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文 (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 413000)
結合相關實際調研可以發現,現階段我國高職設計素描教學存在的教師認知偏差、學生存在的固化思維定式等問題,均會直接影響高職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形成。具備高水平素描技巧與創造性思維,是創作優秀素描繪畫作品重要條件,由此可見本文研究具備的較高現實意義。
為實現高職設計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必須設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如是否基于主題選擇內容和形式、切入點選擇的準確性、思維的靈活程度、主題理解的深刻程度,以此保證學生能夠在設計素描的創意開始階段能夠較好基于自身新穎的想法完成創作,為避免表現技巧和表現方法制約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表達,案例教學的開展便需要得到重點關注。案例教學在高職設計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培養中可發揮拋磚引玉作用,在面對普通、平凡的題材時,為保證學生能夠更為完善的表達主題,必須引導學生基于新穎的角度進行巧妙構思,學生需合理選擇角度、題材、思維方法、表現技巧,保證作品在形式和內容上的獨樹一幟,這一過程需避免學生出現盲目模仿問題,否則創造性思維培養將受到較為負面影響。
案例教學需針對性選擇具備較高啟發性和典型性的案例,以便更好引導學生分析與反思,問題解決、創造性思維培養均可由此獲得提升。以超現實主義代表畫家馬格利特及其作品作為案例,教學可圍繞《傾聽的屋子》、《紅色模型》、《光的世界》等作品的解讀展開,分析其作品中常采用的變更、混合、孤立、偶然巧合、矛盾對立、雙重視覺形象、概念的兩極性、改變對象尺寸或質地等獨特的思考邏輯,可向學生傳達不同一般的思維方式,有利于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培養。以《傾聽的屋子》為例,馬格利特在作品中特意改變了蘋果的原有尺寸,放大蘋果體積,是蘋果太大,還是屋子太小?引導人們思考房屋與蘋果的真實比例關系,這種對未知世界的探索和真實世界的審判極具借鑒價值。此外,結合案例中涉及的創造方法,引導學生結合這種方法開展探索活動,并逐漸形成自身獨特的繪畫與思維方式。
藝術創作的形式多樣,表現語言和手法各異,因此對設計素描教學中的創造性思維培養必須靈活開展,并合理選用豐富多樣的形式語言,如多視點構圖、時間延續置換、矛盾圖形、異形同構、打散重組等。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課堂教學實驗和學生的實踐練習中均需要滲入創造性思維相關的概念性知識,為順利實現這一目標,應針對性設計相應課題,如每課題應在創造性思維培養中有所側重,以此保證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深度與廣度。課題內容表達需保證學生的思維清晰明了,課題的練習需同時包含可操作實施的具體課堂訓練與帶有創造性思維的理論知識作指導,造型層面需關注情感共鳴,并給予創新與課題內容針對性選擇表現技巧、手法、工具,基于課題需要的最有特征、最有表現力、最典型的素材選擇,以及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意境創造,均能夠較好服務于創新訓練。在實踐的推進中,需不斷完善創新訓練課題,保證課題的可實施性,因此教師需做好課題選擇、課題分析、課題訓練目的明確、訓練步驟制定、課題步驟設計及修改等工作。學生則需要在設計素描課程學習中學會觀察、理解、分析、表達的能力,通過獨特的視角來表達對象,即可有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其創造性思維能力。
在具體的創新訓練過程中,多視點構圖、時間延續置換、矛盾圖形、異形同構、打散重組等形式語言的應用極為關鍵。以打散重組為例,教師可圍繞打散后的圖形與其他圖形重新組合,或將完整的圖形打散并重新組合,創造新的視覺形象,由此開展的創新訓練可較好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能力。常用的打散重組方法包括打散重組存在對切重組、十字切割重組、螺旋切割重組、自由切割重組等,教師需在教學中重點傳授這類方法,并為學生解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以此打開學生思路,針對性選擇個性化方式表達,即可避免無目的的打散重組,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高職設計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也可以圍繞非常規訓練進行,由此引導學生按照創意思維定式,另辟蹊徑的構建新觀念、不循常規的思考問題,自然能夠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在非常規訓練過程中,應圍繞常規感悟束縛破除、非常規聯想啟發、非常規觀察方法啟發三方面開展教學。