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炳瑞 濰坊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人民醫院
習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強和改善民生,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醫療作為改善民生的一個重要方面,醫院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能力關系著千家萬戶百姓的生命安全,而醫院財務狀況則是判斷一個醫院是否良好正常運行的指示器。因此,加強醫院財務的內控管理對于維持醫院管理與運行十分重要。在我國,不管是私立醫院還是公立醫院,醫院的開銷包括醫療器械的引進,醫藥產品的買進,醫護人員的工資發放等各種花銷,耗資巨大。做好醫院的全面預算管理工作有助于加強醫院的財務內控,將人力、物力、財力資源得以有機整合和有效配置,找出財務管理中的問題,鞏固財務安全,使醫院更好地運行,保障醫院的資金安全,使其更方便地為人民服務,有助于構建和諧社會。
全面預算管理的本質就是合理劃分好各項資源,將資金的各項去處做良好的切分,它通過綜合各種因素對資源做有機整合,將各項資源層層劃分到下屬各部門,可以防止資源的浪費以及資源缺少等狀況,使得資金、資源得到有效運用,使醫院正常運營。
全面預算管理在實際管理中將醫院下屬各部門的預算都納入其中,明確了各自的責任與目標,這一過程需要所有部門、所有人員的密切配合才能完成。例如當某一部門產生突發狀況,其他各部門的運行也會受此影響,從而導致整體管理結構發生變動,全面預算管理推動了各部門溝通交流信息,有助于構造和諧的互通的醫院整體氛圍。
由于全面預算在制定過程中已經容納了所有實際可變的因素,所以醫院管理者在決策時,可參照預算方案中設定以及具體的實際情況來決策,可增強風險防范意識。針對現實中的巨大變動調整管理策略,做到科學決策。同時,全面預算將所有的預算額度做出明確的劃分,能規范財務運行,防止醫院管理者貪污、中飽私囊等現象,促進醫院的科學運轉,進一步加強對醫院財務的監督,促進財務信息透明化建設。
由于預算計劃由精通經濟運行的財務人員制定,這些人員缺乏醫院工作經歷,對醫院具體運行情況缺乏深入了解。因此,在制定全面預算計劃時往往未能結合實際情況來制定,導致出現某些科室雖要投入大量資金來研究病狀卻資金不足,而另外一些科室資金有余等現象。全面預算計劃本質上只是作為一種管理層預估未來趨勢的參照本,相當于理論指南,并不能對醫院實際管理做出靈敏精準的反映。在一些具體實踐中,當醫院實際運行受到眾多現實因素制約時,而計劃中所給的建議也與實際情況不相吻合,不能成為管理層制定決策的科學依據。
醫院執行預算管理的目的在于及時找出醫院日常運營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一系列方法策略進行彌補和挽救,從而促進醫院穩定發展,良好運營。然而醫院各部門在執行預算管理工作時,只是停留在表面,如院級層面遵守預算計劃,而院級下屬部門未根據全面預算計劃來開展實際工作,又對實際狀況缺乏精準的預估與判斷。例如,在采購預算時,采購部門憑借往常經驗照常采購器械、藥品等,缺乏對整個市場導向的認識,大量采購。一方面既浪費了資金,又占有了其他部門資源,從而導致全面預算成為空洞計劃,沒有發揮其本該發揮的作用,導致整個醫院內部總體管理規劃癱瘓,不利于對醫院運行的整體掌控。許多醫院的經營不善、倒閉都是受此因素的影響。
從制定全面預算計劃的制定者而言,在制定全面預算計劃時,要提升制定者的素質。加強對市場預估與判斷風險的能力。當預算制定者僅僅從某一方面做出判斷時,這是不全面的。財務人員不應當僅僅根據經濟知識,還應以近幾年醫院運行作為重要參考,醫院應從中協助將近幾年的醫院運行信息加以收集,完善信息收集工作,醫院可以安排幾個有實際經驗的人員從中協助參與制定,使制定者組成結構全面且富有代表性,使全面預算更具科學性和現實針對性。
在制定預算計劃中,要立足于醫院運行實際,又要把握未來方向的發展變化。對風險與機遇要做綜合考量,對醫院資產情況的預算需要綜合思考人力、物力等因素,不但需要把醫院收支內容列入其中,而且需要注重資金預算、資產預算,對各項收支預算、收支結余等都進行具體預算,以此為基礎完善全面預算計劃體系,要加強各部門協調合作,加強合作交流力度,提高工作效率,促進預算制定工作的高效運轉 。
大部分醫院的下層部門未按照預算執行,導致醫院運行脫離預估的正常運行的軌道。因此,加大預算執行力度可促使醫院有序規范運行,使醫院正常運營。要加大預算執行力度,首先,應該采取責任制。對于某些預算部門,把預算執行職責分配到相關人員身上。其次,加強監督力度,輔以激勵策略。對執行力度較強的部門、人員予以嘉獎,促使工作人員執行預算。使預算執行更為深入和徹底。