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麗娟
[摘要] 目的 探討感染艾滋病手術患者的有效手術室護理管理措施。方法2017年10月,該院收治1例感染艾滋病合并胸部外傷入院手術治療的患者,行臨床常規檢查確診后,全麻下行開胸探查胸腔閉式引流術。回顧性分析患者的術前準備、手術過程以及術后處理等臨床資料,總結有效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方案。 結果 從患者入院、到患者決定手術、再到患者出院全過程中實施有效的護理管理干預,患者痊愈后順利出院,未出現壓瘡、跌倒、導管滑脫、給藥錯誤等不良事件,全體參與手術治療及臨床護理的醫護人員均未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 結論 艾滋病并非手術禁忌,盡管感染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較差,但在圍術期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措施,包括術前充分準備、術中積極配合、術后規范化處理,并加強人文關懷與職業防護,便可減少護理不良事件及職業暴露的出現,有利于提高護理服務質量。臨床上為感染艾滋病患者實施手術治療的過程中,可推廣應用手術室全方位、全過程護理管理方案。
[關鍵詞] 手術室;護理管理;艾滋病職業暴露
[中圖分類號] R472.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9)02(a)-015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ffectiv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measures for patients with AIDS surgery. Methods In October 2017, a patient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with AIDS and chest trauma surgery wa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After clinical routine examination, the thoracic closed drainage was performed under general anesthesia. The clinical data of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surgical procedure and postoperative treatment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effective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programs were summarized. Results From the patient admission, to the patient's decision-making surgery, to the patient's discharg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ffective nursing management intervention, the patient was discharged after the recovery, no adverse events such as pressure sores, falls, catheter slippage, medication errors, etc., all involved in the operation no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IDS occurred in the medical staff for treatment and clinical care. Conclusion AIDS is not a surgical contraindication. Although the immune function of AIDS patients is poor, effective operating room managemen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during the perioperative period, including adequate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active intraoperative coordination, postoperative standardization, and strengthening human care and occupational protection can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care events and occupational exposure, 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are services. Clinically, in the process of performing surgical treatment for patients with AIDS, a comprehensive and full-process nursing management program for the operating room can be promoted.
