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豐陽
首先,“互聯網+會計”已經實現了信息的無紙化與開放化操作,即信息載體發生巨變,二者為企業信息逐漸網絡化與共享化創造了條件,也為會計業務與其他業務相互有機頻繁關聯打通渠道,使得會計信息的開放性逐漸擴大。客觀講,在無紙化發展背景下,會計工作的節奏有所加快,但同樣也面臨著信息泄露、盜竊、丟失等等風險,因此“互聯網+”背景下的會計工作是存在兩面性的。
其次,“互聯網+”背景下會計信息的多元化、智能化以及信息數據傳遞網絡化發展有所進步,它所構建的會計信息系統不再僅僅只具備賬務核算和管理控制等基本功能,它還承擔起了更多的交流共享職能內容,基于新技術理論、新操作方法保證企業會計工作真正融入到信息多元化、智能化的發展進程中,特別是實現了信息數據的智能化管控優化調整,最終形成了企業電子商務會計模式。電子商務會計就是電子商務與會計相結合的重要產物,它是企業發展的關鍵,它運用各種通訊工具與電子商務交易手段實現了企業中經濟內容的有效核算、客觀反映與監督企業的經濟發展狀況。對降低企業會計工作的紙質化應用程度,減少資源消耗都有一定好處。
在“互聯網+”新時代,會計資料安全問題成為企業發展研究關鍵,因為它不同于傳統企會計模式與環境,以數據為電子符號表示的會計信息載體轉化為了數字化內容,它們全部寄存于網絡之上,充分利用了網絡的延伸性與資源共享性。但如上文所述,在會計工作便捷化的同時也有風險,會計信息資料安全容易受到外部威脅,例如原始信息憑證造假,這是從根本上破壞信息來源,導致會計工作流程徹底無效。
具體來說,像會計數據“硬破壞”問題就相當嚴重,在會計數據輸入、處理與存儲輸出過程中,硬件要全程操控數據傳輸過程,而在某些企業特殊環境的影響下,計算機設備硬件就容易出現各種問題,例如受到磁場、溫濕度以及灰塵等等影響,像某些突然性的停電事故就容易導致會計數據信息的損壞與丟失,進而導致信息記錄混亂問題。另外就是人為攻擊,在互聯網環境中人為攻擊計算機系統數據信息情況非常頻繁,它會導致會計數據信息被修改、復制、甚至惡意刪除或被盜竊,黑客或病毒都能造成上述情況的發生,嚴重破壞數據完整性,同時也降低了會計信息的整體質量。最后是會計軟件問題,會計軟件自身程序與功能上的缺陷容易導致數據更新不及時、數據處理不穩定等問題,長此以往也會導致會計信息數據失真。
財務軟件在開發、運行與升級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不同程度的風險問題,在企業中由財務軟件引發的風險問題非常常見。例如在企業投資、融資與回收賬款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會計風險問題。以融資為例,它需要會計長期參與到融資過程中,但考慮到某些財務軟件的適用范圍相對較窄,且一旦開發失敗就會導致巨大經濟風險發生,此時財務軟件風險問題也將同時爆發,嚴重影響會計工作正常展開,出現融資無法償還,財務軟件崩潰的現實問題。而財務軟件升級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與財務業務實際內容無法協調、兼容等等問題也會導致軟件升級信息的丟失,直接影響到會計數據信息的真實性與完整性。
目前許多企業缺乏復合型的會計人才,尤其是在“互聯網+”會計發展新時代,會計人員普遍存在技術理論知識扎實,但綜合素質能力不高的“偏科”狀況,缺乏實戰能力。特別是某些企業沒有建立一套“計算機+互聯網+會計”的綜合培訓體系,這導致會計人員根本不了解商務知識與國際電子法交易法則,這令他們在工作實踐中處處碰壁、到處受阻,不利于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客觀講,我國網絡會計在政策與法律法治規范方面還缺乏嚴謹性與規范性,即我國是缺乏網絡法治管控能力的,由此所引發的網絡法治風險問題層出不窮,為企業健康發展造成了巨大威脅。例如在核算過程中不夠規范,某些會計人員在核算過程中并未能做到規范記賬,擅自涂抹、修補會計數據信息內容,其違規操作為企業經濟發展風險大增。
首先要持續強化企業的內部控制,在“互聯網+”的基礎之上進行會計數據優化處理,滿足網絡信息數據備份要求,保障信息安全性。總體來說,要保證“互聯網+”背景下會計數據處理的穩定性與持久性,合理應用當前比較流行的“云計算”技術,在云平臺備份會計大量的數據信息。而針對某些會計軟件所產生的源程序與系統文檔資料要試試嚴格的保存管控,結合專業處理強化管控過程。
企業要做到長期更新財務軟件,保證企業內部的核算型軟件、決策型軟件、管理型軟件都能在“互聯網+”融合發展進程中獲得有效優化,專門培養專業化尖端人才,合理應用企業內已有的大數據信息庫內容以及云計算技術。結合當前法律相關規定構建財務軟件綜合處理功能體系,在經濟全球化與經濟網絡化共同發展進程中尋找企業會計發展突破,創造會計管理與應用新局面。
要培養“互聯網+會計”專業人才,專門依托于專業人才凸顯人才使用價值,在理論培訓與工作實踐中培養高素質專業化人才,并圍繞以下兩點展開工作:
第一,國家及地方要強化資金投入,優化扶持政策,特別重視復合型人才的有效培養。企業要大量開展對外交流活動,定期開展實操訓練,提高會計人才的工作實踐能力;第二,要在高校等教育領域積極開展會計學科教育,尤其針對高校要實現會計專業學科的知識結構有效調整,真正實現跨學科教育,將會計專業、計算機專業、互聯網網絡安全專業以及電子商務專業有效聯動起來,全方位提升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
最后地方政府與企業應該協力完善“互聯網+會計”網絡法律法規建設,充分借鑒海內外優秀企業經驗做法,再聯系我國國情構建一套專業化的網絡管理法律體系,專門圍繞虛擬經濟業務、網絡主體責任糾紛、網絡安全協議、信息質量標準、虛擬企業以及監管部門等多方面展開網法律法規規范工作優化調整,構建一套健康且安全的網絡會計經濟建設體系。
在“互聯網+”新時代,企業會計必須遵循新模式新規范,在努力打造數字化網絡會計工作環境的同時也做好會計發展風險防范工作,與時俱進,時刻更新思想并提出會計發展工作新創意觀點、新思路,在多個方面實現會計工作完善,為企業經濟體系高效率、高質量建設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