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懋智 (廣西師范大學設計學院 541006)
民族文化的精髓亦是世界文化的精髓。而在黨中央提出包含文化自信在內“四個自信”的當下,作為設計從業者更應積極參與到文化自信建設中來,學習發現優秀傳統文化,積極追求探索具有自身傳統文化特色的設計風格,于設計之中凸顯民族氣韻。
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家用紡織品、服裝服飾以及生活用品,這些產品的設計也能從多方面映襯出當時社會的一種經濟發展態勢和人們所在社會文化生活背景下的審美常態。當下服裝、產品、家居等開始講究設計,開始講究審美情趣與實用性的結合。各大設計行業開始應用中東方傳統元素(如勞倫斯·許的中國風系列、故宮文創的大熱等設計)使得中國傳統文化開始了在世界設計舞臺嶄露頭角。而最貼近生活本身的家紡產品設計在目前設計多元化發展的浪潮中顯得有些缺乏創新力。比如家紡市場中琳瑯滿目的花卉紋樣、格子圖案、幾何與抽象圖形就是有力的證明。
水墨元素的引入,無疑是為家紡設計行業注入新的發展動能,尤其是在被西方文化沖擊影響下,以樹立文化自信為前提的傳承發揚水墨元素應用于設計中的研究顯得尤為重要。
外來文化不斷影響國人審美態勢,國內的家紡產品設計逐漸失去了自身文化色彩,而在這種情況下,傳統水墨的肌理與審美法則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人們的審美疲勞。同時伴隨著設計行業的發展,水墨不再僅僅作為一種古老而傳統的表現型藝術,可以化身水墨元素作為一種新的設計語言走進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設計中去。
著名平面設計師靳埭強先生,也是一位水墨畫大師。擅長在海報設計作品中表現水墨元素,表現水墨畫自然優雅、清新精致的裝飾意蘊。從靳埭強的海報設計作品到現代裝飾繪畫的分析,水墨的裝飾品味及其對水墨裝飾語言的創新運用,有助于我們在進行家紡產品設計時研究該怎樣去提煉水墨元素,以致于家紡產品這種有別于紙的新型載體中水墨效果的表現。近期一部《影》火遍了各種媒體雜志,其取得如此大反響的背后是導演張藝謀及其團隊的一次大膽嘗試---整部電影的基調全部采用傳統的水墨風格,無論是從畫面色彩基調到人物形象、服裝再到場景陳設,每一幀畫面帶給人的是一種似曾相識又意韻幽遠的視覺享受。從家紡品的設計上講,傳統水墨元素的應用,提高了家紡產品的文化性與欣賞性,因為作為配套性使用的產品,尤其是在中式與新中式裝修風格大熱的當下。家紡產品在家裝、工裝上也能更好地凸顯出使用者的品味與審美。
“墨即是色”,墨的濃淡變化就是“色”的明暗變化。“墨分五彩”,指層次分明的水墨色度則可代替不同顏色。北宋沈括的《圖畫歌》中:“江南董源傳巨然,淡墨輕嵐為一體。”就是說的水墨畫。墨色多變,呈現“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普通層面上,“黑白灰”看似簡單,但黑色本身卻是各種顏色的復合體,依靠從中析釋出微妙的灰度、輕重及留白,操作難度甚大于彩色的運用。在現在的家紡產品設計中,將大面積的水墨元素直接應用于紡織品設計中,略顯生硬,無疑是對傳統水墨藝術“計白當黑”、留白構圖的“反叛”。在進行家用紡織品(如床品、窗簾,壁毯、地毯,桌旗)的設計創作時,我們應當以所涉及的產品本身特性進行圖案上的提煉、歸納、再創造。簡單來說,就目前床上用品中使用最多的花型紋樣來說,我們在進行創作前需要對創作對象或設計元素提取的本體進行造型結構和顏色上的一步步提煉,從寫生花卉到提煉花型結構,再到配色上的組合重構,最后設計出我們需要的花型紋樣應用到床上用品的設計生產中。
