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風波持續,市民的情緒難免受到影響。調查顯示,疑似抑郁癥的患病率10年間增長6倍。
據香港星島日報網11日報道,香港大學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針對本港2009年至今年7月的10年間,香港社會的抑郁癥狀及自殺念頭進行精神健康調查,其間做了8次大型訪問,每次均超過1200人。11日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1年至2014年香港疑似有抑郁癥的人口約占1.3%,并以此為基線,2014年非法“占中”時期上升到5.3%,再升至2017年9月的6.1%,而最近的政治風波后比例高達9.1%,比基線水平上升6倍。
調查團隊又在今年6月22日至7月7日期間,向原先調查組別中的1788人進行電話訪問。結果顯示,年齡介于50歲至59歲的人士,可能出現抑郁癥的患病率最高,達12%;緊隨其后的是60歲或以上人士,達11.5%,;30歲至39歲人群中7.8%的被調查對象疑似有抑郁癥,20歲至29歲人士的患病率為5.7%。至于潛在的自殺想法患病率,則從2011年至2014年的1.1%,增加至2019年6月至7月的4.6%。研究同時發現,男性、教育程度不高、收入較少、沒有穩定工作的人群更可能有抑郁癥。
東方日報網11日稱,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令人憂慮。港大醫學院院長梁卓偉稱,調查反映社會嚴重事故會使人出現精神健康疫癥,跟“非典”、禽流感及豬流感等大型傳染病沒有區別。不過,流行病可用疫苗防治,也可通過數據推算高峰期及完結期,向社會派定心丸,但社會議題沒有確切時間表。他同時提醒說,研究顯示無論政治立場如何、是否參與示威,都會受到社會氛圍影響。▲
(韓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