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鵬鵬
在當前我國社會經濟全面發展的環境下,鄉鎮企業得到了穩定發展,在這種情況下,會計核算薄弱問題逐漸凸顯,給國家及鄉鎮企業發展帶來負面影響。不但制約鄉鎮企業更好發展,同時也會給偷稅漏稅現象出現提供條件,影響國家稅收。基于此,相關部門應給予高度重視,讓鄉鎮企業快速規范會計核算行為,減少不必要問題出現,盡快實現財務管理目標,引導企業健康發展。
在傳統會計核算中,也就是在完成所有經營活動后,對其進行簡單記賬和核算的總稱。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各個業務類型的增加,會計核算功能不單單展現在基礎工作上,除了對已經實現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之外,還要對經濟活動開展之前進行預測分析,給企業管理人員制定決策提供依據。與此同時,還要對經營過程預算執行結果分析評估,適當調整,提高企業信息應用效率。會計核算內容包含了企業資產核算、收益核算、成本核算等,鄉鎮企業會計核算作為促進其發展的核心要素,規范程度將會給鄉鎮企業今后運營發展帶來直接影響,決定經濟活動成敗。
(一)核算體系不完善。當前,大部分鄉鎮企業現有的工作體系不完善,導致在會計核算上頻頻出現問題,財務人員沒有根據會計制度要求進行事務處理,諸多鄉鎮企業設定多套賬,“虧損賬”往往為應付稅務部門編制,而“盈利賬”則是給金融機構看的,各個部門應用不同賬簿,讓企業財務信息出現失真,財務人員綜合素養參差不齊,缺少豐富的工作經驗,再加上會計核算體系不全面,在開展核算工作時,應該計入到待攤費用的項目,沒有按照會計法要求計提攤銷,而是計入費用中,讓企業會計核算比較混亂,虛增成本,影響企業效益。
(二)核算基礎不規范。落實好會計基礎工作,可以有效提升鄉鎮企業會計核算效率和水平。會計核算基礎規范化作為確保會計核算工作有序進行的依據,能夠促進會計工作質量的提升。但是在實際過程中,大部分不規范會計行為依舊出現于部分鄉鎮企業會計基礎工作中,不規范會計行為一般包含了原始憑證、財務報表數據不真實,相關人員簽字不明確,要求由經辦人驗收簽字的內容沒有落實,會計登記不全面;賬務處理不合理,沒有及時校對處理,往來賬目處理跨度長,違規應用白條。這些現象,都會給鄉鎮企業管理人員決策制定造成直接影響,所以,鄉鎮企業需要對會計核算基礎工作給與高度重視,及時處理各種問題,規范賬務處理。
(三)核算監管不到位。鄉鎮企業在會計核算分類改革上將會面臨諸多挑戰,相關體系的優化,內部控制力度強化,如果沒有及時進行科學監管,將會影響最終工作效果。要求建設完善的監督管理體系,需要鄉鎮企業對自身財務情況有所了解,并結合實際,優化改革現有制度。但是從目前情況來說,鄉鎮企業在核算監管上將會面臨三個問題。首先,在監管體系建設上,往往結合鄉鎮企業實際情況,制定人員對企業財務工作內容、流程認識不全面,不能構建行之有效的管理體系。其次,相關人員之間交流不深入,各個部門無法給予高度配合,不利于規劃細節,影響工作監管,在出現問題以后無法及時告知和處理,引發更多風險。最后,“一言堂”現象比較普遍,嚴重削減技術水平,會計核算監管體系規范合理,但是受到領導人員主觀意識,對親近人員袒護,或者剝削部分領導權限,阻礙監管工作順利進行。
(一)完善核算體系。當前,鄉鎮企業已經意識到會計核算管理的意義,并且結合會計核算要求,構建了對應的工作體系,規范會計工作要求,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依法建設適合企業運營發展需求的管理體系,嚴格落實,在面臨和實際不相符內容時,應及時調整修改。首先,鄉鎮企業會計制度改革應該根據國家財政部門國庫集中支付改革制度要求進行,例如組織職工應用公務卡結算制度,并根據財務報表,對職工差旅費用、住宿費用等利用公務卡結算,節省現金流量,加強對發票管理,讓所有核算事項均和企業制度要求相統一。其次,加強固定資產管理,防止企業資產大量流失,提升企業固定資產應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實施固定資產報廢處理流程,不可隨意處理或者轉讓資產,防止部門或者個人出現舞弊,損壞企業整體利益。
(二)優化會計基礎。為了將會計核算自身價值充分發揮,需要從會計基礎角度入手加強管理。會計基礎工作作為鄉鎮企業會計核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要想全面提升鄉鎮企業會計核算質量,應加強會計基礎管理,規范會計工作流程,例如原始憑證填寫和整理;財務報表應根據會計制度要求規范填寫;相關簽字手續等需要按照流程簽字蓋章,不可出現留白現象;往來賬款及時核對處理,不可拖延,真實具體的展現出企業各項業務,給上級部門制定決策提供參考。要想讓會計核算基礎更加規范和完善,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首先,在企業內部組建專業的會計核算團隊,采取財政和部門統一發放賬簿方式,對原始憑證進行科學管理,不可出現漏填狀況,更不填寫虛假信息。財務部門需要嚴格核查各個憑證,對不規范憑證不予受理。其次,建設負責人工作制度,嚴格落實好會計基礎工作,制定各種管理規范機制,對相關人員工作行為進行約束,真正實現責任明確,有責必究,讓企業管理更加趨于合理和規范。
(三)加強核算監管。首先,鄉鎮企業需要在內部構建完善的會計監管體系,充分發揮監管作用。企業內部監管作為一項實時監管工作,一家企業需要明確會計監管的意義,并按照會計工作要求,完善內部監管體系,讓其可以及時找出會計工作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嚴格管理,規范企業會計核算行為,提高企業領導人員思想覺悟,讓每個人員都能認識到會計監管的價值,并自覺參與其中,給企業會計監管水平提升奠定基礎。其次,國家、社會監管部門需要對鄉鎮企業監管監察形成合力,規范企業會計核算行為,優化企業會計核算流程,真正做到會計全面監管。最后,鄉鎮企業可以與政府部門交流,聯合政府部門,如鄉鎮財政部門、稅務部門、金融機構等,在履行本部門工作職責的同時,還要和其他部門結合,加強對鄉鎮企業財務監管。各個財政部門應嚴格按照會計法要求,實現對鄉鎮企業工作情況的監管。結合會計人員從業資格,讓鄉鎮企業會計真正做到合法經營。與此同時,對鄉鎮企業進行日常執法管理,從根源上防止違法行為出現。
通過對鄉鎮企業會計核算各項問題分析,采取對應措施,如科學構建會計核算體系,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加強會計核算監管,提升鄉鎮企業會計核算水平,不給問題出現留余地,讓鄉鎮企業會計核算工作步入正軌,防止發生會計風險,在促進鄉鎮企業穩定發展的同時,推動我國社會經濟水平大幅度提高,最終利于我國市場經濟高質量快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