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苑婷
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市場化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對稅制有了新的要求,強調稅制改革的必要性與可行性。從營改增試點推行到當前的全面鋪開,標志著我國營改增改革步入新的時期,為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稅制體系,創設了良好條件。營改增形成了新的稅制環境及制度要求,對企業會計處理形成較大影響。為此,從影響問題出發,立足營改增的改革現狀,就營改增對企業會計的影響作出具體分析,并提出改進企業會計處理的措施,適應新的稅制環境。
營改增的改革推進,是新時期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之舉,是構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稅務制度的重要保障。營改增的實施,對企業會計處理形成了較大影響,發票管理方式的改變、收入支出核算的轉變,要求企業要適應新的稅務制度,實現會計實務的有效處理。因此,具體而言,營改增對企業會計處理的影響表現為:
在增值稅制之下,增值稅專用發票成為經濟活動的重要憑證,也是實現納稅規范化管理的重要保障。但相比于傳統發票,增值稅發票的管理模式發生了改變,在一定程度上放寬了發票的管理嚴格程度,為企業在發票管理過渡期提供良好的條件,同時也為進項稅額項目的有效實施提供有力保障,避免出現錯繳、漏繳等問題。在營業稅制之下,稅額與發票的開具多少有關,若企業與供貨商共同協商不開具發票,那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稅收。此外,企業在商品及服務購買中,會主動索要增值稅專用發票,這提高了發票的規范管理,也避免了偷漏稅的發生。
在營改增實施之前,營業稅在征稅對象之中。例如,某建筑企業給某施工隊伍支付的工程款,包含了工程隊所需繳納的稅款。也就是說,工程造價為含稅價格。相比于營業稅,增值稅更加靈活,是獨立于征稅對象之外,“工程款”“增值稅”作為相互獨立的兩部分進行分開計算。
A 企業為一般納稅人,基于業務需求,委托B 公司設計廣告。在業務合作完成之后,A 企業向B 企業支付廣告費106 萬元,在稅費計算時,適用6%稅率。B 企業在廣告制作中,購買設備5 萬元(開增值稅發票),那么,進項稅額0.85 萬元。在會計核算中,A、B 企業的稅費均得到降低,減輕企業稅負。
從營改增的實施效果來看,部分企業出現稅負增加的情況,這與營改增降低企業稅負壓力相沖突。從稅制分析來看,納稅人身份不同,所繳納增值稅率有所差異。增值稅以500 萬元為臨界。≥500 萬元上,為一般納稅人;<500 萬元為小規模納稅人。對于小規模納稅人而言,稅率為3%,需對消費額繳納增值稅,但無抵扣項目。這樣一來,企業無重復征稅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小規模納稅人的稅負。一般納稅人與小規模納稅人有所不同,稅率由3%、5%提高至11%、6%。一般納稅人有進項額抵扣項目,對于一些企業而言,稅負會有所降低,但有些項目無法抵扣,如過路費等項目,在一般納稅人稅負匯總無法抵扣,企業稅負有所增加。因此,不同的納稅人身份,所面臨的稅負壓力差異較大。
營改增是新時期我國稅制改革的重要之舉,是推進中國稅務改革的有力保障。在新的稅制環境之下,企業會計處理環境、模式發生了轉變,要求企業改進會計處理方法,適應新稅制環境,實現稅務籌劃的有效構建。營改增視域下企業會計處理的改進,關鍵在于內外環境的優化,在強化票據管理、完善會計核算、合理稅務籌劃等方面,適應營改增改革的新環境。因此,具體而言,營改增視域下企業會計處理的改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有效展開:
面對新的稅制環境,應轉變傳統思想認識,在強化票據管理中,規范納稅行為,保障企業的合法權益。首先,要強化對增值稅的理解學習,對相關稅務政策制度深入研究,為稅務籌劃、會計核算等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環境條件;其次,票據管理模式的轉變,要求強化票據管理,掌握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管理等標準;再次,在票據管理中,要對發票予以認證,明確發票可以進項額抵扣,保障票據管理的有效性。因此,在新的環境制度之下,要以新的思維視角,強化票據管理,為稅務籌劃等工作的開展,提供良好的內外條件。
會計核算環境的優化,是提高會計核算能力的重要基礎。為此,一是要貫徹落實增值稅條例,在會計核算工作中,制定相應的核算細則及程序制度,確保會計核算工作有效落實;二是在營改增的進程中,應轉變會計核算模式,在新的稅制環境之下,提高會計核算效率,更好地提高核算水平;三是要積極主動地與稅務部分聯系,在相關業務培訓等方面,與稅務部分溝通學習,進一步提高會計處理能力,更好地服務會計核損工作。因此,在新的稅制環境中,要對現行增值稅條例深入學習,對會計核算環境進行優化,提高企業會計核算水平。
稅務籌劃是會計處理工作的重要內容。在營改增的影響之下,納稅籌劃工作應切實做好兩個方面:一是在增值稅進項抵扣的制度之下,企業應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開具合作中,強化對方資質等的明確,實現進項抵扣項目的有效實施,有效降低稅負,減輕運行成本支出;二是基于納稅人的具體身份,選擇相應的稅率。在增值稅的稅制之下,小規模納稅人、一般納稅人的稅率有所差異,這就要求合理確定納稅人的身份,并且做好稅務籌劃等工作,從稅務政策等方面出發,有效降低稅負,保障營改增改革中的切身利益;三是充分運用稅收政策、行業稅收優惠政策等內容,為稅務籌劃工作的開展提供有力依據。因此,稅務籌劃是會計處理的工作重點,應從實際出發,充分運用稅收政策、準確選擇納稅人身份等措施,保障納稅人的合法權益,同時科學有效地降低稅負,盤活經營發展活力。
綜上所述,營改增轉變了傳統稅制環境,對企業財務會計工作有了新要求。在新的稅制之下,企業會計處理模式有所轉變,強調創新實現認識,通過納稅規劃、會計核算等的有效處理,保障企業更好地適應營改增環境。在本文探討中,營改增對企業會計處理的影響,主要在于票據管理、會計核算及納稅籌劃等方面,應通過強化票據管理、落實增值稅條例、合理稅務籌劃等措施,進一步實現會計處理模式的有效轉變,提高營改增視域下企業會計處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