同樣道理,傳統水墨畫其墨色表達較書法則更為豐富。“墨分五色”:“濃、淡、重、清、焦” 五種對于墨的明暗控制包含了傳統水墨畫的靈氣所在;何謂“六彩”,即“干濕”、“濃淡”、“黑白”三組對立關系。使用披麻皴、牛毛皴、斧劈 皴等多種技法來展現山水重巒的效果。假設我們在進行窗簾的圖案設計時,將水墨畫中大寫意的一些筆觸及圖案直接用到產品中,會讓人產生混亂、眩暈感。因此“有的放矢”地去將水墨元素應用于不同設計對象中顯得尤為必要。如果將水墨應用于家紡品的設計中,需主觀意識上去將原有的水墨元素進行解構,因為該產品是用到整個場景中,在進行設計的同時,還要考慮到色彩以及明暗所帶給人的視覺沖擊的主次關系。水墨畫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留白的構圖方式,正是因為這種構圖方式,水墨畫虛實相生的意境美才會喚起欣賞者的感興。
“疏可走馬,密不透風。”水墨元素在進行單品設計的時候,可以多考慮水墨藝術的構圖美、筆觸與暈染層次,盡量體現出水墨畫帶給人的審美享受。另外,當涉及不同材質面料的時候,對于圖案的處理就不能一概而論了。有些面料質地柔軟細膩,比如蠶絲、綢緞、貢錦等面料,在圖案的造型與風格上也應更細致柔美,用靈動的水墨小品或加入工筆等藝術手法做到虛實相生,互相呼應,以達到更豐富的視覺效果。對于紋理較粗的面料,比如用在地毯,窗簾等設計中的棉麻織物或編織面料,可使用大的暈染色塊,從高度概括的水墨造型藝術規則中汲取經驗。
技術進步給設計帶來改變,圖案性,文化性上的變化與革新等大都是“隱性”的,而在工藝上的改變則可看做“顯性”的。家紡設計離不開印染與刺繡,而印染從最原始的扎染(也稱草木染),這是我國最原始也是過去使用最廣的一種純天然的印染工藝。經歷世代傳承,經久不衰,目前仍有一些地區還在使用這種傳統方式來進行面料染色印花。目前這種印染工藝又隨著手工藝的興起,再次受到人們的追捧,但多應用于服裝或包裝等面料的設計中。將扎染工藝運用到水墨家紡上面,不僅扎染原有的層次過渡自然的暈染效果可以很好地表現水墨意境,而且傳統文化與傳統工藝的碰撞,產生更有溫度的產品。
另外一些新的印染工藝,比如數碼印花,段染、吊染、噴繪技術、綜合工藝都能展現出漸變抽象的浪漫藝術風格,這也揭示了傳統工藝不斷與新理念新創意新技術結合所呈現出獨特的染織藝術新語境。數碼移動印花技術的出現,也使得設計師在對水墨元素的圖案進行再設計的同時有了更好的實現保障,數碼印花將水墨元素于紡織面料上的應用好比以紙為載體的水墨畫般游刃有余、相得益彰。
在家紡產品的設計中,我們還應考慮到不同的使用空間與適用對象在需求因素上的差異化。比如:在客廳這種娛樂會客的公共空間內,是最直接展現主人審美修養與文化底蘊的地方,且客廳相對來的持續使用時間不會很長,所以在客廳中使用的窗簾、地毯、抱枕等產品的設計上,墨色可以濃重,可突出簡潔高雅的氣派,也可借鑒水墨畫中大寫意花鳥的手法,給人以視覺上的沖擊與享受。臥室是一個相對私密和供人們休息的地方,可以采用大面積留白,加以淡墨點綴,在構圖上能盡可能的簡約,用色上追求素雅,盡量避免繁雜的圖案化裝飾或強烈的墨色濃淡對比,以求為人帶來寧靜舒心的視覺享受。
隨著新時代下“文化自信”的建設與提升,極具中國特色的水墨元素已經在國際舞臺上大放光彩。2015年阿瑪尼高級定制在米蘭國際時裝周中,用一個系列的水墨竹韻高定服裝,又一次地將水墨——這張中國的名片帶給世界,廣受關注與贊嘆。其實仔細留心不難發現,現如今,“新中式”,“中國風”等詞匯出現頻率也是越來越高,這代表了日益強大的中國對傳統文化藝術傳承與推廣的力度與日俱增。水墨元素的應用以及受歡迎程度也體現了我們對自身傳統文化的喜愛與自信,在將來,我們也會有自己獨特設計方格的且具有代表性的設計語言閃耀國際舞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