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璐
摘 要:本文針對目前新形勢下BOT、PPP等投資模式在基礎設建設領域的廣泛運用,論述國內投資項目內部審計現狀,結合筆者所在中央直屬建筑企業開展投資項目審計的情況,并對未來投資項目審計提出建議。
關鍵詞:建筑企業投資項目 ?內部審計
近年來,在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形勢下,PPP等投資建設模式在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對解決政府基礎設施投入不足、緩解政府資金壓力起到重大作用,也為資金充裕、實力雄厚的建筑企業“由工轉商”開辟了新路徑。與此同時,投資失敗的案例比比皆是,也給企業帶來慘痛教訓。內部審計作為企業風險管控的關鍵環節,應開展投資項目審計,及時發現投資風險,減少投資損失。
一、國內投資項目內部審計實施現狀
有別于傳統基建項目,投資項目具有投資金額大、建設周期長、技術復雜、耗費資源多且相關法律法規尚不完善等特點,且投資項目成功與否對企業整體效益實現和持續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因此,應對投資項目進行全過程監督。
(一)投資項目內部審計的關注重點
1、招投標審計
是對投資項目選擇承擔設計、監理、施工等單位招標活動的真實性、合規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重點對資格預審、招標文件、招標清單、招標控制價、投標報價、招投標過程等環節進行核查。
2、合同審計
在合同訂立階段對合同條款進行嚴格把關,對合同目標、工作范圍、雙方的權利義務、計價條款、回購條款、違約條款等予以審查,盡可能規避風險。在項目實施中關注合同執行情況,確保雙方權責履行到位。
3、建設資金審計
對建設資金的來源、到位情況及使用情況進行審查,重點關注資金來源的正當性、完整性,審計資金使用審批手續是否健全、用途是否合規、有否做到專款專用、是否存在資金挪用和轉移。
4、施工過程審計
對項目施工過程中材料采購、工程分包、質量安全與進度等開展審計,有效控制成本。對由業主或者不可抗力因素導致的工期延誤和增加的費用索賠審計,督促項目在索賠事項發生后保留證據,及時索賠。
5、風險管理審計
應高度關注投資項目面臨的風險,認真評估并及時揭示政府違約風險、資金風險、施工管理風險、運營風險、自然災害風險等對項目的影響。尤其要關注業主方風險,包括政府行政效率低下、回購資金和政策變化等。
(二)投資項目內部審計的方式
目前,國內比較先進的做法是對投資項目開展過程跟蹤審計,從項目投資立項階段介入,對項目全過程進行動態監督,對影響項目的關鍵環節和重大風險把控,盡早發現問題,化解風險。
1、投資建設合同訂立前的審計
關注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的合理性,建設資金籌集方式,概算批復、環評報告等是否齊全,項目審批過程是否合法合規等。對投資建設合同的條款進行審查,提出合理化建議,避免合同糾紛。
2、建設實施期審計
對供應商和分包商選擇、施工管理、合同執行、資金支付、竣工驗收等審計。若投資方主導設計,還應對初步設計、施工圖設計等進行審計。
3、運營期審計
主要關注項目運營和維護成本是否合理,加強資金監督,保證運營期效益實現。
二、中央直屬建筑企業投資項目內部審計實踐現狀
近年來,筆者所在中央直屬建筑企業在國內外承接了一批重大投資項目,促進了公司戰略落地和轉型升級。各級內部審計機構持續聚焦投資項目,不斷提升審計力度和頻次,積累了一定經驗,總結如下:
(一)主要審計內容
主要開展投資項目基本情況、建設期和運營期審計。
基本情況審計主要審查項目的建設內容、模式、資金規模與來源、股權結構等情況,項目立項的審批、項目建設規劃的批復和公司內部審批資料,投資建設協議、特許經營權協議等情況。
建設期審計主要對項目公司管控、內控、招投標及合同簽訂、資金、預算、結算、效益等方面進行全面審查。重點關注設計、監理、施工單位選擇是否合法合規,簽訂的合同條款是否清晰、完整、準確,審核是否存在建設資金未落實項目即實質性開工建設,檢查項目最終造價是否超過概算、建設規模是否超過初步設計,評估國家政策變化、地方政府換屆等的影響。
(二)發現的主要問題和風險
1、合法合規手續不完善
因征地拆遷滯后、政府審批緩慢等原因,合法合規手續無法辦理,甚至收尾階段手續仍不完備,交工驗收及回購阻力大。
2、違反公司批復開展投資
為項目提供股東擔保,增加投資風險;在銀行貸款落實前開工,后因政府財力不足,項目無法繼續。
3、融資存在困難
因國家出臺政策規范地方政府及融資平臺融資,項目融資推進困難;貸款審批速度和額度受影響,影響項目進度。
4、BT項目回購風險高
回購擔保無法落實,實際變為墊資施工項目;回購資金未經當地人大會議批準或因政府資金緊張,回購款來源無法落實。
5、運營風險較高
因政府規劃調整,有競爭性的項目建成通車對交通流量影響較大;面臨收費年限、利率等政策變化風險;沿途經濟發展緩慢,交通量低于預期的風險。
三、對投資項目內部審計的幾點建議
(一)在國有企業治理結構日趨完善的背景下,前移介入時點,開展全過程審計,全方位防控風險
目前,國有企業管理者與股東之間代理沖突問題普遍存在,管理者為完成任期目標和考核指標,更關注短期利益。體現在投資項目上,主要是對資質差的項目盲目上馬,超前確認建設期收益,導致后期問題逐漸暴露、運營期虧損較大。
隨著國企改革的不斷推進,公司治理結構將逐漸完善,內部審計也將逐步向決策支持性和服務主導型審計轉變。應從投資項目決策環節介入審計,面向投資項目全過程,及時發現并從根本上糾正問題,全方位、立體式把控投資風險,提升國有企業投資質量,防范國有資產流失風險。
(二)完善投資項目審計制度體系建設
建立覆蓋事前、事中和事后審計的投資項目審計制度體系,對審計對象選擇、審計內容和審計流程等詳細規定,提高投資項目審計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水平。
(三)加強復合型內部審計人才的選拔培養
投資項目審計要求審計人員具備跨學科知識結構,熟悉國內外經濟形勢,擁有多元化工作背景。國家對投資項目監管日趨嚴格,產融結合日漸深入,對審計人員素質均提出更高要求。應多渠道招賢納士,不斷提升審計人員綜合能力,努力打造一支復合型、專業化隊伍,保障投資項目審計質量。
(四)加強海外投資項目風險審計
海外投資面臨的風險更高、更復雜,審計中應牢牢堅持風險導向,定制審計計劃應將投資風險作為主要衡量因素,選擇風險高的項目審計;在審計實施中,除關注項目管理中的問題,應重點揭示項目存在的各類風險,提前防范,盡早化解。
參考文獻:
[1]孫凌志,賈宏俊,任一鑫.PPP模式建設項目審計監督的特點、機制與路徑研究[J].審計研究,2016.4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