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井雪
近日,大成基金發布了總經理變更公告,原總經理羅登攀因個人原因離任,公司副總譚曉岡接任總經理一職。此外,大成基金今年上半年共有11只產品清盤(各類份額分開統計),是上半年清盤數量最多的公募。作為“老十家”基金公司,大成基金的規模曾經排在行業前十,而今年二季度末已經退至了第26名。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權益類基金滑坡明顯。
隨著近年來曹雄飛、劉明、徐彥等明星基金經理的相繼離職,疊加魏慶國、李本剛、周志超等實力派人物的業績下滑,公司權益類基金日趨勢微,規模和業績都缺乏突出的亮點,最近的一次閃光還要追溯到2015年年終排名戰,魏慶國掌舵的大成中小盤成功殺入年度十強。
公司股票投資總監李本剛是大成的一位權益類明星基金經理。公開的資料顯示,李本剛目前在管的基金共有6只,從今年開年迄今的凈值增長率來看,整體的業績表現乏善可陳,特別是他和周志超聯袂掌舵的大成景陽領先,其今年上半年的凈值增長率只有5.54%,在同類基金中排名倒數。
巧合的是,曾經先后供職過大摩華鑫、博時等多家公募的周志超,其目前在大成還掌管著另外的兩只產品,其中他與李本剛還一同搭檔管理大成競爭優勢。但是,大成競爭優勢業績同樣表現不佳,上半年的凈值增長率僅為8.83%,同樣排名同類倒數。然而,周志超所管轄產品中上半年表現最差的還不是這兩只產品。來自Wind的數據表明,今年上半年,周志超與李富強、黃萬青所共同管理的大成景潤的凈值增長率僅為5.52%,其在2891只同類基金中僅僅排在了第2215位。
而就周志超與李本剛共同搭檔的兩款產品來看,因為出自于同樣的兩位基金經理之手,不幸的理由就有頗多相似之處:具體從首季財報的重倉股來看,重倉股重合的情況比較明顯。例如在兩只基金的前三大重倉股中,都出現了恒潤股份和中天能源的名字;然而,這兩大占比頗重的重倉股今年在二級市場上表現皆不佳,甚至中天能源還下跌了將近15%。
在大成權益陣營中,當年的十強選手魏慶國名氣也比較大,他在2015年掌舵大成中小盤基金經理后,當年便實現了117.84%的凈值增長率。但此后輝煌不再,2016年、2017年和2018年,大成中小盤的凈值增長率分別僅為-24.48%、24.65%和-13.19%。
一戰成名后,魏慶國還掌舵了大成趨勢回報,然而同樣未能取得亮眼的業績。在今年上半年的基金排名中,大成中小盤和大成趨勢回報的凈值增長率分別為18.66%和14.72%,在2891只同類基金中分別僅排在了第1193位和第1494位。對此,天天基金網基金研究員馮鵬飛分析:“魏慶國持有重倉股的期限普遍較短,往往不超過一個季度,單只個股的倉位鮮有超過6%,持股較分散。”
在三大權益實力派掌門人難以撐起大局的背后,《紅周刊》記者也注意到,實際上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近年來紛紛流失:繼此前曹雄飛“奔私”、劉明建立新公募公司、徐彥等明星告別后,今年權益類陣營繼續失血,第一季度,公司權益類基金經理陳龍離職。
種種不利因素的合力驅使,導致公司主動權益類基金的規模整體也出現了下滑,截至2019年年中,這類產品的規模縮水至214.84億元。
實際上,大成基金也十分注重產品的創新。但從結果來看,公司創新類產品的發展也不盡如人意。記者統計發現,公司目前擁有“一帶一路”、生命周期等多種特色主題類基金,同時公司還對另類投資產品有所布局。
以公司前幾年成立的另類投資基金大成絕對收益為例。該基金主要運用股指期貨等工具來對沖市場風險。雖然該基金名為“絕對收益”,然而截至7月11日收盤,其成立以來的凈值增長率僅為-5.6%。具體看來,該基金在2016年、2017年和2018年的完整年度中,凈值增長率均為負。因此,該基金也遭到了投資者用腳投票,規模從最初的3.07億元降至今年年中,僅余0.25億元。
此外,公司也曾跟風發行成立了“一帶一路”主題基金。彼時大成一帶一路的凈募集金額也達到了9.17億元,但是隨著一帶一路概念的降溫,基金經理并沒有恪守一帶一路的投資主題,選擇了汽車、家用電器、銀行、醫藥、食品飲料、傳媒等多行業的股票;然而即便如此,基金的業績也沒有體現出過人之處。今年二季度末,該基金的份額僅余1.1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