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天蓉 (寧夏大學 美術學院 750021)
展示設計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息息相關,是隨著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而發展的。展示設計的形式美法則是在創造美的形式中產生的。從本質上來說,它是許多美學家長期對自然和人為的美感現象加以分析和歸納而獲得的結論。熟練的運用形式美法則,可以培養人們對美的感覺,達到美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以此創造美的事物。在展示設計中,通常指的形式美法則包括重復與漸變、對比與統一、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等。
重復是展示設計中常見的形式美法則之一。重復是相同的基本形或者相近的基本形連續地、有規律反復出現,以此求得整體形象的統一感。它是以單純的手法求得整體形象的節奏美,強調秩序的同一性。重復的特點具有連續、清晰、平和無限之感。它能使視覺形象整體化、秩序化。能夠使規整嚴謹的空間產生統一、條理、單純、清晰的節奏美感。重復具有三方面特征:一是同一形態連續、規律地反復出現;二是相同或相近的形態反復的出現;三是重復所表現的藝術特征是整體化和秩序化。在展示設計中,采用同一基本形的重復會使展廳在視覺上顯得單純和統一。采用相近基本形的重復,會使得空間活潑、具有節奏感。在展示設計中運用重復的形式可以使展品均等陳列,使得展廳具有整體感覺。如服裝展示或者家具等的展示,可以把服裝或者家具做類別分類,使消費者輕松的選擇出如意的商品。值得注意的是設計師在設計展廳時,運用重復手法,一定要把握住展廳的空間變化層次不宜過多,否則空間會顯得雜亂無章。
漸變的形式美法則在展廳的設計中也運用的非常普遍。漸變是相似形象的有序的排列,也是一種以類似求得形式統一的手段。采用漸變的手法可以使空間形成和諧、自然的空間形態。漸變使人產生柔和、含蓄的感覺,具有抒情的意味。漸變是一種符合發展規律的自然現象。漸變是指基本形有規律地循序變動,它能使人們產生節奏感和韻律感。漸變包括相同基本形之間的漸變和相似基本形之間的漸變。采用漸變的形式美法則時,需要把握秩序的精華,使展廳顯得完整而靈活,實現既統一又變化的藝術效果。漸變是組織規律上具有規律性的展示,能產生井然有序的秩序美感。漸變的形式可以是形態的大小、疏密、粗細的變化,也可以是色彩的明暗的變化,同時也可以是燈光強弱的變化,這些都可以產生漸變的效果。在我們生活中,如自然界中物體近大遠小的現象,動植物的生長過程等都是有秩序的漸變現象。
對比是視覺藝術中最重要的形式法則之一。是把兩種物體并置在一起,使展示陳列的各要素之間產生相異性的比較。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一起,進行對照。對比是將雙方的矛盾激化,在藝術表中通常是形體的對比、色彩的對比、虛實以及肌理上的對比。對比可以在視覺上產生沖突和緊張感。如在設計展廳時,設計師可以有意識的強化某種對比,以此形成突出的展示效果。
統一即是對矛盾的弱化,也是對矛盾的調和,以獲得視覺要素之間的協調感。哲學上指的統一就是矛盾的兩方面或多方面在一定條件下相互依存而結合成的整體。在展示陳列空間內,使其形、色、光、質等成為一個非常和諧的整體。統一使人們在視覺上、心理上獲得寧靜、平和的滿足。而在藝術設計中的統一是把兩個或兩個以上相同性質但不同量的物體放置在一起,給人很舒適的感覺。
統一就是為了保證展出來的整體效果,緩解其中的一些矛盾,這就需要設計師具有在諸多復雜的因素中抓住主要矛盾的能力。如果想要使展示設計的效果突出,不僅要有整體統一的視覺效果,還要具備靈活多變的細節處理,需要在矛盾中求統一,達到和諧共生的美學效果。
因此,在展示設計中,陳列各要素若過于統一而缺乏變化會使展廳顯得呆板、沒有生機,但是對比過多,又會使展廳變得凌亂,這就要我們在設計廳的過程中,把握住“度”,即在確保整體風格統一和諧的審美狀態下,在局部通過對比的手法形成視覺上的強化。
節奏和韻律二者之間既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節奏是有規律的重復,具有單純、明確的聯系和強力的美感。而韻律則是有規律的變化,因此富有充實的變化美。在展示設計中,節奏和韻律可以通過展廳的空間、造型、色彩以及照明等元素有規律的反復排列來體現節奏和韻律美。節奏是理性的,韻律是感性的,節奏是韻律的單純化形式,韻律是節奏的深化朦朧。節奏是根據反復、錯綜的原理,加以適度組織,使之產生高低、強弱變化的一種韻律。而韻律的本質是反復,同時韻律也是多種節奏的形式。展品有規律的變化能給人的心理產生一種節奏感,能引導參觀者的視覺活動方向。在展示設計中,通過節奏和韻律的表現形式,可以活躍展廳的氣氛,同時也可以使展廳充滿動感、富有朝氣。
節奏和韻律按其結構可以分為漸變節奏和韻律、旋轉節奏和韻律、起伏節奏和韻律、自由節奏和韻律等。按其形式分有靜態的韻律、激動的韻律、微妙的韻律、雄壯的韻律等。在展示設計中,同一物體以漸變的形式重復出現就會體現節奏和韻律美。
對稱指圖形或物體兩邊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狀和排列上具有一一對應的關系。對稱給觀者的視覺感受往往是統一的、規律的。對稱最顯著的特點是以一條直線為軸線,軸線的上下左右結構形態相同。而哲學范疇的對稱是指宇宙的根本規律對立與統一規律。對稱是形式美的傳統技法,是人類最早掌握的形式美法則。在日常生活中,對稱代表著穩定、和諧之意,體現了端莊美。如我國的建筑,從古代的宮殿到一般住房,絕大部分是對稱的。由此可見,對稱在我們生活中隨處可見,如植物花葉子、動物以及人體的軀干結構,都體現出一種對稱美。而在展示設計中的對稱,會使的展示空間顯得大方、高貴。在展廳中,同形、同色、同質對稱,上下、左右對稱,稱為絕對對稱。但是在設計時,過多的使用對稱會使得空間顯得呆板、沒有生機。因此我們在使用對稱的形式美法則時,可以在細節上進行一些微弱的變化,使得空間變得靈活。
均衡指無形軸心的左右或者上下各方的形象不是完全相同,但從兩者形體的質與量等方面卻有相同的感覺。均衡是展示空間各部分重量感在相互調節之下所形成的相對靜止的現象。均衡則是對稱的變種,形式上不對稱,但實際感受對稱。均衡富有變化,具有一種活潑的感覺。如展示設計時,我們可以把陳列較多的商品放在距離中心較遠的地方;把陳列少的商品放在距離中心較近的地方,以此達到視覺上的平衡。采用均衡的表現手法會使展廳的空間在視覺上生動,會使展廳在統一中營造變化,在秩序中體現動感。體現均衡的形式美法則不僅可以在造型上需求變化,也可以在色彩搭配上體現。總之,對稱與均衡是導致展示藝術形式穩定與平靜的有效途徑。
展示設計的形式美是通過空間、色彩、燈光、建筑、展品形態等多要素完美體現的。而在形式美法則中,重復與漸變、對比與統一、節奏與韻律、對稱與均衡對展示設計來講是極為豐富和重要的手段。合理的掌握和運用形式美法則,會使展廳產生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是普遍的構造規律的一個多面體現,能創造出相當可靠的藝術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