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麗 河北經濟管理學校
引言:這令廣大的職業學校的學生們可以在學習當中就可以真正參與到企業的運作當中,這不僅給企業快速培養人才提供了便利,也為職業學校的職業性和育人性提供了更大的發展潛力。
學徒制的本質是在實際工作過程中,以師傅的言傳身教為主要教學方式,通俗的說就是“手把手”的教學。在原來施行的校內或校外實訓基地形式,,學生要提前坐車前往實訓地點,在實訓基地下班后還要坐車返校。在這期間不僅容易出現堵車,浪費了太多時間的問題,還存在一定的安全問題。但是在引企入校后,從教室到企業可以實現無縫對接,,而且還可以在教室和企業生產車間之間進行隨時的轉場,這樣可以有效的節省時間,提高教學質量。學生在一般情況下,在完成學校基礎內容的學習后,學生們都要經過師傅的點撥,才能最終成為一名真正合格的員工。這種模式對學生的技能學習和職業素養都有明顯的促進作用。目前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物流業也面臨著種種不定因素。物流企業從過去運送單一物品到現在需要承接更多樣化的客戶與物品。所以物流企業和相關專業在進行學習和發展的同時,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用著萬年不變的理論不斷重復過去的相同的工作。而是應該不斷學習,不斷革新,這樣才能更好地面對和適應新時代的物流業。
(一)校企雙方期望不對等?,F代學徒制的發展需要校企雙方精誠合作,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校熱企冷。一方面學校希望有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入企業進行實操訓練,另一方面時間成本對于企業恰恰是一個難題。學生在進入企業實訓之前需要經過崗前培訓等相關程序,而大部分企業不愿意承受相關培訓成本,學徒技能尚不熟練,直接進入工作狀態很可能影響企業生產效率,嚴重的可能會造成企業經濟損失。學校大部分只能進行理論教育,無法提供相關實操訓練,這讓現代學徒制很難得到實施。
(二)政策法規方面空白。雖然國家大力支持現代學徒制的發展,但是由于政策法規的滯后性,目前尚缺乏完善的政策法規。在此期間,校企雙方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出現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比如,中職院校大部分學生年紀尚小,不滿十八歲,學生要進入企業工作,與我國勞動法相關規定違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現代學徒制的發展。
(三)學校教學要求和企業用工需求之間存在矛盾?,F代學徒制的實行本質是要改變傳統職業教育重理論而輕實踐的弊端,學生在學習期間應該有大量的實踐時間。但是依據我國當下的教育制度相關規定,學生的實習時間基本都安排在第三學年的第二學期,而企業在接受學生實習時,考量的是企業自身的情況。當企業有大量用工需求時企業很樂意接受學生實習,反之用工需求量相對少的時候就不會接受學生實習,這就形成一種供需矛盾,無法有效實施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
(一)學校招生與企業招工一體化。“現代學徒制”采取的方式是學校與企業相融合的合作方式,學生相較于以往的實訓基地,現代學徒制無疑優點明顯。以往在中職學校的學生學習時以理論為主,主要強調課堂學習的分數,弱化了職業學校的動手實習的特點。而學徒制則讓學生們置身于企業中,與企業員工也就是師傅們零距離互動學習,在接受員工指導的同時親身進行動手操作,這也讓更多的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物流相關專業中的一些重點難點?!艾F代學徒制”進行的實習一般以班為單位,一個班級作為此次實習的單位,進行統一的管理和實習。
(二)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一體化。學生在剛剛開始學習物流相關專業知識的時候,便會接觸到實際的物流企業,并且在企業中學生們會拜師這家企業中的員工,成為“準員工”。每位師傅負責帶領2-4名學生,并且會為每一名學生建立一份“個人學習檔案”,在實訓過程中,在學習檔案中會詳細記錄學生實踐的崗位和內容,并且對“準員工”的綜合素養和技術能力進行分析和點評。師傅在這個過程中始終處于指導地位,負責指導學生們的技能操作,并且負責在工作和實訓過程中輔助學生。師徒模式和關系在企業員工也就是師傅的指導和輔助下得以更進一步的鞏固。學生不再是簡單得像往常一樣的從學生向員工的身份去轉換,而是在學生和員工雙重身份中隨時切換。
(三)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一體化。“現代學徒制”的方案中,課程的設置安排由學校和企業共同合作研發,企業專家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作業標準,教師就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雙方合作能夠取長補短,更加貼近工作實際。通過與物流企業的合作和總結,根據物流企業的實際工作崗位環境總結了物流專業需要進行的工作任務,通過對工作任務的系統歸納,總結出了相應的教學結構,在此基礎上根據教學規律,將其轉化為相應的物流知識,最終匯總進具體的課程內容當中。
(四)職業教育與終身學習一體化。擁有物流相關專業的職業學校一般需要不斷地對我國物流業進行實際的考察和借鑒,從而更好地對接本學校的學習課程內容。而物流企業也在我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中,需要源源不斷地物流業人才和來自物流專業的新鮮血液來維持企業的高速發展。這就使得學校和企業的對接顯得無比重要。不僅可以促進職業學校物流管理專業對于本專業所學內容的更新,也可以促進企業吸納更多的有實際工作經驗的職業學校的專業人才。
結語:擁有物流管理專業的職業教育必須在不斷地學習中得以向前進步和發展,而這種進步和發展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扶持,更需要和史記中的實打實的物流企業進行深度的長期的合作。從而對學校的教學潛力進行深度開發,對企業的教學師范能力得以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