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愛香

【摘要】 目的 對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評估。方法 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隨機分為試驗組與對照組, 各50例。對照組患者選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口服治療, 試驗組患者選用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復發情況。結果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患者的復發率8.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使用加味四逆溫膽湯進行治療, 其臨床療效更為優異, 能夠有效改善該疾病的各項癥狀, 同時促進食管黏膜修復, 降低復發率, 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可于臨床之中予以推廣應用。
【關鍵詞】 加味四逆溫膽湯;胃食管反流病;奧美拉唑腸溶膠囊;評價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16.075
胃食管反流病是時下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 其是指胃食管腔因與胃液過度接觸而引發的胃食管反流以及食道黏膜損傷, 從而引發患者出現反酸、燒心、噯氣、咽部不適、難以進食等一系列癥狀的疾病[1-3]。由于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表現較為復雜, 且無明顯特異性, 故而難以根據其臨床表現對生理性胃食管反流與病理性胃食管反流予以區分。目前多以綜合診斷技術為主。因此, 在臨床之中一旦發現任何原因不明的反復嘔吐、窒息、吞咽困難、呼吸道感染、哮喘、呼吸困難乃至于發育遲緩等, 均應考慮到胃食管反流病的可能性, 同時根據具體情況的不同選擇有效的輔助檢查, 從而明確診斷[4]。引發胃食管反流癥狀的原因在于胃酸反流, 故而臨床上對于該病的治療多以西藥抑止胃酸分泌為主, 其治療效果較好, 但停藥后復發率往往較高?;诖?, 本文對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臨床效果進行了分析與研究, 選取了2016~2017年于本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其具體內容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所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100例, 隨機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 每組50例。試驗組中男30例, 女20例;年齡23~
62歲, 平均年齡(37.54±8.16)歲;病程3個月~2年, 平均病程(1.15±0.62)年。對照組中男32例, 女18例;年齡24~65歲, 平均年齡(38.58±8.81)歲;病程2個月~3年, 平均病程(1.11±0.63)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患者均符合胃食管反流病診斷標準;臨床癥狀表現為燒心、噯氣、咽部不適、進食困難等;經由檢查, 均存在程度不一的食管黏膜破損;患者知曉實驗內容, 簽署知情同意書, 自愿參與實驗。排除標準:患有食道癌及消化性疾病患者;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知曉實驗內容, 且拒絕參與實驗患者。
1. 2 方法 兩組患者于治療期間均嚴禁食用刺激、辛辣、酸甜的食物, 且以少食多餐為基本原則, 多加休息, 調節情緒, 同時調節患者生活方法, 限制患者飲用茶、咖啡等飲料, 同時叮囑患者戒煙戒酒, 睡前禁食, 減少夜間反流。對照組患者選用奧美拉唑腸溶膠囊(悅康藥業集團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56577)口服治療, 1次/d, 10 mg/次。試驗組患者采用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 加味四逆溫膽湯組方為柴胡10 g、白芍12 g、烏賊骨10 g、茯苓12 g、竹茹10 g、浙貝母20 g、陳皮12 g、半夏15 g、甘草6 g, 以400 ml水煎服, 1劑/d, 分別于早晨與夜晚服用。根據患者具體情況的不同對組方予以調整, 如胃熱患者加用蒲公英8 g, 畏寒患者加用桂枝12 g, 脾虛患者加用白術10 g等。兩組患者均持續治療1個月, 治療結束后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胃鏡檢查結果予以統計分析。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觀察比較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及復發情況。對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判定, 分為治愈、顯效、有效及無效4個等級。