的來源應該就是西安秦始皇兵馬俑中的戰馬了。除去主體的土黃色,在球鞋內襯、鞋舌、中底、后跟處使用了紅色與黑色的搭配。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后,為鞏固其統治,陸續設立了各項制度,包括衣冠服制。秦始皇常服通天冠,廢周代六冕之制,只著“玄衣纁裳”,百官戴高山冠、法冠和武冠,穿袍服,佩綬。玄衣纁裳里的玄、纁便指的就是黑色和紅色,所以其紅與黑的搭配也契合了秦朝皇帝服飾的要求。配色的精心搭配不僅彰顯了球鞋的古樸風范,更是透露出設計師對中國文化的深刻理解。
鞋面上大量運用皮革和翻牛毛皮的的材質,利用鐳射工藝將結合了韋德個人Logo和古代重裝戰馬的護甲花紋呈現出來。鞋舌上“2馬14”的馬年Logo替換了原本韋德的個人手寫簽名。后跟處刺繡有一幅以剪紙形式設計的馬年標志,喜慶的紅色裝飾也突出了馬年屬性的立意。整雙球鞋對“馬”的元素的運用可以說是細致入微,不管是鞋面花紋的巧妙結合,還是細節處別出心裁的巧妙設計,都淋漓盡致的演繹了馬年文化。
我國擁有悠久的歷史,馬作為古人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深深地刻入了中國文化。歷代的文人騷客無不寫詩作詞贊頌馬的忠誠剛烈,畫家工匠亦通過畫作石雕展現馬的風采神韻。隨著近年來中國國力的不斷提高,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力也日趨增長,與此同時新興的球鞋文化也在這片沃土自由生長。當來自西方的現代球鞋設計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碰撞,我們看到了許多像“馬”文化的中國特色設計元素應用到設計當中。
國際品牌耐克早期的幾款別注鞋款,更像是現在NikeID的產品,元素單一、配色簡單,鞋面上固定位置直接刺繡代表馬的漢字或圖案,從設計的角度來說也比較直白,更像是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推出的一款占位產品,抑或是一款探索市場反響的試驗品。但幸運的是這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并且依仗于自身強大的設計團隊,在不斷接觸、深入了解中國文化后,耐克運用中國元素的產品也越來越成熟。材質上的精挑細選,紋飾上的精心刻畫,以及配色上更多對中國傳統藝術借鑒后意象的表達,可以看到中國文化對球鞋設計由表及里的影響。國內品牌李寧雖然公司建立較晚,在起步階段處于劣勢,但憑借成熟的品牌文化與強大的設計團隊厚積薄發,依靠本土品牌對中國文化和傳統工藝理解更深刻的優勢,以及借鑒其他品牌對于市場探索的經驗,陸續推出了設計優良的產品,并且在產品中對中國元素的運用也更加得心應手。
中華文明積淀深厚,蘊含著巨大的能量,相信當代表著中華文明的眾多元素與現代設計相結合,必定可以為球鞋文化發展帶來無限的啟迪與靈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