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波 山東工業職業學院
今年國務院印發“硬核”文件《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 1+X證書)制度試點,鼓勵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2019年2月19日,教育部舉行發布會,介紹了《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主要內容和下一步工作考慮。在發布會上,教育部職業技術教育中心研究所所長王揚南表示,今年3月將啟動“1+X”證書制度試點,真正培養出社會急需的高質量人才。2017年8月,教育部正式批準我校為第二批現代學徒制試點單位。經過一年半的試點取得了不錯的成績,恰逢建筑工程技術BIM“1+X”證書試點的通過為本院現代學徒制的順利進行提供了很好的條件。
通過研究發現在推進“1+X”證書制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以下關鍵問題、難點問題:
重點a:如何保證X證書的質量?
解決方案:一是開發高質量職業技能等級標準。按照相關規范,聯合行業、企業和院校等,依據國家職業標準,借鑒國際國內先進標準,體現新技術、新工藝、新規范、新要求等,開發有關職業技能等級標準。
二是嚴格職業技能等級考核與證書發放。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內容要反映典型崗位(群)所需的職業素養、專業知識和職業技能,體現社會、市場、企業和學生個人發展需求。基于此定于建筑BIM工程師作為初步試點。
三是對職業技能等級證書體現的學習成果賦予相應學分。探索建立“1+X”證書現代學徒制“學分銀行”制度,對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進行登記和存儲,計入個人學習賬號,嘗試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與轉換,促進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研究探索構建符合我國國情的職業技能證書現代學徒制。
重點b:如何解決“職業技能培養不足”的問題?
解決方案:1、統籌建筑專業(群)資源,深入研究職業技能等級標準與有關專業教學標準,推進“1”和“X”的有機銜接,將證書培訓內容及要求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加強專業教學團隊建設,選派教師參加有關培訓;2、根據在校學生取證需要,對專業課程未涵蓋的內容或者需要特別強化的實訓,在行業、企業支持下,組織開展專門培訓,同時經過不斷發展可以面向社會成員開展培訓。
難點c: 如何解決“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的重大問題?
解決方案:建筑企業參與積極性不高,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沒有真正形成校企雙贏合作辦學的互動互補關系。學校和企業作為現代學徒制推進過程中的兩大主體,二者相互依存,需做好責任劃分,平衡學校與企業雙方的投入。通過實踐研究與試行要讓企業真正看到參與“1+X”證書現代學徒制的長遠利益,加強院校與企業合作互動,深化產教融合,促進院校教育資源反哺企業,企業師傅以實踐經驗助推學校教育,讓學校導師在選拔競爭的過程中提升自己,讓企業師傅在與學校師生交流的過程中吸收年輕的價值觀念及正能量。
考慮“1+X”證書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運行過程可能遇到的困難,組建“1+X”證書現代學徒制運行合作委員會,邀請政府職業教育相關領導參與進來負責總協調;合作委員會成員、施工企業總經理負責企業對接、提供實習場所、落實企業職業技能等級標準等工作,院系領導負責落實校企雙方達成合作協議、負責聯系、落實學徒的職業技能證書考取等工作。通過組建這樣的一個運行合作委員會,定期召開例會制度,來保證“1+X”證書現代學徒制試點運行順利、成功。
建筑工程技術“1+X”證書現代學徒制的有機結合有助于提高我們高職學生自身的含金量,提升我們職場綜合競爭實力,有利于拓寬未來的就業道路和發展空間。可為校企合作、產教融合辦學背景下高職院校及其他職業院校全面建立專業設置和人才培養質量保障機制,進一步服務企業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提供經驗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