[Key words] Operating room; Nursing management; Occupational exposure to AIDS
艾滋病是一種傳染性疾病,主要由HIV病毒感染所致,危害性極大,死亡率較高,青壯年是艾滋病的主要發病人群。艾滋病存活者由于抵抗力下降,疾病發生率提高,因此多合并各種外科疾病,手術治療需求逐漸提高[1]。感染艾滋病手術患者不斷增多的同時,醫護人員職業暴露風險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與重視。2017年10月,該院收治1例艾滋病合并胸部外傷入院手術治療的患者,通過開展手術室全過程護理管理,患者順利完成手術,報道如下。
1 ?臨床資料
患者,男,26歲,因“艾滋病確診2年,咳嗽10 d,現發熱、呼吸困難、胸部刀刺傷2 d”,于2017年10月16日門診以“艾滋病并胸部外傷”收治入院,體溫38℃度、脈搏134次/min、呼吸30次/min、血壓96/54 mmHg,患者精神不振、神志清,查體欠合作,形體消瘦,鞏膜無黃染,雙側瞳孔等大等圓,對光反應靈敏。左下肺呼吸音無,右上肺呼吸音粗糙,可聞及散在濕啰音。胸部平坦、軟,無壓痛、反跳痛,肝脾未聞及移動性濁音(-),雙下肢無水腫。入院后,患者血氧飽和度下降明顯,憋氣,呼吸困難,考慮與胸部損傷有關,拍胸部正側位片示氣胸、血胸。與家屬做好溝通,于2017年10月16日23:00在手術室全麻下行開胸探查胸腔閉式引流術,留置胸腔閉式引流管2枚,術程順利,帶管回病室。
2 ?方法
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情、加強生命體征監測,醫護人員需注重職業防護,體液、血液隔離,預防職業暴露[2]。
2.1 ?術前護理
安排心理素質好、能力強、高年資的護士配合手術,對手術相關人員的皮膚情況進行嚴格的評估,確保無破潰、無破損,選定一名洗手護士、兩名巡回護士。確定參術人員之后,加強風險管理培訓,重點講解職業暴露的危害,告知有效的規避措施,提高醫護人員的風險規避意識與安全意識。提前預測手術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做好預防對策。
術前做好相關器械的準備。手術通知單上注明HIV感染,在感染手術間為患者實施手術,并在室外設置好隔離標識,保證手術可以正常進行的前提下,盡量將與手術無關的物品、儀器移出手術間。備齊手術相關物品,如一次性床單、一次性被罩、經環氧乙烷消毒的一次性手術衣、一次性無菌手術敷料包、一次性防護眼罩等,盡可能地使用一次性物品,以便于術后焚毀。提前30 min開啟手術間凈化、負壓,將室溫調節至22~24℃,確保患者舒適,并做好保潔員的安全防護指導與培訓工作。用一次性雙層罩將床全部蓋住,一次性物品使用后專門處置,使用過的針頭、刀片等,標注好后均統一收繳,并嚴格進行消毒處理[3]。
做好術前訪視。巡回護士術前需要對艾滋病患者進行訪視,準確評估患者的心理狀態,重點關注患者是否存在焦慮、抑郁、孤獨等不良心理,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及時給予心理疏導與安慰。同時,做好家屬及周圍人的心理指導,應充分尊重患者的自尊心與人格,盡量給予關愛,使患者感受到家人與社會的支持,鼓勵患者積極面對現實,并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術前1 d,巡回護士到病房護士站查閱病例,查閱完成之后,進入病房,簡單自我介紹,注意面帶笑容、語言親切和藹,拉近與患者的距離,增強信任感。詳細地向患者介紹術前相關注意事項,簡單講解手術室調價、麻醉配合方法,囑咐患者安心休息,心態平穩地迎接手術。
預防職業暴露。感染手術室配備濺灑處置箱、職業暴露處置箱,濺灑處置箱中的物品有護目鏡、84消毒片、鑷子、小毛巾、噴壺、各種型號的手套、感染性廢物標識等,職業暴露處置箱中的物品有安爾碘、16號注射頭、生理鹽水、創可貼、紗布等。
2.2 ?術中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麻醉前,做好三方安全檢查。控制手術室濕度50%、室溫24℃,確保患者舒適并要注意保暖。檢查皮膚的完整性,受壓部位貼好降壓貼,以避免壓瘡。建立靜脈通道,穿刺時使用安全性留置針,使用后及時將針芯放到利器盒中,配合麻醉師完成麻醉,嚴格執行清點制度,確保切皮前三方安全。
醫生、護士、麻醉師均要嚴格遵循職業防護標準的要求做好個人防護,帶雙層手套才能接觸患者的體液、血液,麻醉師帶眼罩行氣管插管,預防唾液噴濺。洗手護士、手術醫生穿雙層一次性無菌手術衣、穿長桶靴、帶雙層手套,用彎盤傳遞銳利器械,預防針刺傷,相互傳遞手術器械時,要準、穩,手術過程中使用的縫針、針頭等,要放在專門的治療碗里,不可回套針帽;巡回護士必須及時供應手術相關物品,并保證儀器性能良好,確保手術順利進行。嚴格做好垃圾分類,用雙層垃圾袋,不可垃圾混放。
2.3 ?術后護理
手術完成后,三方再次核查,確認無誤后方可離開。做好管道護理,確保管道通常。檢查皮膚,確保完整性,將未用、已用器械分開放置,用75%酒精擦拭已用器械。擦拭后用雙層袋密封,交給消毒供應室護士,進行清洗消毒滅菌。手術器械放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中浸泡30 min,擦拭干凈后雙蒸消毒。用過的縫針、刀片、針頭等銳器,放在利器盒里,并與一次性物品一起放進雙層黃色感染醫療廢物袋中,統一處理。
