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絹
隨著《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出臺,財政部不斷加大對學前教育事業的經費投入,我國學前教育事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17 年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預算為149 億元,2019 年中央財政支持學前教育發展資金預算為168.5 億元。同時公立幼兒園作為各地區的重點示范園也得到了“擴大資源”類項目資金的大力支持,公立幼兒園新一輪的改擴建正如火如荼地開展,先進的設備設施不斷地增加。因此,提升公立幼兒園的固定資產管理水平迫在眉睫。
根據《政府會計準則第3 號——固定資產》(財會[2016]12 號)的表述:“本準則所稱固定資產,是指政府會計主體為滿足自身開展業務活動或其他活動需要而控制的,使用年限超過1 年(不含1 年)、單位價值在規定標準以上,并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資產,一般包括房屋及構筑物、專用設備、通用設備等。單位價值雖未達到規定標準,但是使用年限超過1 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類物資,如圖書、家具、用具、裝具等,應當確認為固定資產。”
對于這個最新的定義,幼兒園的固定資產管理有以下兩個方面需要重點關注:一是“單位價值”的規定標準,在2012 年2 月7 日財政部公布修訂后的《事業單位財務規則》(財政部令第68 號)中第四十條有明確規定:單位價值在1000 元以上,其中專用設備單位價值在1500 元以上。二是“大批同類物資”,本條屬于固定資產管理實踐工作中的難點。如果上級部門未制定明確的標準,幼兒園應堅持一貫性原則,結合自身情況自行規定出屬于“大批同類物資”的數量、批量的價值、同類物資的范圍,這樣可避免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中的隨意性。
1.所有權和使用權相分離
與私立幼兒園不同的是,公立幼兒園屬于公益二類事業單位,其園內外的固定資產所有權均屬于國家,公立幼兒園只擁有。因此,對公立幼兒園的固定資產的管理具有更高的要求,否則容易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2.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流動性大
與普通行政事業單位不同的是,公立幼兒園屬于教育行業,部分固定資產會結合教學任務和班級特點的開展頻繁搬遷,變更使用人員,這使得幼兒園資產在管理工作更為困難。
3.固定資產的確認具有靈活性
幼兒園資產是否屬于固定資產需根據資產本身的特殊性進行確認,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教師用書容易保管應作為固定資產,而部分兒童的一次性用書,具有易被撕毀、圖畫、手工操作等特點,不具備“在使用過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質形態”的特質,因此不宜作為固定資產管理。
幼兒園領導風險意識薄弱,未把固定資產管理工作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沒有實行績效的考核或績效考核流于形式。業務部門對固定資產管理的認識不足,認為固定資產管理只與財務部門有關,混淆了固定資產賬務管理與實物管理。多數幼兒園未設置專職人員對實物進行管理,未對固定資產的變動活動進行連續性的記錄。同時,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流動性頻繁,工作交接的隨意性大,沒有梳理出精細化的工作流程,造成固定資產管理的脫節。
幼兒園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不健全,大多從網上隨意下載應付檢查,沒有從本單位實際情況出發編寫固定資產管理制度;或者一套制度沿用多年,沒有根據現實狀況做出有效的調整。沒有明確劃分固定資產管理的分工,固定資產的采購、使用、保管處于放任狀態,沒有建立資產的使用標準,對固定資產的使用狀態沒有定期評估,對使用過程中的借用、調動沒有做好登記,超期使用不及時歸還。