在圍繞常規感悟束縛破除開展的教學中,教師需引導學生重視畫面的構成,以此剖析、拆卸物象形體,即可發現和創造新穎的視覺形象,這一過程需結合物體的內在結構,學生將真正形成自身獨有的特點、個性、風格。基于審美意識與要求,素描應具備一定韻律和節奏,因此教師需基于這種韻律和節奏引導學生組合有韻味、有特點的畫面,并激發起創作熱情,拓展其創造性思維;非常規聯想啟發需圍繞設計史上富有獨特創造性的作品展開,教師需引導學生探尋這類作品中的獨特創造思路,通過汲取其中的聯想與想象思維,即可逐步改變學生存在的改變想象方式,培養其創造性思維。值得注意的是,非常規聯想教學大多需要結合不同的物象,這樣過程需遵循自然、和諧原則,避免強行結合問題出現,這樣學生才能夠在創作中構成和諧、新穎、意味無窮的視覺畫面,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多看、多想、多問、多在其中發揮著關鍵性作用。此外,教學還需要重點營造自由輕松的氛圍,引導學生從結構、質感、形狀角度出發思考問題,針對性問題設置也能夠較好服務于學生的形與意聯想、形與形聯想訓練,如引導學生思考“摩天大樓的結構能聯想到什么形狀?”、“看到金字塔你能想到哪些心理暗示?”,配合由點到面的輻射聯想方式訓練,即可更好實現學生思維的開拓;非常規觀察方法啟發需圍繞新穎的視覺現象展開,由此開展的教學需關注形式美規律,如韻律、比例、和諧、重復、對比,以此保證學生創作的畫面結構具備明確的圖形動機,學生由此迸發的創意火花必須得到重視。
為提升研究的實踐價值,本文圍繞上文提及的打散重組教學的實踐案例開展研究,由此可確定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教學課時,具體如下:
1.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深入了解打散重組這樣創意方式,以此開拓其眼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并提高其藝術欣賞水平。
2.教學重點難點
基于教學,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方式,如逆向思維、發散思維、聚合思維,以此挖掘學生的創造潛力。
3.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采用討論法、體驗法、提問法、欣賞法、講授法等教學方法,同時,配合啟發式教學手段與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相結合,鑒賞大師級的優秀藝術作品,便可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實現創造性思維探索實踐的長足推進。
4.教學課時
共8課時。
教學共由教學準備、導入、講授新課、布置作業、課堂練習、教學輔導、展示與評價、課堂小結共八個環節組成,主要內容如下:
1.教學準備
需針對性選用代表性較高的作用制作課件,以此滿足課堂交流需要,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2.導入
通過多媒體課件,展示岡特·蘭博(德國著名設計師)的作品,引導學生思考作品采用的創意方式,由此帶來的新穎、直觀的視覺沖擊力,即可引出“打散重組”課題,并引導學生深入探索作品內涵。
3.講授新課
需講解打散重組定義,并進一步提出“打散重組的方法”問題,配合展示的作品,即可引導學生總結出打散重組的主要方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可得到更好培養。
4.布置作業
選擇一組靜物作為參照物,引導學生開展打散重組練習,練習需為學生準備多樣化的素材。
5.課堂練習
將學生分成6-7人小組進行練習,練習過程中教師需引導學生思考問題,鼓勵學生相互合作,通過小組式教學法推進教學。
6.教學輔導
在學生創意過程中,及時解決學生出現的問題,可采用借鑒同學經驗、參考借鑒大師作品等方式。
7.展示與評價
引導學生相互進行評價,并總結作品的創意性,已經打散重組特點的體現情況。
8.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相互欣賞、分享作品,教師進行教學總結。
綜上所述,高職設計素描教學中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需關注多方面因素影響。在此基礎上,本文涉及的案例教學、創新訓練、非常規訓練等內容,則提供了可行性較高的創造性思維培養路徑。為更好開展高職設計素描教學,逆向思維、聚合思維、擴散思維的針對性培養必須得到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