做好終末處理。物品整理歸位,使用75%酒精擦拭無影燈、柜子、物體表面,用2 000 mg/L含氯消毒液拖地,空氣凈化繼續運轉30 min后再關閉。將患者送至病房,與責任護士做好交接。術后第3天進行訪視,患者生命體征正常、精神狀態佳、傷口愈合良好、無疼痛。
2.4 ?加強人文關懷
護理人員應及時了解患者的社會、工作、家庭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與患者進行交流與溝通,交流時語氣要溫和、態度要和藹、要有耐心,注意保護患者的隱私,充分尊重患者,使患者保持積極的心態;預見性預防護理不良事件。術前準確評估患者的血小板、血氧飽和度、CD4水平、營養狀況,明確護理風險。艾滋病患者抵抗力較差,皮膚菲薄,再加上手術治療導致活動能力降低,從而增加了壓瘡風險,為預防壓瘡,應使用氣墊床或者是及時增加被褥,用水膠體敷貼壓瘡好發部位,如骶尾部、髖部等。術后早期幫助患者被動活動,患者恢復到一定程度后下床活動,以預防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睡眠時使用護欄,預防墜床,給藥時認真核對,避免給藥錯誤。
3 ?討論
相關統計調查顯示,我國艾滋病疫情目前正處于低流行趨勢,HIV病毒感染者陸續進入發病期,艾滋病患者的數量明顯增多。隨著“國家四免一關懷”方針的實施,艾滋病HAART治療逐漸科學化、規范化,延長了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質量[5]。但艾滋病存活者由于抵抗力下降,多合并各種外科疾病,手術治療需求逐漸提高,近年來,臨床感染艾滋病手術患者的數量不斷增加,給臨床護理工作帶來了更嚴峻的挑戰。艾滋病患者的抵抗力、免疫力低下,術后并發癥多,不僅影響手術治療效果,還提高了患者的病死率。與此同時,手術治療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艾滋病患者的體液、血液,增加了醫護人員的風險,同時若是醫護人員心理壓力過大,也會增加患者發生不良事件的幾率。基于此,必須加強對艾滋病手術患者的護理管理,尤其是對于CD4計數<350個/μL、并結核病、合并糖尿病或者是三級以上手術的艾滋病患者,應加強護理管理,以預防不良事件的出現[6]。采取護理管理,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風險規避意識,使護理人員主動采取預見性的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減少艾滋病手術患者術后不良事件的發生。
艾滋病職業暴露指的是,從事艾滋病防治工作或者是執行相關工作的時候,被HIV病毒感染的體液、血液污染了非胃腸道黏膜或破損的皮膚,或者是被帶有HIV病毒體液、血液的刀片、針頭或其他銳器刺破皮膚,從而可能感染HIV病毒的情況[7]。相關統計調查發現,艾滋病患者手術治療過程中,8%左右的醫務人員出現過艾滋病職業暴露情況,其中外科醫務人員的艾滋病職業暴露發生幾率遠高于其他科室醫務人員,護理人員的艾滋病職業暴露發生幾率遠高于其他醫務人員。而有研究指出,加強護理護理管理,可以預防艾滋病職業暴露的出現。例如,王巧麗等人[7]的研究中,為艾滋病患者實施手術時,實施科學合理的預防措施,回顧性分析1 762例艾滋病手術患者的一般資料,結果發現,16例發生艾滋病職業暴露,其中,手術室護士6例,外科醫生10例;操作不當37.50%,人員配合不當31.25%,疲勞25.00%,患者原因6.25%。艾滋病職業暴露發生后及時處理,并給予阻斷用藥,結果隨訪1年無人發生艾滋病感染。因此其得出結論:艾滋病患者手術過程中實施科學合理的預防措施,是避免艾滋病職業暴露的有效方法。再如張玉娟等人[8]的研究報道中,通過建立嚴格的消毒隔離管理制度,落實職業安全防護措施,包括遵循艾滋病隔離要求的術前準備、專門的感染手術間準備、術中護理管理等,認真落實消毒隔離制度,做好個人防護、醫院感染管理、終末消毒處理等措施,結果發現,所有患者的手術過程中,未發生刀割傷、針刺傷、血液污染眼結膜或皮膚等艾滋病職業暴露情況。 由此可以看出,加強手術室護理管理,做好防護措施,杜絕醫源性感染,規范手術操作,嚴格執行標準化的職業暴露預防措施,落實消毒隔離制度,掌握艾滋病職業暴露的處理流程,便可以確保患者的安全及醫護人員的職業安全。
綜上所述,感染艾滋病手術患者圍術期實施有效的手術室護理管理措施,可減少護理不良事件及職業暴露的出現。
[參考文獻]
[1] ?曹志玲.關于手術室護理人員對艾滋病的防護措施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4,9(33):260.
[2] ?王巧麗,馬淑煥.護理干預在艾滋病合并顱腦疾病患者圍手術期的應用效果[J].中國實用神經疾病雜志,2017,20(22):94-96.
[3] ?唐玲,陳小霞.探討艾滋病手術患者護理風險管理方法及其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7,2(42):5,12.
[4] ?張磊,李錦慧.全身麻醉在艾滋病感染患者手術中的安全性與可行性探討[J].現代醫藥衛生,2017,33(15):2343.
[5] ?趙昌松,張強.艾滋病患者外科手術防護流程培訓班及應用推廣教學總結與體會[J].繼續醫學教育,2017,31(2):10-12.
[6] ?王麗.1例艾滋病合并四腦室室管膜瘤患者的手術室護理及職業防護[J].當代護士,2016(12上旬刊):187-188.
[7] ?王巧麗,任偉,李小龍,等.手術室醫務人員艾滋病病毒職業暴露的原因分析[J].中國醫學工程,2017,25(11):4-7.
[8] ?張玉娟,鄭蓉,王娟,等.艾滋病患者手術的醫院感染管理措施[J].中國消毒學雜志,2011,28(1):55-56,59.
(收稿日期:2018-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