大多數公立幼兒園具有較長的辦園歷史,有的還開設有分園,因此固定資產類別復雜、固定資產數量龐大,幼兒園之間資產調動頻繁,管理人員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不愿實地清點各項資產。固定資產管理人員依賴財務人員的賬務系統來管理資產,忽略了賬務處理的滯后性,導致數據更新不及時。管理手段落后導致信息溝通不及時,如業務部門隨意處置固定資產,導致賬實不符;沒有履行固定資產入庫和領用手續,采購后直接交付使用人,沒有對固定資產的基礎信息進行登記,造成賬目和實物匹配困難。
公立幼兒園容易從財政撥款出發,隨意編制采購預算,未按照教職工比例和班級需求編制配置固定資產,容易造成固定資產利用率不足;為提高本園的硬件條件,對高科技產品存在主觀性和攀比心理,未充分完成可行性調研就盲目采購。同時對采購的新型設備未進行操作培訓,容易造成操作不當而提高維修費用,教職工不愿意或不會使用而閑置。在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的背景下,沒有及時盤點資產,會導致固定資產處置不及時,大量閑置固定資產造成人均占有率高于當地標準而無法及時更新設備。
加強固定資產的管理是內部控制的要求,幼兒園領導要有內控意識,增強國有資產管理意識。專職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是固定資產管理的主力,其工作貫徹固定資產管理的全過程,固定資產的確認計量、保管、借調、處置、清查等工作均屬于核心事務,同時在固定資產管理方面對業務部門具有指導作用,應配置責任心強、做事細心的專職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增強專職人員的專業性,對于非財務專業的固定資產管理人員要多提供培訓和交流的機會。每年或不定期開展全園性的固定資產管理知識的學習,在業務部門中正確的固定資產管理理念。對于重要的固定資產應明確使用人,將資產的使用、保養、維護納入績效考核。
利用內部控制建設的契機,完善固定資產管理的制度和流程,對資產的采購、入庫、領用、調撥、報廢實現產歸口管理并明確使用責任。資產管理員要對進入單位的所有資產進行入庫和發出登記。特別對于對方沒有提供入賬依據的捐贈資產,可以通過制作捐贈接收單請捐贈人填寫捐贈信息物品和金額;建立科學的資產使用標準,根據需要及時評估固定資產使用狀況;根據業務的需要建立維修記錄臺賬、注重維修成本和采購成本的比較,特別關注重點固定資產的維護要,動態掌握資產的維修記錄,提高固定資產配置效率,綜合評估資產的使用情況和產生的效益;據注重專用設備的特性,請供應商派專業人員給予操作培訓,與供應商協商好定期對專用設備進行維護。要有節約意識、綜合利用好閑置資產,充分調配班級和分園資產,做好資產借用和歸還登記,嚴格控制使用人之間私下調動資產。注重報廢流程,對文件有規定的資產按照文件使用,沒有規定的要建立科學的報廢標準;對要重點關注與安全有關的設備,建立強制報廢制度。
通過信息化系統強化固定資產的過程管理,特別注重固定資產的入庫、領用、調撥等環節。在入庫時應詳細記錄固定資產的價值、采購時間、供貨方聯系方式、使用年限等基本信息;在借用和調撥中能通過條碼或二維碼的形式,快速識別和定位資產,實時查詢資產狀況,并及時記錄資產的借用和調撥情況;固定資產使用者按時或不定期可以通過系統及時上報使用狀況,維修需求情況能夠及時傳遞給后勤管理部門;系統能夠主動提示到達報廢年限的或已損毀無法使用的固定資產,以便固定資產管理人員及時做出報廢處理。系統可通過固定資產的調用記錄判斷資產利用率,并生成固定資產使用報告。對資產的使用、維修要有追蹤,要有問責制度,如有人為錯誤的要追究到人,對于發現的問題要強制整改,及時反饋,形成年度報告制度。
對于資產配置計劃要有前瞻性,科學性,做好可行性分析和市場調研。在預算編制前要做好資產清查工作,堅持“資產管理與財務管理、實物管理與價值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對固定資產實物進行全面清理,確保資產存量數據真實、準確和完整。根據資產存量情況和資產配置標準,結合幼兒園的實際需要,測算新增資產配置需求,有標準的按標準執行;暫無配置標準的,按照厲行節約、方便使用的原則測算新增資產配置需求,特別注重分析同類設備存量及使用狀況、具體用途、配置依據、價格情況等基礎情況,保障正常辦公和保教工作開展。嚴格資產配置程序未經審核或審核未通過,不得編制新增資產配置預算。
完善的資產管理對幼兒園健康發展具有重要作用,領導層要樹立固定資產管理意識,優化資產管理制度,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管理固資產,為公立幼兒園健康發展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