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哲
(北京新立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北京,100039)
文 摘:熱處理是金屬材料機械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熱處理工藝過程與標準密不可分,涉及選材、工藝參數的制定、熱處理操作、產品性能等方面。文章闡述工件選材、產品性能與標準的關系,討論如何根據材料種類及相關標準選擇與優化工藝參數。
熱處理是采用適當的方式對金屬材料或工件進行加熱、保溫和冷卻,以獲得預期組織結構與性能的工藝。熱處理對于充分發揮金屬材料的性能潛力,提高產品的內在質量、節約材料、減少能耗、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提高經濟效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熱處理不僅能提高材料的力學性能,增加零件的強度、硬度、韌度和使用壽命;改善零件的加工工藝性能;還可以提高或改善某些材料的物理或化學性能。它不改變零件形狀,就可賦予零件在一定工作條件下具有所要求的性能和較長的壽命。
標準在熱處理過程中的應用無處不在,實際生產中我們經常會遇到技術要求與材料種類、類型、規格不相符的情況。對于設計師而言,如何結合標準選用合適的材料,使材料發揮出它的最大優勢,同時又能達到節約能源的目的顯得非常重要。在熱處理過程中推行統一的作業標準和生產工藝參數,可以為生產質量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材料的成分、規格不同,熱處理后達到的性能也不同,即便是同一種材料,成分的微小差異也會造成熱處理后性能的差異。因此,如何根據材料的成分,結合相關的各級標準選擇和優化出不同的工藝參數,達到不同的力學性能是熱處理過程中不可或缺的工藝過程。筆者從選材、工藝參數、具體操作等方面闡述熱處理中的標準選擇與優化。
材料的類型、化學成分等是熱處理質量的基礎。類型不同,材料可以達到的性能也不同;化學成分不同,熱處理工藝參數則不同,化學成分的差異則直接決定材料熱處理后能否滿足技術要求。設計選材的依據就是材料能達到的各種性能,包括硬度、拉伸、沖擊、耐磨、抗蝕、磁性能等。
以GB/T5231—2012《加工銅及銅合金牌號和化學成分》中鋁青銅為例,常見的材料牌號與成分見表1。

表1 鋁青銅牌號與主要成份
鋁青銅為青銅的一種,具有良好的機械性能、耐蝕性能和抗磨性能,鋁為主要添加元素。少量鐵加入鋁青銅后形成極細的FeAl3質點,分布于金屬溶液中,作為α晶粒的非自發晶核,使合金晶粒細化;還能延緩原子擴散過程,細化再結晶晶粒;錳能強化α固溶體,提高合金強度,并在某種程度上改善合金的鑄造性能,同時降低合金的共析轉變溫度,避免自發回火脆性;鎳能大大提高Cu-Al合金的機械性能(特別是屈服點)和耐蝕性。
通過表1可以看出,其中所列4種牌號鋁元素含量相近且范圍有交集,區別明顯的是鐵、鎳、錳等元素,而成份的微小差異直接影響材料熱處理后的力學性能。在熱處理選材時,需要根據材料的成分選擇適合的材料牌號,選用合適的熱處理工藝參數進行熱處理后,達到設計需要的技術參數和性能。例如,需要材料的硬度在HRC35左右,可選擇QAl10-4-4材料;而需要硬度在HRC28左右,可選擇QAl10-3-1.5材料。這樣每種材料才能發揮自身的最大優勢,產生出優質的產品。
熱處理所涉及的材料種類繁多,產品形狀多種多樣,即便是一種材料,影響熱處理工藝參數制定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材料原始狀態、有效尺寸、設計要求的技術參數和性能、是否帶有熱處理工裝等。以常見的材料鈹青銅QBe2和馬氏體不銹鋼40Cr13為例。
例1:在企業生產中經常用到的材料鈹青銅(QBe2),引用的標準為SJ3197《鈹青銅彈性元件的熱處理》,其材料狀態及性能要求具有多樣性,具體見表2。

表2 鈹青銅 (QBe2)材料狀態及性能要求
在同樣的時效工藝下,C態和CY態的零件硬度值區別很大,比如,我們采用305℃保溫150min處理QBe2帶材,C態的硬度值為HV336,而CY態的硬度值為HV384。在實際生產中,熱處理工藝師需要根據材料的類型、狀態、技術要求適當調整工藝參數,如CY態的時效溫度選下限或采用不完全時效的溫度,也可將原材料重新固溶,然后再時效;而C態的采用正常時效,硬度要求高的溫度也相應適當提高,以滿足設計的不同需求。
為了避免工藝師之間存在的經驗、技術等差異,需要通過標準化來對工藝參數進行統一,將技術要求與工藝參數一一對應。在實際應用中,我們編制了企業標準,給出了時效處理溫度和保溫時間與不同硬度要求的對照表,固化工藝參數,很大程度提高了產品的一次交檢合格率。
例2:QJ2714A—2016《不銹鋼的熱處理》規定馬氏體不銹鋼40Cr13淬火回火的工藝參數見表3。