當患者臨床癥狀全部消失, 且食管黏膜恢復情況優異, 為治愈;當患者臨床癥狀得到有效改善, 且食管黏膜恢復情況良好, 為顯效;當患者臨床癥狀減輕, 且食管黏膜有所恢復, 為有效;當患者臨床癥狀未見好轉, 甚至存在加劇現象, 且食管黏膜未見明顯恢復, 為無效。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試驗組中治愈32例, 顯效例, 有效7例, 無效1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98.0%;對照組中治愈18例、顯效18例、有效4例, 無效10例, 治療總有效率為80.0%。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復發情況比較 試驗組患者中4例患者潰瘍復發, 復發率為8.0%;對照組患者中14例患者潰瘍復發, 復發率為28.0%;試驗組患者的復發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 生活方式的驟變, 人們所面臨的工作壓力與日俱增, 直接影響其飲食習慣的改變, 從而導致各類腸胃疾病發病率逐年增長, 胃食管反流病便是其中較為顯著的例子, 其臨床表現以胃部灼熱、反酸、吞咽疼痛困難為主, 嚴重情況下甚至會引發癌變[5-7]。從中醫理論上來看, 胃食管反流病屬脾絡胃, 與肝膽有著較為密切的聯系, 屬“胸痛”范疇, 故而對于胃食管反流病的發病機制可描述為胃部遭受肝氣的侵犯, 致使胃氣上逆, 導致氣機升降失調, 因此對于胃食管反流病的醫治需從疏理肝氣、調節脾胃、抑酸止痛著手。加味四逆溫膽湯有調和脾胃、降低逆氣、散熱祛煩的功效[8-12]。從藥理上進行分析, 柴胡、甘草、白芍等能夠疏肝解郁、柔肝和脾;而浙貝母與烏賊骨則起收散之用, 能夠開郁和胃。上述諸藥聯用, 能夠有效調節氣機, 疏脾胃, 理肝氣。本次實驗結果顯示, 試驗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8.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不僅臨床癥狀改善明顯, 且食道黏膜修復情況更為良好, 能夠大幅減輕患者所遭受的痛苦, 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從本次試驗結果顯示, 試驗組患者的復發率8.0%明顯低于對照組的28.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中應用加味四逆溫膽湯, 其治療效果更為突出, 能夠有效改善臨床癥狀, 修復食道黏膜, 值得進一步予以推廣研究。
參考文獻
[1] 劉維國, 趙志忠, 李繼勇, 等. 氟哌噻噸美利曲辛片輔助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觀察. 基層醫學論壇, 2018, 22(31):4368-4371.
[2] 柯冀, 伍冀湘, 李建業, 等. 反流性食管炎和胃食管閥瓣分級的相關性及其危險因素分析. 中國醫學前沿雜志(電子版), 2018,?10(10):126-130.
[3] 李光耀, 吳旭晗, 廖俊茗, 等. 針灸結合中藥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天津中醫藥, 2018, 35(10):756-761.
[4] 張雷永. 四逆溫膽湯加味聯合雷貝拉唑治療胃食管反流病47例療效觀察. 國醫論壇, 2018, 33(5):45-47.
[5] 陳思羽, 朱永欽, 朱永蘋, 等. “舒肝和胃湯”聯合雷貝拉唑鈉腸溶膠囊治療反流性食管炎60例臨床研究. 江蘇中醫藥, 2018, 50(9):33-35.
[6] 龔萬軍, 田銘, 邱紅根, 等. 腹腔鏡下胃底折疊術不同術式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比較. 現代儀器與醫療, 2018, 24(4):36-38.
[7] 李哲, 沈晨, 王秋明, 等. 554例非糜爛性胃食管反流病和反流性食管炎不同中醫證型患者的食管動力特點分析. 北京中醫藥, 2018, 37(7):618-621.
[8] 王偉. 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臨床觀察. 光明中醫, 2017, 32(18):2653-2654.
[9] 廖云裝. 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臨床療效研究.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4, 14(1):292, 295.
[10] 曾榮棟. 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的療效觀察. 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 28(4):36-37.
[11] 王鵬. 加味四逆溫膽湯治療胃食管反流病36例療效分析. 實用中醫藥雜志, 2013, 29(8):618-619.
[12] 莊大和, 何麗姍. 溫膽湯加減治療胃食管反流病臨床觀察. 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 12(7):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