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上交所日前表示,將于7月22日舉行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儀式。目前,科創板規則體系基本齊備,擬上市公司受理審核穩步推進。截至7月4日,已受理141家公司提交的發行上市申請,向118家公司發出了首輪問詢函,科創板股票上市委員會已審議通過31家公司的發行上市申請,已有25家公司獲得證監會同意注冊的批復,系科創板首批掛牌上市公司。
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科創板不是簡單的在現有資本市場、股票板塊之上新增一個板,科創板承擔了雙重的使命,一方面承擔支持科技創新、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的歷史使命。同時還承擔著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對于科創板的新機制安排,市場各方需要有一個熟悉、適應的過程,這些機制在科創板未來縱深發展過程中,很有可能遇到各種挑戰,尤其是在科創板開市初期,市場參與各方,特別是投資者需要重點關注科創板交易機制新的變化、防范風險。
前海開源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由于科創板的股票多數都還處于初創期,所以在個股選擇以及投資方法上與傳統的二級市場是不同的。因此建議投資者盡量通過買入科創板基金來投資科創板股票,或者是通過把投資資金控制在個人資金量的20%內,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風險,同時分享科創板的收益。
中信證券:科創板分流資金規模可忽略不計。首先科創板的打新不僅不需要鎖定資金,反而需要增加底倉配置,底倉配置所需要的市值規模遠高于募資規模;其次預計首批上市公司的打新總鎖定資金量大約在311億元,相比于A股平均的日成交金額微不足道,并且這部分打新繳款資金預計也不會在同一時刻集體賣出。
平安證券:整體來看,當前資本市場對于科創板的上市、定價以及交易仍抱有相對審慎的態度。中短期來看,科創板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主要在估值示范效應上,考慮到科創板上市公司市值有限,資金分流影響也相對有限。中長期來看,科創板平穩起步是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先行兵,年內創業板改革以及公司治理等改革也將加速推進。
財富證券:參考創業板開板歷史經驗,創業板開板初期市場風險偏好明顯提升,目前市場相比2009年市場風險偏好有更大的提升空間,隨著科創板開始交易,初期將助力提升A股的科技股風險偏好,科創板對市場的風險偏好提振可能更加明顯。科創板以科技股為主要上市對象,A股科技成長股在科創板初期或表現更好。
天風證券:長期來看,不管是科創板、創業板還是中小板,科創類公司都將形成更加優勝劣汰的市場化鑒別機制,好的公司萬人空巷、差的公司無人問津。科創板推出的流動性環境與創業板推出時有相似之處,顯然好于2018年獨角獸上市時的流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