表3 40Cr13淬火回火的工藝參數
標準中分階段規定了技術要求與工藝參數的對應關系,但是在實際生產中,材料的規格和成分差異會影響淬火后的硬度,熱處理工藝師需要根據淬火后的硬度,適當調整回火溫度。標準是對熱處理工藝參數的指導,是編制熱處理工藝參數的依據。實際生產中不能完全照本宣科,在保證產品質量的前提下,要在標準的基礎上適當調整,才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產品熱處理后的質量不僅取決于材料和工藝參數,還對熱處理操作要求很高。在科技不斷發展的今天,熱處理設備的數字化、智能化、自動化,以及計算機與機器人的應用,都是操作標準化的表現。
比如,采用鋁合金聯合爐進行鋁合金固溶處理。固溶是將合金加熱到一定溫度,保溫后快速冷卻,以得到過飽和固溶體的處理方式,為后面的時效強化提供組織準備?,F有的鋁合金固溶設備一般為立式加熱爐,其垂直下落式入水方式決定了鋁合金固溶的轉移速度,滿足了鋁合金固溶對轉移速度的要求,減少了人工操作的不一致性。
GJB1694—1993《變形鋁合金熱處理規范》對鋁合金淬火轉移時間根據產品厚度規定為5s~20s。如果在空氣中的停留時間(即淬火轉移時間)過長,冷卻速度變慢,引起α(Al)固溶體分解,析出物沿晶界析出,使晶界粗化,會造成類似于“過燒”的現象,而操作設備的標準化避免了這種現象,保證了熱處理質量。
我國大多數企業是按產品合格率的高低來評價質量的好壞。產品的合格與否由相關標準來規定,標準一般規定材料經過某種熱處理后的最低性能,達到并超過最低指標即為合格。然而滿足最低性能不能稱之為優質產品,所以,講質量首先得看標準水平,標準水平決定了產品質量的等級。
例如:功能材料1J50,鐵鎳系軟磁合金,在弱和中磁場下具有很高的導磁率和很小的矯頑力,加工性能好,可以制成形狀復雜的零件,且具有良好的防銹性能。在熱處理退火過程中合金進行再結晶和晶粒長大,同時在氫氣保護下,可以去除部分雜質、凈化材料,起到提高磁性能的作用。經過熱處理退火后,可以消除機械加工產生的應力,再結晶晶粒長大使得晶界減少,雜質之間間距加大,對磁性能的影響減小,同時獲得有序化的組織和取向一致的組織,達到設計所要求的磁性能。
1J50材料規格多、品種全,同時也對應不同的性能指標,GB/T32286.1—2015對1J50合金的磁性能給出了詳細的規定(見表4),冷軋帶材不僅按厚度進行了詳細的區分,而且還分了材料級別,在不加以說明的情況下,按級別Ⅰ要求,如果要求級別Ⅱ或者級別Ⅲ,需要在訂貨合同中注明,以從源頭上提高材料的質量,加嚴對化學成分的要求,以保證材料進行熱處理后的磁性能滿足更高的要求。

表4 1J50合金磁性能 (部分)
熱處理質量是熱處理專業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而標準是質量實現的一個基礎和保障。標準的實施不僅能提高質量,還可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熱處理質量是企業依據相關標準,對需要熱處理的產品進行的規劃、設計、生產、檢測、售后等過程的信息披露,反映產品使用功能的屬性,包括性能、效率、可靠性等指標。而標準就是對熱處理質量特性作出的明確和具體的定量的技術規定。熱處理標準是規范熱處理經營行為和指導生產的技術文件,與熱處理質量是源與流的關系,標準是質量的依據,質量是執行標準的結果。
我公司熱處理專業擁有一套比較完整的標準體系,幾乎涵蓋了所有的熱處理種類。這些標準是根據多年的實踐經驗總結而成的,既包括通用性標準,也包括針對典型工藝制定的標準。目前已在生產中應用廣泛,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可操作性。當生產中遇到技術問題時,工藝師會成立攻關團隊,立項進行課題研究,并將課題成果固化成典型工藝和標準,用于指導某特定產品的熱處理,效果明顯,提高了批生產的能力,保證了產品質量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